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国际杰青计划”:科技人文交流的桥梁

发稿时间:2019-04-12 13:26:00 来源: 经济日报

  【“一带一路”进行时·共商共建共享】

  缅甸国籍青年科学家Thinn Thinn Nwet是曼德勒科技大学的一名研究人员,被中国农业科学院通过“国际杰青计划”引进工作后,他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曼德勒科技大学沟通和合作的“桥梁”。在Thinn Thinn Nwet的努力沟通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曼德勒科技大学签署了备忘录协议,就双方的合作、学生交流,平台建设等方面达成了共识,促进了中缅两国绿色农业的合作和发展。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近年来,“国际杰青计划”搭建了青年科技人文交流平台,促进务实国际科技合作,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青年科学家、学者、研究人员来到我国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开展交流和合作。比如,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借助“国际杰青计划”与苏丹国籍青年科学家Abdalla Noureldin Osman Kheiry开展交流合作,并在他的帮助下与苏丹科技大学签订两校合作谅解备忘录,商定了在苏丹联合办学事宜。

  越来越多的外籍科学家受益于中国科技的对外开放,受益于“国际杰青计划”。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中非科技伙伴计划”机制基础上,科技部于2013年启动实施了“国际杰青计划”。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启动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行动计划,内容包括实施“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行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行动、“一带一路”科技园区合作行动和“一带一路”技术转移行动等四方面内容。“国际杰青计划”正式成为“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行动重要工作内容,重点资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交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科学家间的交流合作提供平台。

  “国际杰青计划”在实施“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行动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相关科研院所和大学开展了农业、医疗、物理、生态环境、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合作研究。据介绍,“国际杰青计划”启动至今,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截至2018年,国际杰青计划开放国别增加至66个,同比2014年增加了2倍;接收规模显著提升,国内参与单位已覆盖28个省市,同比2014年增加了1倍。

  打好科技“特色牌”,讲好“中国故事”,培养一批互知互信的科技人才……“国际杰青计划”的主办方秉承互学互鉴的“丝路”精神,促进与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为科技创新合作奠定人脉和理念基础。为了做好科技交流工作,“国际杰青计划”的主办方定期举行外专联谊座谈、“国际杰青计划”政策宣讲等活动,对在华外专进行走访慰问;每逢中国传统节日定时向外专发送祝福邮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外专对中国的了解,推动各国专家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例如,借助“国际杰青计划”的实施,中方参与单位与外籍专家建立长远合作关系,2017年至201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两届“南亚东南亚农业科技创新研讨会”,邀请在岗和6名已完成“国际杰青计划”回国的专家进行述职与交流。

  随着“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行动计划的不断推进,“国际杰青计划”也在不断创新,在深化与相关国家科技人文交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赵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