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隐形将军”韩练成的家风传承:跟党走,不谋私利

发稿时间:2019-03-26 17:27:00 来源: 人民网

  韩练成夫妇与子女(1956年摄)。韩蕃璠供图

  近日,专题片《守望家风》在CCTV-10播出,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片中简要介绍了宁夏籍“开国中将”韩练成的家风事迹,引起广大网友强烈兴趣。那么,作为深入龙潭虎穴的四大传奇将军之一,韩练成是如何留下这些“家风资产”?对此,韩练成将军的儿子韩兢、孙女韩蕃璠接受了人民网记者专访,畅谈将军家风传承,向网友透露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回应网友关切。

  人民网:《守望家风》中介绍的韩练成,与生活中的韩练成形象是否一致?

  韩 兢:完全一致。在党史军史上,父亲的事迹没有争议。纪录片第一集中,简要介绍了父亲在经历从军北伐、抗战、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国家独立、统一、民主、富强所做的特殊贡献,深入剖析了“隐形将军”信仰坚定的心路历程。电视剧《解放》第十集莱芜战役的段落,就是根据我父亲的真实历史编写的,也符合客观史实。

  人民网:请谈谈对韩练成将军的记忆。

  韩蕃璠:祖父去世是1984年,当时我才5岁。能记得住的,就是在家里,他和父亲聊天,还有就是在种花、看书、写毛笔字和一些琐事。随着时间推移,父母亲也经常对我讲起祖父革命斗争与家风传统故事,这些不但时刻影响着父母亲,也在学习工作中对我如影随形,让我心灵上有了一种归宿和精神底色。祖父祖母、父亲母亲是离我最近的、最具体的学习榜样,从他们身上,我能得到源源不断的指引、信心和力量。

  人民网:韩练成将军有哪些家风传承好传统?对你有哪些影响?

  韩蕃璠:我们的家风内容很多,主要从祖父的理想信念、人生经验和价值标准中而来,有很多具体的事例。虽然时代变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但家里一直希望年轻一代能领悟其中的精神和实质,身体力行地去传承。

  首先,祖父积极倡导“跟党走、不谋私利”。在家里,记忆深刻的是,祖父写过一幅字,出自《孙子》的“为将者五德”:“智信仁勇严,军人之达德也,吾侪当奉为圭臬,身体而力行之”,他当年26岁,这是他年轻时的座右铭,我很震撼也挺羡慕,他是怎么做到的。

  祖父出生在宁夏同心县谷地台村,11岁时遇上海原大地震。他16岁从军参加北伐,17、18岁时接受了刘伯坚、刘志丹等共产党人的革命启蒙,他在作战间隙中坚持学习,26岁时以《孙子》“为将者五德”为座右铭,确立了自己“救国、革命”的人生目标。我父亲(韩兢)告诉我,祖父常和他说一句话:“军人的天职是为国作战,不是满足小集团和自己的私利。”

  祖父的这种思想形成与自觉接受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影响密切联系。据祖父战友说,祖父善于思考,视野不断开阔,这使他的行止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敢打敢拼的年轻军人,成长为智勇兼备、冷静沉稳的儒将。

  1942年,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祖父是国民党军第十六集团军参谋长(桂系),他理性分析对比中国战场各方态势,独立形成自己的观点,认定中国共产党是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决心跟着共产党走。他冒险秘密联络共产党,由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共情报工作系统,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特殊的贡献。

  “年轻人要关心国家大事,珍惜时间多学习,学以致用,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才。”这是祖父多次叮嘱父亲的话。这话,直接影响我的“海归”选择。

  2005年,我在美国即将取得跨学科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当时我总想将所学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为祖国服务,北京市政府正为2008年北京奥运保障计划招募海外青年。参与北京奥运,就是践行爱国热情“知行合一”,我国驻美大使馆教育处专门为我写了推荐信,我决定放弃其他选择,直接回国参加北京奥运保障计划。

  我国首次承办奥运会,政治性强,有些任务横跨10几个部门和行业。那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期间承担一系列技术、商务谈判和项目管理等任务,单位遇到大量全新而复杂的挑战,同事们经常汗水和泪水混成一片,我得到了高强度高密度的磨炼。3年后,我不仅完成了任务,由我负责设计和实施的一项国际合作成果还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品牌项目全球推广,由南非政府再次应用于2010世界杯足球赛,那年我29岁。

  韩练成将军(1981年)。韩蕃璠供图

  人民网:那么,你对自己的第一个职业选择满意吗?

  韩蕃璠:满意。始于祖父的家风,对家人的价值取向、职业发展和生活习惯影响很大。勤学、爱国这个传统,引导我迈上人生中第一个重要台阶。

  我的收获有三个方面:一是体会到为国服务、建功立业的快乐,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理想信念;二是大型项目能激发干部的开拓精神,集中锻炼干部的组织能力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这是后来我承担其他管理工作的基础;三是单位培养我,推荐我为工程院陈君石院士(应用科学家)当媒体助手并于2010年完成博士训练(政府危机沟通策略)。说句心里话,有机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是勤学苦练的结果,常学常新拓宽知识面、优化能力结构、职业精神定型,也是在那个阶段形成的。

  家风对我的第二个影响是始终把实践放在第一位。祖父有两个观念:强调打基础、提倡多练。他认为,无论从事哪一行,都要先从最基层、从执行、技术层面做起,技术、战术掌握之前不要空谈战略搞理论,否则就是纸上谈兵,也不能服众。祖父是从排长到军长一级不落逐级打上来的,他的战略思维体系由作战、军训、军制和军事教育实践经验组成。提倡多练方面,他体会,每一级岗位和每一次实战,对干部的政治素质、意志品质和作战能力要求是不同的,只有多实战多训练才能增长真本事。祖父的领导能力是从革命事业中不断实践总结而来,所以他开展军队和地方管理都务实管用、接地气。

  祖父说过,和平环境不同于战争年代,但每个工作岗位都是加强业务和领导力实战的宝贵机会。他要求年轻人有担当,做到干一行精一行,做出实绩,我一直用这句话要求自己。我的第二个岗位,在国家部委下属单位新组建的部门,我参与“三定”、建立各种制度规范机制、推动新业务发展,带领和发挥团队作用,我经历过“体制内创业”的所有环节和困难。第三个岗位,是挂职宁夏商务厅厅长助理2年,使我具备了推动地方经济工作的能力。

  我2016年到灵武市工作,先后担任灵武市委常委、副市长、宣传部长,不再“只知一隅,不解全局”,作为县级常委班子成员做到服从大局、定位清晰、守正守土,在主持宣传部工作中努力当好班长,带好队伍作风。这几年,我认识了不少党性强、政治能力强、有担当肯干事的领导干部,大家相互激励,砥砺前行。

  祖父对党对国家忠诚、廉洁自律,是我的榜样。因为家贫,祖父16岁从军的目标是“挣到200块钱,挣够了马上就走,回老家开一家铺子,这样一辈子就不愁了。”但当他确立了“救国、革命”的人生目标之后,看淡了一切功名利禄,责任和道义的取向选择一直跟随他走到人生的尽头。

  祖父在国民党军队任职时,他见过的旧军阀官僚吃空额、“喝兵血”等现象司空见惯,但祖父家庭生活一向勤俭。蒋介石曾给我祖父一笔“特支费”,但这笔钱,祖母没有用于自己和家里谋私利。1955年授衔,如果按起义的国民党军军长算,祖父可以授上将军衔,但是他坚持按共产党员的标准、接受了中将军衔。周恩来总理常说:“韩练成要党员身份,不要上将军衔。他的行动是对党最忠诚的誓言。”

  人民网:韩练成将军的个人品格、家风形成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直接关联吗?

  韩 兢:是的。父亲受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影响指引,无论身处军阀阵营还是投身人民军队,始终不为物质利益所诱,终生爱国利他,并以此严格要求全家人。他身后不留骨灰,存款不足万元,体现了共产党员完全无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韩蕃璠:父亲经常提起周总理对祖父的这个评价,并勉励我牢记党员初心,保持党员本色。过去在北京、现在宁夏,无论是任职、还是挂职的各个工作岗位上,我都遇到过不同形式的利益诱惑,正是由于家风的传承,我能管住自己,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党忠诚、廉洁自律的原则。

  人民网:您提到蒋介石给的“特支费”,是用于什么?韩练成将军家人如何看待金钱?

  韩蕃璠:我的祖母是一位贤妻良母,可惜她去世的早,那时我还没出生。祖父从事那么危险的工作,不暴露,能坚持下来,和他的这位贤内助有直接关系。

  1939年昆仑关战役后,祖父在桂系升任第170师师长,蒋介石非常高兴,给了祖父一笔特支费,让他“拿去给太太补贴家用。”一给就是5万元。原来蒋介石笼络有价值的军官有个标准,大致是送给师长4-5万元,对军长会豪掷15-20万元。这是蒋介石的“银弹”,本意是在其他军阀里插下一根根“大钉子”,很多战场上的军阀劲敌都被他这个秘密武器降服了。

  那时国民党的官太太们只要有钱就大肆炒黄金、美钞,甚至倒卖药品。而我祖母却没动过这笔巨款,全部由祖父支配。当时桂林是西南抗日大后方,各界人士集中,蒋介石花的这笔“特支费”投资,拿在祖父手里就派了大用场,他大部分用于社交、联络感情,时常宴请各方人士(也包括八路军办事处主任李克农),部分直接支援了党的秘密工作。

  人民网:良好家风会推动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家风败坏是干事创业的负资产,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可见好的家风需要夫妻共同建设。

  韩蕃璠:一个家庭,夫妻之间的相互信任是特别重要的。在革命战争年代秘密工作时期,虽然祖母并不完全知道祖父具体在做什么,但她完全信任祖父,毫无保留地支持他的事业。祖父有一首小诗《克农来访》:“桂林、重庆、东黄坭,‘隐形’至今未足奇。夫人再设‘后勤部’,上将仍作‘李经理’。”

  这首诗说的是1960年的一天,隐蔽战线的老前辈李克农上将来看望我祖父,祖母一看到李克农进门,就按当年的习惯叫他“李经理”。这“后勤部”说的是当年在桂林,祖母曾多次从经济、物资、住宿、交通等方面帮助革命同志,包括李克农、潘汉年和他们介绍来的同志、朋友,因此,李克农送给她“八路军办事处后勤部长”的雅称。

  人民网:可否再透露些将军家里的生活情况?

  韩蕃璠:好的。祖父一生,提倡勤俭节约不浪费。记得我小时候淘气,不好好吃饭,好几次,母亲逼着我把碗里的食物吃干净,这样,我这毛病就改过来了,到现在我吃饭都注意不留剩饭。

  节约的风气,我父亲传承得很好,小时候有一次我生病住院,有个小朋友来看我,送了几个水果罐头,我特别高兴,吃完了就顺手把玻璃罐头瓶扔垃圾桶里了。父亲发现后,捡起来洗洗,给我母亲腌糖蒜用。那次,很少吼我的父亲当着医院一群病人,把我狠狠批评了一顿,说我太浪费了,太不像话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乱扔东西。我小时候没有零花钱,父母从来没给我过春节的红包、压岁钱之类的。

  韩 兢:父亲要求儿女自立自强,不特殊照顾,不搞特殊化。我下农村插队、当工人,父亲从没找过哪位领导走后门,他一贯公私分明,公家配的车,家人不许私用。蕃璠小时候上幼儿园,我们一直是骑自行车接送。

  人民网:你从北京到宁夏工作这5年,工资和生活条件差异还是很大的,你觉得辛苦吗?

  韩蕃璠:艰苦奋斗是我祖父的人生态度,他的衣食住行都很简单:吃,有碗面就好;穿,有得体整洁的衣服就好,从不讲奢华。我们家几代人都有较强的适应力,我从小就能做饭,爱劳动,适应不同物质条件的生活环境。我在北京市工商局基层单位7年,跑街串巷和群众打交道;在宁夏固原彭阳县杨寨村老乡家,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灵武市包村扶贫和组织采访治沙英雄事迹,我从来不在意条件。(人民网银川3月26日电)

责任编辑:海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