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比利时画家称被叶永青“抄袭”:未考虑诉诸法律

发稿时间:2019-02-28 15:17:00 来源: 红星新闻

   近日,比利时艺术家克里斯蒂安·希尔文(Chiristian Silvain)通过比利时多家媒体发声,指中国著名艺术家叶永青抄袭其艺术创作并从中获利。2月27日,该消息通过国内某个人公众号传播后随即发酵。

希尔文本人 图自比利时媒体

希尔文本人 图自比利时媒体

   对此,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希尔文本人,他告诉记者,早在1996年7月,他就已经发现叶永青“抄袭”他本人作品了。

   “我在阿姆斯特丹的画廊给我发了一份传真,告诉我他在波恩的一个中国展览上看到了我的作品,但是相较于以往,大失水准。于是,我开始研究他提到的这些‘大失水准’的作品,然后我发现,这些作品是别人的。”希尔文回忆,“我感到非常惊异,震惊。”

   对于这一情况,红星新闻记者在2月27日下午与叶永青本人取得联系,对方表示谢谢关心,暂不回应。

   怎么能确认叶永青抄袭?艺术作品的抄袭又该如何界定呢?

   对此,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西南地区一知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进行解读。他告诉记者,“艺术上界定什么是抄袭,有它自身的难处”。

  自称被“抄袭”的画家:

  未考虑诉诸法律,“更多是道德问题”

   据悉,比利时媒体HLN在2月19日发表了题为《中国人通过复制克勒伊斯贝尔亨艺术家克里斯蒂安·希尔文变得富有:“他甚至胆敢在布鲁塞尔展出我的作品”》的报道,称希尔文本人从阿姆斯特丹一位画廊主那里得到消息,发现自己的作品遭到了剽窃。

   而根据网站发布的图片显示,叶永青的作品与希尔文的作品在表现手法上确有一定相似性,包括方格结构、涂鸦手法以及包括红十字、鸟笼等符号,都同时出现在二人的作品当中。希尔文的画廊老板还拿出证据,称希尔文才是使用这种艺术风格进行创作的第一人,类似作品发表于上世纪80年代,而叶永青这个系列最早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

叶永青作品(左)与希尔文作品(右)对比 图自公众号抄袭的艺术

叶永青作品(左)与希尔文作品(右)对比 图自公众号抄袭的艺术

   红星新闻就此联系到比利时艺术家希尔文,他告诉记者,自己从1965年就已开始进行艺术创作。而当问及被叶永青抄袭的这一系列类似“拼贴画”的作品灵感来源时,希尔文表示:“我当时的灵感来源是我自己的童年,以及当时和自闭症儿童的交往。”

希尔文早期作品 图自artnet

希尔文早期作品 图自artnet

   他回忆,自己第一次发现作品遭叶永青“抄袭”,还要追溯到1996年。“我想我第一次发现这事,是在1996年7月,我在阿姆斯特丹的画廊给我发了一份传真,告诉我他在波恩的一个中国展览上看到了我的作品,但是相较于以往,大失水准。于是,我开始研究这些他提到的‘大失水准’的作品,然后我发现,这些作品是别人的。随后,我立即与我的艺术品代理人塞巴斯蒂安接触,并将这次展览的一部分(作品)提前撤展。”

   “几年后,塞巴斯蒂安又给我的画廊打电话,告诉我在伦敦有一个展览,展出的一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看起来像我的。然后,又一次,我看到这个艺术家的名字,标注的是叶永青。。。。。”希尔文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当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惊异,震惊。”

   而对于为何将叶永青界定为“抄袭”自己的作品,希尔文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如果一幅画近乎是复制品,反映同样的主题、使用同样的线条、形式、排列顺序,同样的颜色,同样的东西,那么,就可以说是剽窃。”

   而在被问到,是否考虑对叶永青采取法律手段的时候,希尔文称,对于他来说,抄袭更多的是一个道德问题。

   “由于这样的事件一再发生,因此我们选择了通报媒体,并且要求拍卖机构停止拍卖这些作品。”希尔文说。

  业内人士分析:

  “艺术上界定什么是抄袭,有它自身的难处”

   2月27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与叶永青本人取得联系,对方表示谢谢关心,暂不回应。

   而针对目前自媒体上不断发酵的“抄袭”指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西南地区知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种情况的存在“其实有其历史特殊性”。他表示,自己之前和叶永青互相有一定的了解。

   而就抄袭问题应当如何界定,该名业内人士称,艺术上界定什么是抄袭,有它自身的难处。 “因为艺术上自古既有临摹之类的传统,甚至有艺术家会直接说我学的是谁,临摹自谁,比如学董其昌、赵孟頫等等。”他表示,“其实也有很多人说某些国际上很有名的画家也是‘抄袭’的,但是他们确实‘抄’的很高级,也许可以算作是学习,他们会很好地把对方的内容进行转化,(让人)一眼看不出来他学的是谁。”

   “实际上,哪怕是杰夫·昆斯这样级别的艺术家,都曾遭遇过抄袭的官司,因为现代人对版权的问题比较自觉了。”该业内人士解释道。

  “拍出所谓天价,跟艺术家不一定有关系”

   在比利时媒体的报道中,希尔文团队表示自己成为了抄袭的牺牲品,一幅由叶永青亲自签名的绘画曾经在拍卖行中拍出40万欧元高价,而他本人的作品价格仅仅在5000-1.5万欧元左右。希尔文也向红星新闻记者发来了一份文件清单,上面罗列着多年来叶永青作品在国际上拍卖的价格及其他细节。

   对于这一问题,业内人士解释称,(拍卖)价钱的问题其实很复杂,现在拍出的所谓“天价”,其实很多时候跟叶永青不一定有关系,而是拍卖行的行为,“早年时候他卖出的价格不一定有这么高,可能几千块(人民币)也就卖出去了。”

   “所以,价格这个问题不能直接归结到叶永青本人,这里还有整个艺术品流通的系统问题,艺术家只是这个链条中的其中一环。”他表示,“这里涉及到一个系统,包括商业、画廊、藏家的利益,当然最后也会影响到艺术家本人。”

   而就“抄袭”动机问题,对方表示,可能只有叶永青本人才能够解答。

   在27日下午接受南都新闻采访时,叶永青回复称,他们正在争取与这位艺术家取得联系,并表示“这是对我影响至深的一位艺术家。”

  >>>延伸阅读

  画家希尔文:曾从自闭症孩子的画作中获得灵感

   根据国外艺术官方网站介绍,此次涉嫌被中国画家叶永青抄袭的克里斯蒂安·希尔文1950年出生于比利时的尤彭。

   由于没有父母的陪伴,童年时期的他与两个姑姑度过,在她们的鼓励下从3岁开始画画,而这段童年经历也在之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思路与表达。

   1964至1966年间,希尔文两个姑姑相继去世后,他搬到布鲁塞尔。年仅十几岁的他为了谋生,开始在当地的一家剧院当勤杂工。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注意到保罗·德沃尔的作品,并决定自此成为一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和画家。在这一时期,他开始创作自己的第一幅超现实主义绘画,而这一作品也受到了保罗·德沃尔的深刻影响,他认为后者十分像自己的精神之父。

   1970年至1974年,他先后在法国和德国旅行,并定期在比利时和国外参加展览。到20世纪80年代初,他开始了所谓的“门面艺术(facades)”时期——就是在一幅看起来非常写实的画作上覆盖标签和涂鸦作品。

   在80年代末,这一风格作品逐渐消失,希尔文的作品转向了更为诗意的艺术风格,而这种艺术风格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自闭症儿童绘画作品的启发。在那段时间,他也经常去一些专门的自闭症儿童中心参观。那些孩子唤醒了他对自己早年困难生活和孤独童年的回忆,而这些记忆对于他来说挥之不去。

   许多博物馆都收藏了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其中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专门展出了他的“囚徒”系列作品。从2002年开始,希尔文创作的作品均以黑色亚克力为原料,中间是一个红色亚克力人偶,有时是一只巨大的兔子、大象、母亲的头或者米老鼠的,而作品的背景充满了不同的物体,如破碎的玩具、飞机、刀子。。。。。。他经常写下一些短小的词语或句子,比如“恐惧”。

希尔文近期拍卖作品 图自artnet

希尔文近期拍卖作品 图自artnet

   在他的最新作品中,希尔文为自己注入了一点波普艺术的气息,但是所使用的客体和物件仍然是熟悉的,他主要是运用这些通俗的符号来标记无意识的童年,并最终进行亵渎。

   希尔文是一个孤独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乍一看似乎显得十分欢乐,但是,各种迹象、激烈的言辞和画作的记号,随即揭露出其截然不同的内核。

   红星新闻记者丨 翟佳琦

  原标题:专访自称被叶永青“抄袭”的比利时画家: 未考虑诉诸法律

责任编辑:海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