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的年货大集上,来自鞍山的第一书记在介绍特色产品。 本报记者 何勇 摄影报道
顾客在即墨古城乡村振兴工作队展台前选购特色农产品。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影报道
刘忠利(右一)正将村民采摘的大棚蔬菜运往市场销售。 李欣 摄影报道(影像中国)
“年货对接也是成果展示”
蔬菜、大米、花生油、杂粮……来自辽宁省14个市的特色农产品,同台展销,年味浓厚。不同的是,这些“摊主”是130多名第一书记。
1月24日上午,沈阳玖伍文化城内的“年货大集”开张了,辽宁省委组织部组织全省14个市选派的第一书记们,带着近千种特色农产品前来推销。除了特色年货,还有第一书记们帮扶百姓脱贫致富的简介。
大集上,省级贫困县建昌县火石山村的小米、木耳,引起市民关注。火石山村位于辽西屋脊大青山脚下,村里的小米品质上佳,但却因地处深山,产品大量滞销。省文化厅派驻火石山村第一书记刘铁峰到村里后,和村干部一起建了网络平台,手把手教会当地农民如何使用网络。结果,原来卖不出去的小米,一斤卖到了5元多,2018年有6户贫困家庭21人脱贫。
“年货对接也是成果展示,第一书记下派一年,干了啥,不用看材料,在这里一目了然。”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处长宋振华说。
作为承办方,沈阳出版集团启用了“玖伍红色乡村”公众号和微商城,董事长王京说:“我们要将这个平台建成一个永不落幕的‘乡村农副产品网上大集’。”
“他们带来的产品,信得过”
日前,山东青岛市即墨区派乡村振兴工作队的第一书记们带着各自驻村的特色产品,来到即墨古城年货大集摆摊。产品吸引了诸多顾客咨询,有顾客表示,“他们带来的产品,信得过!”
“俺村有个会卖菜的好书记”
春节将至,山西省阳高县大白登镇潘寺村的第一书记刘忠利比以往更加忙碌。潘寺村是塞外高原典型的农业村,祖祖辈辈沿袭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靠天吃饭。自从村里发展了大棚,种起蔬菜,295亩土地第一次实现了每亩纯收入超两万元。然而山村信息不畅,丰收的蔬菜难以卖个好价钱。为此,刘忠利通过网络通信,联系客户,帮助推销,信息畅通了,村民们的菜卖出了好价钱。目前,潘寺村100多个棚菜供不应求。村民夸赞,“俺村有个会卖菜的好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