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1月28日电(记者李国利、徐毅)在食堂随便扒拉了几口饭,身着迷彩的韩肖辉便匆忙骑着电动车冒雨赶往一公里外的气象台。
两天后的一项重要军事任务,她和同事们需要每天给上级提供一份准确的气象预报。
隆冬时节,细雨薄织。接连一个月的阴雨天气,让南宁市郊的解放军某部营区空气格外湿润,路旁秆细叶长带齿的芦花也格外水灵。
气象台是栋二层小楼,虽独居营区一隅,却承担着南方11个地区的气象监测、预警任务。
“与日常生活的天气需求不同,军事领域需要更加精准的天气信息。地方气象台着重区域面积性的天气保障,我们的任务保障则着重在于单点精确预报。”在二楼办公室,韩肖辉对尾随而来的记者说,“提供精准的天气预报,是一名军事气象预报员的首要职责。”
从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耳熟能详的中国历史事件,到二战中的盟军诺曼底登陆等,人类史上的很多战争都与气象密不可分。韩肖辉说:“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就是因克里米亚战争而诞生的。”
2010年夏,一项重要任务启动在即,可任务区域连续多天出现雷雨天气。气象台台长黄维介绍说,雷暴、台风等极端天气对某些设备危害极大,甚至会造成设备损毁,影响任务进程。
任务计划启动当天,气象台里的几部电话响声不断、此起彼伏,所有来电询问的都是同样的问题:那边天气到底如何?任务能不能按时启动?
办公室里的气氛陡然紧张,压力山大的气象预报员更加忙碌起来。短短的4个小时里,他们反复研判任务地域历史气象资料、反复对比当地水文条件、反复天气会商之后,认为当天“仍有雷暴”,建议任务“推迟一天”。
“最终,上级采纳了我们给出的意见,将任务推迟一天。”黄维说,“之后的天气也证明我们的预判完全正确。”
那次任务,让刚刚参加工作两年的韩肖辉意识到了气象保障的重要,也让她明白气象员一定要积累保障地域的气候历史数据,并把历史数据内化为自身经验。
“气象员的经验对于准确预报来说具有重要作用。”黄维把气象预报过程比喻为老中医看病,气象数据资料积累越多,预报准确度越高。
“对于我们军事气象员来说,预报结果一定不能出现失误。”黄维说,要减少失误,需要有经验的气象员,也离不开成熟的预报系统。
从摩尔斯电码到自动解码,从电脑内置板卡到独立数据接收系统,记者了解到,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军气象装备逐步自动化智能化,气象资料的监测、获取手段逐步提升,探测精度有了质的跨越。
如今,随着任务的拓展,气象台保障的站点越来越多,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气象员却少了近一半。
如何用更少的人干更多的事?在计算机前,韩肖辉向记者展示了他们自主研发的雷暴预警软件。这一软件能自动监测可能形成雷暴的气象信息,再以预警方式提示气象员,从而把气象员从繁重的看气象云图、雷达回波中解放出来。
“这让我们释放出大量人力的同时,也让我们尝到了技术革新的甜头。”韩肖辉说,为此,近年来他们通过开展岗位练兵、合并通用性岗位、研发引进新技术,不断提高任务保障自动化运行能力。
“目前,我们老气象员对南方天气情况经验丰富,中坚力量发挥传帮带作用,重点培养新气象员软件开发能力,气象台的队伍梯次结构更加完善。”黄维说。
观探风雷变幻,追溯云雨成因。未来,无论是军事行动还是高新装备应用,都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需要更加精细化的军事气象参数。
“气象领域正向智慧化方向发展,军事行动需要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气象保障服务。”谈到未来,黄维既有能力恐慌的危机感,也有着军事气象人的憧憬和自信。“所以,我们要不断研练气象保障理论和技术,大力提升气象要素获取能力,才能为未来战场提供精准的气象保障。”
记者结束采访离开南宁后,开头提到的重要军事任务成功举行,气象台担负的保障任务圆满成功。韩肖辉说:“无论什么样的岗位,只要能为打赢服务,就是好的岗位。我为我的职业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