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陈曙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的过程中究竟蕴含着哪些深层的核心密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经济正向着高质量发展坚定前行。图为航拍的北京世园会中国馆。新华社发
1.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核心密码。中国国力由弱到强,中国面貌由废到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成就惊艳世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成绩单,世界上其他任何政党难以比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正如美国学者费正清先生所说,中国共产党过去创造了“革命的世界奇迹”,今天又创造了“发展的世界奇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外资流入国,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书写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书写了古老民族的现代化传奇……中国奇迹发生在一个具有超长历史纵深、超大国土面积、超大人口规模的国家里,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通过发展香菇扶贫种植产业园带动当地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图为农民展示收获的蘑菇。周家山摄/光明图片
中国的成功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现代化之路。中国以不同于西方的社会形态、发展道路、政党制度、文明价值观念,花费比西方少得多的时间,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巨大发展成就。回看走过的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远眺前行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定会实现。中国的成功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优越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先进的。
2.坚持自主发展、自力更生
20世纪以来,大多数国家的现代化之路都无法摆脱“依附”还是“脱钩”的两难选择。面对西方发展逻辑的强大惯性,面对西方大国的强大统治力,广大发展中国家要么选择依附性的发展,要么选择脱钩后的贫穷。“依附”抑或“脱钩”,发展中国家难道真的别无选择?
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世界,中国既选择融入国际社会,又没有滑向西方的发展轨道。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忽视独立自主就会受制于人。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强国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改革开放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任何国家不要指望中国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发展、国家富强的目标主体。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历来坚守这一基本观点,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既通过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所强调的富强观,兼顾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在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财富观从根本上只能满足少数人的致富梦想。而社会主义所强调的富强观,既不同于传统富强观,也不同于两极分化的资本主义富强观,它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富强观,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富强观。
现阶段,我国仍然存在收入差距较大问题,这是在特定历史阶段难以完全避免但终将得到解决的问题。中国不会走两极分化的畸形富强之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始终是社会主义富强观的核心内涵和本质规定。
4.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
西方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物质主义膨胀、精神世界溃败的过程。资本逻辑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逻辑,摆脱了“人的依赖性”阶段的资本主义社会又重新陷入了“物的依赖性”之中,人与人的关系采取了物与物的表现形式,人的价值用物的价值来衡量,人的财富用物的丰腴来表示,人的世界单一化为物的世界。这些都决定了西方社会必定在物质主义单边突进的泥淖中沉沦,在精神萎靡、意义缺失的物质世界中狂欢,也决定了西方社会终究绕不开“拜金主义”和“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局面应着力于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5.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西方大国的崛起过程有着相似的逻辑,那就是殖民、掠夺、扩张。以日不落帝国为例,英国最强盛的时候,本土人口才一千多万人,但它已经有了比自己领土大几十倍的庞大殖民地,全球的资源为它所用,全球的市场供它倾销。进入20世纪,赤裸裸的暴力殖民已经被国际社会所唾弃,西方发达国家被迫放弃传统殖民方式,采取更隐蔽、间接的经济殖民方式。它们充分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对非西方国家实行经济渗透,使这些国家继续充当其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大量的非西方国家则始终在生产的低端徘徊,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位置固化,缺乏发展进步的上升通道,沦为贫穷的专业户、落后的代名词。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度不断增强,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与世界正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对中国有利,对世界有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中国人相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发展逻辑,不信奉我赢你输、零和博弈的游戏法则,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那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损人利己的做法既不道德,也难以持久。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始终坚持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各国人民;始终坚持合作共赢,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汇合点。中国过去不搞殖民扩张,今后也不搞经济殖民,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做到惠本国、利天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始终会扮演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历史趋势,但正如习武不是为了打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不是为了恃强凌弱、称王称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我们在政策上是这样规定的、制度上是这样设计的,在实践中更是一直这样做的。”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谐万邦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深谙国强必霸、霸极必衰,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的历史辩证法,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不走殖民扩张、国强必霸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