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开生面的清河镇赵和庄村举办“迎国庆、颂党恩、传德孝”主题教育活动暨脱贫攻坚秋季“两貌”改善动员大会(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张飞
1月18日,在方城县清河镇二龙山富康生态农业园活动中心,一场德孝文化乡村创建表彰大会正在这里举行,一段段淳朴生动的颁奖词、讲述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德孝故事,台上讲述者声音哽咽,台下聆听者热泪盈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从“人之初,性本善”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再到“百善孝为先”,德孝文化在清河镇不断生根发芽,文明乡风抽枝长叶,乡村振兴呈现出了郁郁葱葱的蓬勃之势。
德孝文化聚民心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魂。
“弘扬德孝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德润方城,共筑文明’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方城县委书记褚清黎说,要让老百姓充分享受乡村振兴的红利,就要为百姓建设一个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产业特色最鲜明、社区服务最健全、乡土文化最繁荣的新时代乡村。
2018年,清河镇党委经过对农村现状各种矛盾的排查和分析,按照县委“班子在带、队伍在管、党员在教育、群众在教化”的工作理念,为了走出目前农村工作困局,实现基层工作人员思想、作风、成效的大突围,把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决定从孝老敬亲文化着手,率先在6个试点村开设“德孝文化讲堂”。“抓好载体促活力,我们与信阳市息县弯柳树村结成了联建对子,相互学习对方开展‘道德讲堂’的经验,加强阵地建设,提升服务功能,弘扬德孝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讲课的内容从政策法规到德孝文化,很受群众欢迎。”清河镇党委书记郭毅说。
德孝文化更多地体现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清河镇借助“十大卫生家庭”“十大好媳妇”“十大好婆婆”“十大党员”“十大孝子”“十大德孝文化宣传队”等评选表彰建设文明乡风。记者了解到,司龙庄村自从乡亲们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学习德孝文化以后,村里的婆媳关系好了,媳妇们都想方设法让婆婆舒心舒坦。
参加创建表彰大会的十里铺村驻村第一书记赵怀国告诉记者,今天的表彰会上一件件感人的故事,让他深感同受。如今大家学习传承德孝文化的氛围更浓了、积极性更高了,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更足了、劲头更大了。他表示回去后将和村“两委”及时规划德孝文化宣传事宜,早日把十里铺村打造成上游。
目前,类似于清河镇这样的“德孝文化讲堂”正在方城县全面推广。各村里开展传统道德文化教育,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建设“道德银行”和同心超市,开展政策礼仪教育,评比家庭环境卫生,引导广大群众培养乐善好施、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道德情操,已经在方城广大乡村随处可见。
志愿服务振乡风
把志愿服务作为弘扬德孝文化的主要载体,用志愿服务守望浓浓的邻里情,清河镇党委通过帮助群众树立文化自信,提升心灵品质,凝聚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各村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群众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以及贫困户志愿服务队等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和人居环境整治中,镇容镇貌、村容村貌、户容户貌不断提升。
赵和庄村村民李萍是村里的宣传文化使者,婆婆病重瘫倒在床、丈夫外出务工,但她秉承着“婆婆就是妈”的淳朴思想,坚持细心照料老人,成为村里人人称赞的好媳妇,德孝文化在赵和庄村开展以来,她主动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不仅带领服务队在村里打扫卫生,谁家有什么矛盾还主动前去调解,积极宣传德孝文化。
司龙庄村2017年还是个软弱涣散村,通过倡导志愿服务,首先是党员带头、村组干部参与,村民人人动手,每星期还进行一次评比,评出模范还要表彰,发放流动红旗,群众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村民刘书庆以前牢骚不断,自从学习了德孝文化后,主动加入志愿者服务队。
一年时间,司龙庄实现了村容村貌大改观,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等各种基础设施实现了配套完善,蔬菜大棚、裕丹参种植红红火火,群众的腰包也慢慢鼓了起来。同样是软弱涣散村的霍口村经过整治,与司龙庄村一起成了镇里的上游村、排头兵;2018年软弱涣散村草场坡村,经过几个月也已经成为上游村。
司龙庄村争创乡村旅游示范村、草场坡村争创文化自信示范村、赵和庄村争创双貌改善示范村、丁庄村争创志智双扶示范村……一个比学赶帮超、品牌创特色、追梦奔小康的干事创业良好局面正在清河大地形成。
如今在清河镇,干部主动进村入户和贫困群众拉家常,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拉近了干群党群关系。各村党员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坚持每周在村公共场所、主干道打扫卫生、捡拾垃圾、清洁家园。党员志愿者以点带面,越来越多的清河群众加入志愿者队伍,利用自己的努力,为大家提供服务和帮助。村民自觉养成干净卫生好习惯,特别是贫困群众不仅保持自家卫生干净,还主动打扫公共场所卫生,村风民风全面改善,文明素养全面提升,人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扶志扶心激活力
扶贫先扶志,扶志先扶心。
“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干部干、群众看’,村干部不仅要干好本职工作,还要在村里打扫卫生等,干得不好群众还埋怨。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攻坚内的生动力。德孝文化乡村创建活动对于化育人心、淳化民风、志心双扶、助力精神脱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郭毅说。
2018年,清河镇以德孝文化为切入口,探索脱贫攻坚新路径,通过开展一系类活动,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新观念,以传统文化扶心扶智,助力脱贫攻坚。打消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实现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引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为了使德孝文化助力脱贫攻坚落到实处。去年9月4日,清河镇组织通过“德孝文化示范村”建设活动评选出的司龙庄村、草场坡村、赵和庄村三个行政村的党员志愿服务队队长、优秀党员、群众及妇女代表等30余人,到信阳市息县路口乡弯柳树村,举办方城县清河镇与息县弯柳树村联建德孝村签约活动并面对面学习交流经验,他们还邀请北京感恩智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著名爱心讲师薛立峰,开展德孝文化公益讲座,让企业家加扛起社会责任、让干部扛起政治责任,形成扶贫攻坚合力。引导贫困户自尊自强自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摘掉穷帽子。
在德孝文化的感召下,清河镇在外创业人士、社会各界积极为家乡建言献策,献计出力,有力地促进了清河全面发展。“我们将德孝文化作为推进乡风文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激励各村争当精准脱贫样板村、文化自信示范村、乡风文明幸福村。”郭毅说。
清河镇通过开展“志智双扶”,帮助群众树立文化自信,以文化扶心扶志,在全镇营造“不等不靠、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浓厚社会氛围,为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2018年,清河镇已先后完成了司龙庄村、草场坡村、赵和庄村、丁庄村等6个德孝文化村的创建,计划三年内实现德孝文化全覆盖,使贫困户脱贫的自觉性、主动性有显著变化,由“要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全镇原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90户、3661人,2018年,实现脱贫退出992户、2155人,3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