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三代优秀民警代表讲述与改革开放的故事

发稿时间:2018-12-19 15:52:00 作者:王文硕 来源: 中国警察网

邱娥国:永远做群众的贴心人

   【人物档案】

   邱娥国,曾任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广外派出所民警、筷子巷派出所民警、副所长,西湖分局副政委兼筷子巷派出所指导员,南昌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调研员。从警期间,他大胆创新勤务模式,勇于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摸索总结出户籍民警“一图二诀三本四勤”和“串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情,办百家事”工作法,创立“警民联系卡”“警民联系牌”等便民措施。他打击犯罪,冲锋在前,参与侦破刑事案件500余起,有效维护了一方平安,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他先后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邱娥国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优秀民警代表,荣获改革先锋称号。

   问:在改革开放之初,办公条件还比较艰苦,您是怎样做到对辖区百姓情况烂熟于心的?

   答:当时我管的辖区里有2000多户、7000多人,为了做好户籍工作,我整天夹个本子,挨家挨户摸情况、搞登记。要掌握清楚情况,就要嘴勤,多问问;手勤,多记记;腿勤,多走走。有时,为了核准一个姓名、核准一个年龄,我常常跑了一趟又一趟。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要到管段里去转,即使工作再忙,晚上打着手电也要转上一趟,长年累月,风雨无阻。情况烂熟于心,破案才能得心应手。

   1989年的夏天,烟筒巷12号发生了一起撬门入室盗窃案,办案民警获悉有一外号“老啄”的人有重大嫌疑。可“老啄”的真实姓名、具体住址,谁也说不清楚。他们找到了我,我连本子都没看就肯定说,“老啄”家住合同巷32号,真名叫吴顺根。民警们顺藤摸瓜,将在睡梦中的“老啄”抓获归案。

   1994年,发生了一起抢劫杀人案,犯罪嫌疑人抢走了6吨6米长的铝合金。我脑海里对辖区的地理环境思考了一番,仔细想哪里能放下这些铝合金,然后进行了一番排查,最终在市二十一中的一间仓库里找到了一批铝合金。我将这个情况汇报给专案组后,案件很快告破。

   问:您眼中的公安工作这些年有什么变化?

   答:我刚到广外派出所的时候,所里只有4辆旧自行车,碰到突发警情,只能靠两条腿跑,出警速度非常慢。老百姓的户籍信息准不准,也全靠户籍民警去核实,人脑就是电脑,发生案件要用户籍信息,就得迅速从脑子里提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跨入新世纪,我们的工作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派出所民警出门办案有警用机动车和全套的单警装备。办公室也都配上了电脑,联上了网,鼠标一点,就能快速查到人口、案件信息,再也不用翻箱倒柜找档案、东奔西走问情况。

   2007年我退休后仍经常去派出所和辖区走一走、转一转,和民警、居民聊一聊。这些年,我发现公安机关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现在,派出所的服务大厅有空调、叫号设备和自助办证设备,群众来办事非常方便,再也不用排长队;只要上网就能查询办理进度,还能选择快递把办理的证件送上门;警务通设备一拍,就可以把辖区人口和地理信息上传到服务器……各种新装备、新方法层出不穷,公安工作更有效率,老百姓也越来越满意。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些年来,我亲眼看到公安机关条件越来越好,辖区居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青年民警的干劲越来越足。一代又一代的公安人接续奋斗,将黑暗挡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矢志不渝做平安中国的建设者、捍卫者。

   问:您被称为群众的贴心人,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答:警察就是要跟老百姓打成一片,对老百姓要像对待亲人一样,这样老百姓什么事都会跟我们说。

   筷子巷的居民许汉宝生病去世后,留下女儿许凤和许珍。我多方筹措学费,经常把她们接到家中住,和同事们一起承担起抚养教育两姐妹的重任。她们也不负众望,顺利成才。

   何氏老夫妇儿女都在外地,生活不便。我们一家经常去照顾两位老人,十几年来早已胜似亲人。老太太临终之际一直喊着我的名字,我的眼泪也哗哗地流。

   有老人住院吃不下饭,我爱人包好饺子送过去;给孤寡老人送终时,干活的工人得知后不仅不收费反而更加卖力干活……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警察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我们也一直都是这么做的!每年有这么多警察流血牺牲,都是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守护人民安宁而付出了鲜血、献出了生命。

责任编辑: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