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谁该为家长们无处安放的教育焦虑买单?

发稿时间:2018-12-14 11:01:00 来源: 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 李盈盈)2019年的小升初还没开始,小升初招生战已经提前打响。

  近日,有家长经常收到一些教育机构宣传人员发来的升学培训讲座邀请,或者有自称教育机构的人申请加微信好友。

2018年12月11日,某教育类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北京市多所中学小升初开始招生的信息截图。

  未来网记者曾参加北京教育培训机构组织的升学公益讲座,听完后的第一感觉是,小升初择校一言“难”尽!

  希望择校的家长大抵有三类:第一类是京籍家庭不想让孩子要上的初中被摇号随机安排,希望上其他重点公办中学,比如,北京八中的少年班、素质班、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天才少年班、寄宿班、“1+3”项目等;第二类是京籍家庭所在片区没有好的公办中学,希望考进全市范围内的优质民办名校;第三类是非京籍家庭,准备报考公办学校的国际班、民办中学或者国际学校,将来走出国留学之路。

  近年来,一边是国家在校内的减负,另一边却是家长拼命在校外增负,中小学生负担“越减越重”,家长们的焦虑在推波助澜。

  近日在江苏镇江,一位年轻妈妈陪娃写作业顺带考取了教师资格证惊呆了众人。人们不禁感慨这位妈妈太强了!为什么这样的妈妈是别人家的?

  据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发布的《2018年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孩子的学业负担过重,55.24%的家长认为由于升学压力大引起家长焦虑,而父母的焦虑和升学压力反过来又是导致孩子学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二者形成恶性循环。

父母觉得孩子学业负担过重的原因 图片源自《2018年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

  对于家长而言,除了忙自己的工作、事业,照顾家庭,最难把控的就是孩子的学习与升学,甚至有家长因辅导孩子作业险些患上脑梗塞、心肌梗塞。家长比上学的孩子还累,谁该为家长的焦虑买单?

  优质学校掐尖 家长想方设法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尽管2019年的小升初招生季还未大面积正式开始,但是,有的学校已经先行一步,早早锁定了优质生源。

  北京市海淀区一位五年级学生家长肖琳(化名)告诉未来网记者,好多学生五年级时已经通过内部招录,被好学校选定了,到五年级下学期还没有确定合适中学的学生很少了。

  未来网记者了解到,尽管海淀区是北京市优质教育资源的集结地,但是,海淀区的优质中学资源分布不均衡。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考进面向全区招生的“六小强”(海淀区排名第一梯队的六所重点中学,即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首师大附中、101中学和北京十一学校。)

  教育部门明确规定,名校不可以从各学校“掐尖”,培训机构就成了很好的招生渠道。

北京某培训机构向家长发的升学指导信息截图。

  2018年11月中旬,北京市西城区简女士告诉未来网记者,他家儿子的奥数老师发了五套带有北京市师达中学(北京市一所名气很大的民办中学)水印的试卷,让孩子选择其中一套在一小时之内完成,周末上课时,交给辅导机构的老师。简女士向老师核实得知,这是师达学校在通过培训班选拔优生。

  其实,为了能被心仪的中学提前“看上”,孩子一入小学校门,有些家长就开始“发力”了。因为有些学校的小升初选拔和初一分班考试中有初中内容,于是,家长带领孩子们一路抢跑,提前学。

  有一次,肖琳特意去辅导班了解一下情况,发现该培训班的孩子利用寒暑假已经把下学期学校要学的课学完,基本比学校的进度快一本书的节奏。“很多孩子从小学3年级开始就这样学习了。”肖琳补充道。

  在这样的氛围中,家长和孩子怎么能不焦虑?

  2018年上半年,在海淀区某所中学的开放日活动上,未来网记者看到不少家长手持精美简历,极力向校长推荐自己的孩子。简历中突出的不是各种高大上的国家级比赛的获奖证书,就是乐器考级或者艺术类大奖。简历的精美和证书级别之高令一些家长汗颜,感叹“比我们找工作的简历做得都好。”

  “老师,我们家孩子获了多个杯赛一等奖。”

  “老师,我家娃的英语口语考了满分!”

  “看看人家的孩子,都是一等奖,我们杯赛二等奖都不好意思说,没有优势。”一位家长聊天时向未来网记者说道。

  ......

  尽管教育部门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听着家长的毛遂自荐,校长不动声色地向家长询问了明显有突出优势的学生的名字和家长联系方式,在本上记了下来,让家长回去等通知。

  为了能给孩子争取上优质学校的机会,家长拼时间、拼精力,还拼金钱投入,毫不手软。

  一年豪掷10万元 只为给孩子读民办初中的机会

  “一年8万元左右(学费),不多,真的不多,去外面报班一年的费用也得将近10万元。”在北京市的一次小升初开放日活动上,未来网记者和家长聊起民办学校的收费,一位家长如是说。

  记者梳理发现,这个费用与国际学校与公立学校国际班的费用相比,还真不算很高。

  近日,国际学校服务平台新学说(NewSchool Insight)发布的国际学校行业数据库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国际学校平均学费的顺序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个城市的每年的平均学费分别是175000元、158200元、146000元、138000元。

  在新一线城市中,公立学校国际部(班)高中学段每年的平均学费接近90000元,初中段学费约为每年55000元;民办初中和高中每年的平均学费分别约为130750元和131600元。

  尽管公办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很多人仍然毫不犹豫地把孩子送进收费高昂的民办学校。

  2017年,南京市民孙伟如愿以偿把儿子送进了一所民办初中。

  “我们当时想的就是,家里条件允许,只要孩子能考上民办学校,就全力支持他。”孙伟告诉未来网记者,“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有些民办学校就开始招生了,我就带着我娃参加各学校的考试。只有多参与,机会才大啊。我几乎每个周末都带他去投简历、考试、面试。”

  现在国家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为什么一定要花钱读民办中学?

  “我娃成绩不错,不想让他被耽搁了,老师也推荐学习不错的学生报考民办中学。”

  “上中学后,正好是青春叛逆期,在公办学校,万一和不上进的孩子在一起玩,加上公办学校老师管得没有那么严,学习肯定会被耽搁,影响孩子将来考大学,甚至就把孩子毁了。而上民办校的孩子基本都是学习好的。”孙伟向未来网记者说出了他不愿意让儿子读公办中学的顾虑。其实,很多受访家长都有这样的担忧。

  据孙伟介绍,儿子萌萌每年的学费2万元,加上生活费和报辅导班,一年下来花费6万元左右。初中三年的花费18万元左右,接下来高中三年,费用只会更高,初步估算,六年民办中学的费用将近50万元。

  中国家长常用的一句话是“只要你好好读书,砸锅卖铁也会供你。”为了孩子的学习、择校,家长已疲惫不堪,但有些机构还是在想尽一切说辞刺激家长们敏感的神经,诱使他们抓住辅导班这棵救命稻草。

  洗脑式营销 灌输家长“无力感”

  儿子才一岁多时,家住北京市崇文门附近的魏女士经常问身边的同事、朋友,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幼儿园,幼升小如何选择学校。

  一岁的孩子离上幼儿园还早,怎们开始关注幼升小了?

  “我们小区附近的幼儿园需要提前报名占位,而且还必须提前一年上亲子班。听别的家长说,就算这样也不一定有名额,现在上个幼儿园就这么麻烦,我担心将来幼升小更难!”为此,魏女士和家人商量,实在不行就考虑移民海外。

  进了幼儿园就面临幼升小,双脚刚刚踏入小学的大门,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有培训机构工作人员不厌其烦打电话邀请家长带孩子试听课,或者邀请家长参与免费讲座。

  长期在北京工作生活的易女士告诉未来网记者,有一次,她带着孩子去朝阳区听小升初公益讲座,授课教师张培生(化名)是某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张培生首先详细向家长分享了北京市重点中学近些年的中考和高考分数。毋庸置疑,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就读升学率高的中学。

  讲座现场,号称有多年教学和办班经验的资深教育专家张培生向家长“炫耀”他过去帮助的成功择校案例,希望家长能接受他的“帮助”,为孩子报名小升初一对一名师规划辅导。

  易女士注意到,尽管很多家长都带着本和笔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但是,听完讲座马上拍板为孩子报名升学指导的非常少。

  讲座结束后,易女士咨询前台工作人员小升初的问题,工作人员向她介绍了培训机构老师,约好时间让她带孩子到指定的场所进行免费测评。

  到了培训机构,老师拿出两套测试试卷,让孩子做,每套试题限定时间30分钟,做完一套,再领一套。

  易女士说,试卷中有些试题的难度超出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进度,30分钟的测试卷,20多分钟的时候老师就催孩子交卷。

  做完试卷交给机构的老师就可以走了,下次再约时间去分析试卷。

  “说是分析,其实就是告诉你一个分数,然后给我洗脑。”提到培训班的这种营销套路,易女士很反感。“老师说我家孩子的基础掌握不牢,有的知识点不会,这样下去,会影响他上高年级以后的学习。如果现在不会的知识点不及时解决,以后越学越难,他就越跟不上......”

  最后,这位老师为易女士设定了一个方案——全方位课程辅导规划,可以上两年多的一对一辅导,直至小学毕业,费用3万多。

  “用40个左右课时给你家孩子全面复习数学内容,剩余的20个课时根据情况安排一些英语和语文辅导。”

  “让我家孩子来培训机构复习学校里学过的知识点,还一对一,有这必要吗?孩子又不是所有知识点都没掌握好。”易女士拒绝了机构的规划。

  “我们以前上学时,不用上辅导班,也没听家长这么累,现在轮到我们的孩子了,比自己当年上学还累,心累!”几位家长在一起,提起幼升小、小升初,陪孩子写作业,辅导班陪读等,一肚子苦水。

  望子成龙心切 对孩子寄予不合理的期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中国家长的期盼。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钢琴过了十级,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这水平。别人家的孩子奥数获得了国际大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几个杯赛证书。

  可是,专家说,只有3%的孩子适合学奥数。

  有家长不甘心:“这3%为什么不能包括我家的孩子?谁又不是先天的神童,我偏要试试。”

  报告数据显示,父母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过高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2018年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显示,相比负担轻的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能力期待而言,负担重的学生的家长对其能力的期待高20%左右。

  辽宁省凌源市实验小学的王老师向未来网记者介绍,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不仅希望孩子学习好,还希望他们综合素质提高,尤其是女孩子,琴棋书画、唱歌、跳舞都要学。

  “前段时间,我们学校开了马头琴课,家长争着为孩子报名,纷纷买来马头琴供孩子练习,根本不在乎琴会不会被孩子弄坏,是不是多花冤枉钱。”王老师说道。

  朱婷(化名)是一所民办学校的高中数学老师,她告诉未来网记者,现在,很多小学生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孩子老师办的课后托管班,一年交一千多元钱。县城的高中学生平时上早晚自习,没有时间上辅导班,到了寒暑假,很多家长就把学生送到老师办的辅导班里,毫不吝啬辛苦挣来的钱。朱婷说:“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个好学校啊,不管辅导有没有用,都支持孩子报班。”

  肖琳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对而言,北京市海淀区的家长普遍属于高知群体,对下一代的期望就更高。

  她说:“几年前,看到周围的家长都给孩子报了奥数辅导班,有的孩子报了两个奥数班,我和我老公也买了一些奥数方面的书回家研究,纠结了很长时间,最终决定,放弃让孩子学奥数。”肖琳说,“我们家孩子没有数学方面的天赋,也不打算让他考杯赛。”

  肖琳庆幸她是难得的理性家长。只是,这样的家长成了“稀缺品”。

  未来网记者从北京市西城区一位教师那里了解到,她教的班里有名“学霸”,几乎每次考试各科都是班里的第一名。家长还给他报了各种辅导班,奥数、英语、语文,一样不落。

  这个孩子的父母毕业于北京一所“985”名校,孩子的姥姥也从事教育。“我们都无法理解,应该是对孩子的期望比较高,才会这样规划孩子的未来。”这位老师解释道。

  “只要自己的内心不淡定,孩子上了小学一年级之后,受周围环境影响,家长就开始不淡定了,所以,我能感受到身边大部分都是焦虑的家长。”肖琳补充道。

责任编辑:海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