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云南巍山:搬新村,住新家…大山里的村民迎这些新变化

发稿时间:2018-10-31 11:44:00 作者:杨维思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大理10月31日电 (记者 杨维思)云南巍山古城,一座坐落在横断山脉连绵群峰间的城镇。或许它不如云南的大理古城、丽江古城那样为人熟知,却同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人们得以从小城狭窄古朴的街道上,层叠错落的飞檐间,一窥它曾作为“古都”的光彩。这里是南诏国发祥之地,也是彝族祭祖的故里。六百多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间,巍山古城始建,至今仍保留着明清城池的完整风貌。

巍山古城。杨维思 摄

  然而,巍山县山区众多,古城周边的村落散落在群山之中,位置分散,交通也多有不便。不少村庄依山势而建,村中平地少,农田散碎。常年来,生活在大山中的村民们较为闭塞,务农的收入也十分有限。

  如何为山村谋发展?当地政府可谓绞尽脑汁。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巍山县屡创招式,给当地村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令人高兴的变化。

  “6+6”,帮建房

  南诏镇新村,传说是第一代南诏王细奴罗的耕牧之地。如今,这里是一个静谧的小村。深秋十月,田间的大麦正青葱茁壮,玉米已经可以收获。

  苏泉芬的房子在村中一条坡道旁边。

  大门与两侧的院墙还在搭建,红砖裸露,木制的脚手架清晰可见。院内是一座有五间屋的砖房。

苏泉芬家的新房。杨维思 摄

  砖房是苏泉芬一家2016年建成的新居。此前,一家人没有自己的房子,丈夫范绍伟在周边做工,而她在村中的养殖场打工,住在户主家里。

  收入低、缺技术,还要养活正在上学的儿子。也许当时苏泉芬不会想到,她能这么快建起自己的家。

  精准扶贫工作展开后,没有住房的苏泉芬一家被划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借着政策的利好,苏泉芬享受到了6万元的国家建房补助,又得到了6万元的无息贷款。在亲友的帮助下,新居落成,一家三口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栖身之所。

  在苏泉芬家中的墙上,贴着脱贫攻坚挂钩帮扶责任公示牌、帮扶情况明白卡等一系列“名片”,清晰地记录着户主的贫困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等,既保证了扶贫措施的针对性,又保证了整个帮助脱贫流程的透明度。杨维思 摄

  “现在家里有七八亩地,种烤烟、玉米、贡菜,加上丈夫打工,一家人一年能收入两三万元。”苏泉芬说,“国家还补助了5000块钱给我买了一头牛,补助1000块买了一头猪,孩子上学也有补助。”

苏泉芬坐在客厅里。杨维思 摄

  经济作物的种植和产业扶贫计划,让增收的未来可期。苏泉芬乐观地表示,将来多挣些钱后,打算把房子扩建为二层楼。

  搬新村,住新家

  大仓镇大三家村乍一看与别的村落不太一样。青瓦青砖的崭新屋舍布置精心,错落有致,村中的道路看上去也经过了一番规划,能够让汽车方便地行驶。比起印象中的“山区”,这里更有一番田园景致。

大三家村。杨维思 摄

  原来,大三家村是一处异地扶贫搬迁的安置点。据村党委书记卜晓卫介绍,这里的村民原本居住在山头的另一面。然而,原村址面临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的隐患,加上居住条件不好,因此,大三家村经过规划选址,搬迁到了现在的宜居之地。

  村民凹金花搬到了新家。这是一座外观精美的砖木结构小楼。铺着青瓦的屋檐,精雕细刻的木门,使小楼充满了当地的民族风情。

凹金花家的房子。杨维思 摄

  凹金花一家四口也是已经完成脱贫的“前贫困户”。村庄搬迁后,他们一家住进了100平米的新房,还得到扶贫贷款5万元。这5万元,在当地政府帮助下入股企业,每年一家人还能获得5000元的分红。

凹金花(左)。杨维思 摄

  凹金花有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凹文艳,就在离家不远的大三家村幼儿园当早教老师。幼儿园的校舍位于村庄的广场旁,教室干净敞亮。凹文艳与另一名教师凹文星,每天在这里陪伴村里的孩子们。

孩子们在凹文艳的带领下跳彝族“打歌”。杨维思 摄

  孩子们穿着艳丽的彝族服饰,跟着老师做早操,听老师讲故事,跟老师一起跳舞、画画,幼儿园还为孩子们准备两菜一汤的午餐。

幼儿园的每日菜谱。杨维思 摄

  “这是我的娃,3岁,”阿谷(凹兴谷)是一位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来的年轻妈妈,她笑着说,“我家娃太喜欢来(上幼儿园)了,每天都喊着要来。”说着,小朋友已经一溜烟跑进了教室。

凹兴谷。杨维思 摄

  孩子们穿的民族服装,大都是自家人手工做的刺绣。阿谷孩子衣服上的花朵便是她亲手缝制的,这似乎是当地妇女一项必备的技能。凹金花同样心灵手巧,她手中的衣服和腰带,花了她两三年时间才缝好。她看着自己的“杰作”,不无自豪地说,这些都是不卖的,是她为女儿准备的嫁妆。

凹金花手工缝制的彝族服饰。杨维思 摄

  种葡萄,有钱拿

  庙街镇农妇夏翠芝现在的“田间劳作”,跟以前不太一样。

  如今,这里的田地覆盖着成片的大棚。大棚里绿叶葱茏,间或挂着一串串诱人的大葡萄。

大棚里的葡萄。杨维思 摄

  昔日的农田,已被打造成了一个面积500多亩的黑提葡萄的种植基地。

  葡萄并不是大理传统的作物。但巍山的气候地质条件,其实很适合种葡萄,为什么不试着发展这个产业呢?

  葡萄基地的创建者左继龙经过多方考察,认为这条路行得通。他以前务过农、当过兵,还做过警察。退休后,他筹措资金,在庙街镇推行葡萄种植。

  这里的葡萄每年能收两季,刚好与其他地区葡萄供应季错开。基地葡萄严格控制规格质量,多渠道销往外地。

  葡萄种植“一举三得”,既规模化地利用了土地,也为当地农户开拓了不少“岗位”。此外,卖葡萄的利润,还可以为被帮扶贫困户提供分红,为他们增加收入。

  夏翠芝就是“就业者”之一。她现在每天到种植基地打工,能有80元的收入。“一年挣两三万块。”

夏翠芝(右)在棚内修剪枝叶。杨维思 摄

  镇党委书记左士尧介绍,以前,由于村里青壮年都到外地打工,不仅有许多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还容易造成社会问题。现在种植基地能够吸引一部分人来工作,一开始走路来、骑自行车来,后来慢慢有骑摩托来的,甚至开车来的。在家门口能工作,方便了很多,也让乡村更有活力。

责任编辑: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