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乌江流域,峡谷层出不穷,险要陡峻。在麻阳河保护区内,黑叶猴恪守着严苛的等级制度繁衍生息。在沿河县河谷地带,土家族更是用古法,封存住了美食的最佳口感。第四届跨界科考启动,动静记者全程跟随,现场直击,一起跟“动静”了解一下吧。
10月26日,第四届跨界科考正式启动,一探画廊乌江,情满山歌沿河。该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等主办、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林业厅等承办。启动仪式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张希武等发表讲话。
第四届跨界科考活动延续了前三届的特点,分为专业科考线、生态文化线、探秘寻宝线,同样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为目的地,融合生态进行科考。
黑叶猴
期间,专业科考线将解密地球造山运动、追寻"黑色精灵"黑叶猴、解读恐龙蛋窟、了解丛林法则等;生态文化线将溯源土家传统文化,聆听传统山歌、观赏传统婚俗等;探秘寻宝线将寻找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体会独特气候条件下的酿酒、美食工艺等。
本次科考同样采取跨界融合的模式,广泛邀请各领域专家、达人、媒体对保护区所在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风土人情、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等资源进行系统揭秘和全景展示。
最终成果将通过论坛、研讨会、招商推介会、媒体报道等形式,实现科考资源转换。即日起至10月31日,动静记者将参与跨界科考,为你带来最新的科考成果,敬请期待。
(动静记者 冯雪 图片来源:沿河县县委宣传部 )
第四届跨界科考成员冉景丞手记:跨界科考,不仅仅是一次活动(节选)
科考,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自然保护区要成立、要调整要进行综合科考,针对某种动植物的种群情况会进行专项科考。
但似乎这些科考都是一群专家学者在那里忙乎,没有人去关心他们的成果。写出来的论文、专著也只有圈里的那几个人看得懂,只有那几群人去关注。而考察结果与社会应用割裂成两个面,很难相互作用。
说到跨界科考,有些人更是不理解,说这个跨界,是要跨国界呢还是跨省界?或是要跨县区界?
其实,跨界科考的"跨界"二字,指的是横跨各个界别。因为在科考过程中,既有地学、生物学、历史、文化、美食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也有达人、企业家、当地社区等方面的人士参加,而最为亮点的是有各种媒体代表参加,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网络、自媒体等都来参与。
虽然可能会在科考过程中有诸多新发现,但更多的是解读和展现。通过科学家们的解读,媒体人的描述,让更多人能够理解。企业家在获取到各方面的信息后,也许就已经生成了项目。
跨界科考不管是形式上和目的都与一般的科考有所不同,形式上是跨越了各个界别组成科考队伍,目的是通过科考这样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保护区、关注保护区、支持保护区,同时带动保护区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展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画廊乌江
如今是跨界科考第四季,但前三季的科考过程仍历历在目。而每一次跨界科考后的持续发酵,让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迅速得到提升,本土人看到了家乡那些资源的存在价值,企业家看到了商机,游客理解了生态本底的内涵,让这些深藏在偏远地方的资源终于发热发光,让群众对家乡充满了自豪感,增强了他们对自然保的理解和积极性。
四年来,第一次跨界科考在石阡,是个贫困县;第二次跨界科考在习水,是贫困县;第三次跨界科考在江口,也是贫困县;第四次跨界科考在沿河,又是贫困县。这些地方虽然资源一流,但却因为信息闭塞等原因依然经济落后。
不过,跨界科考是他们走出幕后的桥梁,是他们提升素质的臂膀。前三次的跨界科考已经显现了强大的力量,相信第四季更加能够大放光芒。
跨界科考,绝不是娱乐,也不是锦上添花,而更多的,恰恰是助推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