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把监督末梢延伸到指尖——赣州市建设“两个微信群”推进村务公开和村务监督综述

发稿时间:2018-09-28 11:10:00 来源: 赣南日报

  “积极引导群众监督,探索运用微信群公开村务、助力村务监督新模式,促进村级事务公开公平公正”,这是赣州市纪委五届三次全会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今年4月初,市纪委监委发文要求在全市各行政村(社区)建立“村务公开微信群”,各乡镇建立“村务监督微信群”,打造群众指尖上的监督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村务监督微信群”299个,占应建群数的100%;建立“村务公开微信群”3893个,占应建数的100%。通过微信群进行村务公开23819次,共收集意见建议8926条,问题线索397条(其中立案审查4件4人),解决问题6791个。

  建群——户派群代表,村建公开群,乡设监督群

  推进村务公开和监督,明责任是基础。全民参与监督是治理基层“微腐败”的最佳良方。为此,赣州市探索在每个村按“一户一人”原则建立“村务公开微信群”。群主原则上由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每户代表、乡镇驻村干部、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队员、片区干警等入群。“村务公开微信群”主要用于公开村务信息、宣传惠民政策、回应群众关切等。在每个乡镇按“一乡一群”原则建立“村务监督微信群”。两个微信群成员一律采取实名制,群主由各乡镇纪委书记担任,乡镇纪委副书记、纪检干事,新当选的各村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入群。

  立规矩是关键。各县(市、区)迅速行动,制定出台了“两个微信群”管理办法,规定微信群发布信息要遵守党纪国法,禁止发布与党纪国法和中央、省委、市委、县(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相抵触的言论,不发敏感政治话题,不发涉黄、涉赌、涉毒、涉暴信息,不传播谣言等;要坚持正面交流,提出个人意见建议时,禁止掺杂个人情绪、泄气抱怨、哗众取宠和人身攻击的内容;要注重微信环境,禁止发布网络脏话和与村务无关的商业广告,不讨论低俗话题或发布娱乐段子等不健康内容。

  “两个微信群”运行几个月来效果初显。突破了“三务公开”瓶颈,传统村务公开存在保质期短、公示期得不到保障、不便于群众事后查询等瓶颈,而“村务公开微信群”将村级事务运行过程置于阳光下,提高了村级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掌握村务信息。提升了“服务为民”效率,为乡村两级信息发布、政策宣传、工作交流提供了诸多便利,减少了乡村干部的工作量,提升了办事效率,为干群交流提供了新平台,增进了干群和谐关系。如大余县池江镇在暴雨之夜通过微信群及时发布“雨水阻断桥面、请群众绕行”的信息,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延伸了村务监督触角,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即时收集处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使乡镇纪委能够及时掌握各村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为群众监督干部创造了条件。

   用群——以公信力立群,靠服务力聚群,凭沟通力强群

  建好群关键要用好群,要让微信群产生效应,就要方便干部掌握社情民意,为群众释疑解惑,方便发布生产生活信息。

  以公信力立群。强化“两个微信群”的村务公开和村务监督作用,由乡镇纪委负责拟定公开公示清单,村“两委”负责搜集公开公示内容,乡镇纪委指定专人按程序进行审核,并督促群主每日进行滚动式公开公示。对在群内反映的问题线索,由专人确认登记、跟踪处理,并及时公示处置情况。崇义县纪委建立 “双备案”机制,要求乡镇纪委对“两个微信群”中村民提出的意见建议、问题诉求要及时处置并备案,其中有重要价值的还应在5日内书面报县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备案。

  靠服务力聚群。“两个微信群”围绕群众需求,整合多部门、碎片化、粗放型服务项目,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便捷化服务。如龙南县临塘乡西坑村村民钟日信因长年在外务工,一直为其户口所在地出错的问题而烦恼。后来通过村务公开群向临塘派出所所长赖余洲咨询。得知这一信息后,村党支部书记、驻村干部、派出所长共同在群里会商研究,探讨解决办法,帮助钟日信顺利更换了户口本。

  凭沟通力强群。增强“两个微信群”活跃度,让其永葆生命力。在每个微信群建立一支骨干群员队伍,选举一些责任心强的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组成,并实行轮值制度,避免出现“互动空档”现象,真正实现“群有所呼,我有所应”。定南县鹅公镇水邦全村有四分之一的村民在广东从事模具、雕刻、制衣等行业,村党支部书记彭瑞平每天在群里回复信息400余条,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村民加入。

  管群——破“散”求“稳”,破“杂”求“专”,破“乱”求“正”

  困惑一:群员“来去自由”难稳定。笔者在走访中发现,农村留守在家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文化层次较低,有的根本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入群也就无从谈起;部分外出务工村民对村中事务关注度不高,加入没几天就退出,群成员难以稳定。

  ——增强凝聚力,破“散”求“稳”,提升群众认可度、参与度和满意度。净化“两个微信群”环境,紧紧抓住群众关切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推进村务公开、解疑释惑。如,6月9日,龙南县汶龙镇里陂村干部在村务公开微信群里推送了《龙南县引农进城金塘花苑和新圳花苑公寓住房剩余房源分配方案》,得到了许多村民的关注,部分村民还主动带动外出务工人员进群了解情况。

  困惑二:发言众说纷纭难规范。笔者在走访中发现,部分微信群管理松散,导致群里人多嘴杂,莫衷一是。由此,“两个微信群”被大量的无效信息刷屏,真正需解答的村民诉求和公示的村务信息被淹没在“闲话堆”里,无法得到有效关注。

  ——增强引导力,破 “杂”求“专”。坚持舆论教育和政策引导双管齐下,对群成员一律实行实名制,对传播不良信息和恶意干扰群秩序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形成强烈震慑,确保“两个微信群”运行高效、内容规范、互动良好。采取以村党支部书记为主,其他乡(镇)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队员等为辅的管理模式,对群里的言论牢牢掌握主动权,传递正能量。4月18日,龙南县公安局武当派出所对村民赖某利用村务公开群发布煽动群众打架不良言论的行为,以“寻衅滋事”处以行政拘留十日。

  困惑三:秩序功能不全难管理。微信群自身管理功能存在先天缺陷,不具备屏蔽关键字,禁止群员发布敏感信息、不良信息甚至非法信息的管理手段,导致群里发布的信息五花八门。群主对群内不遵守规则的人员除了劝告、踢除,无其他权限。有时顾及情面,害怕得罪人,或是考虑到入群率等,不敢踢除人员,管理手段明显滞后。

  ——增强监督力,破“乱”求“正”。提高群主监管水平。对“两个微信群”的群主及管理员进行专题培训指导,提高管理技能。强化法治监督震慑,将包村的公安民警纳入为群成员,对可能引发信访苗头隐患的信息及时掌握,及时化解;对不良言论进行遏制,形成震慑。加大纪委督查力度,县、乡两级纪委不定期抽查“两个微信群”,检查发布内容是否齐全、群众关切是否回应、不良舆论是否遏制,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立查立改。同时,建议试行“村务公开微信公众号”,与“两个微信群”同步发挥作用。微信公众号具有 “单向”输出信息,方便管理,信息容易保存和查阅等特点。如石城县琴江镇长乐村于2月6日建立了“廉政长乐”微信公众号,由一名大学生村官负责管理,及时发布与村民关系密切的信息,深受村民欢迎。(丁天华)

责任编辑:赵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