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我们的岁月静好,有他们用“眼”守护

发稿时间:2018-09-26 14:36:00 来源:央视网 作者:李文学 中国青年网

站士在雷达阵地站岗

  在祖国最北端黑龙江漠河市,有一双“眼睛”时刻警惕着。

  坐落于大兴安岭深处的空军漠河雷达站,是我国北方空中预警的第一道防线。“养兵千日,用兵千日”,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雷达,时刻注视着北疆的广袤天空,守护着人们的“岁月静好”。

  这里冬季长达8个月,全年无霜期不到3个月,平均气温零下5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57.3摄氏度。极寒的自然条件,给战备训练任务带来巨大考验。

  在对雷达进行维护时,官兵需要在室外工作几个小时,一些部件的检查需要赤手作业,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传到手上,扎到心里,一个维护下来,官兵们的防寒面罩上满是冰霜。

  “不管什么时候,雷达一旦发生故障,技师必须第一时间到位。拖延时间的话,就会影响战备,影响这一带空域安全。”2014年一个冬夜,凌晨2点多,室外零下40多度,雷达荧光屏突然闪成一片雪花,天线转动停止了。来自湖南的战士李佐鹏得知后,穿上衣服就往阵地上跑,全然不顾寒风打透军装,仅戴着一层薄薄的线手套,一遍一遍地接触检查冰冷的装备,整整工作了一个多小时,手指严重冻伤,医治后又迅速投入工作。

  入伍20多年来,李佐鹏类似的经历已数不清有多少,只有常年不愈的冻疮诉说着老兵的艰辛。

  在如此艰苦的自然环境下,雷达站官兵苦练精训,还多次在上级举行的比武竞赛中夺得第一。

  2015年9月,一场对抗演习,5支雷达分队同台竞技。战士李勇拿出看家本领,硬是在雪花般错乱的地物干扰波中,牢牢锁定对手超低空突防的雷达回波。成绩判读时,评委们惊讶地发现:李勇捕捉到的轨迹和战斗机实际飞行轨迹几乎完全重合。

  “祖国把北天门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守卫好,不能有半点差错。”这是雷达站“兵教头”郭平常说的一句话。为此,他刻苦钻研手中武器装备,不断总结改进基础训练方式和优化战斗操作方法,是站里绝对的“权威”,独挡一面,先后出色处置异常情况10余次。

  因受全军表彰,按站里传统,郭平在“英雄林”里认养了一棵松树。“入伍时,我也是在这片‘英雄林’中,许下了自己的心愿。今天,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感到特别高兴。”

  樟子松树干上,那枚刻有“郭平”名字的红色小木牌,和众多的小木牌一起,披着阳光的金辉,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漠河雷达站官兵的“最高荣誉”。

  “最北最寒最坚定,练严练实练金睛”。不管郭平取得多么高的荣誉,他和他的战友们都还一直在前行。

  2016年6月的一天,漠河上空乌云压顶,雷声滚滚,一场暴雨马上就来。突然,在雷达显示屏上出现一个亮点:一个不明目标正高速朝我边境线飞来。连队立即转进一等——在雷雨欲来之际坚持雷达开机、坚持监视空情。

  经查证得知,这是一架民航客机因绕飞雷电云层,私自改变航线。尽管是虚惊一场,但雷达站提供的准确情报,为上级正确处理赢得了先机。

  正是源于无数次正确处置异常情况,源于日常空防每批情况的认真对待,源于24小时的高度警惕,雷达站实现连续43年空情合格率100%,先后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10次,45次被军以上单位表彰。

  巍巍兴安岭上,一代代官兵编织着永不锈蚀的天网;阵阵松涛声中,一双双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屏幕。致敬,北极雷达兵!

原标题:【网络媒体国防行】我们的岁月静好,有他们用“眼”守护
责任编辑:刘利影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