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经阿左旗。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阿拉善是沙漠的代名词,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是对阿拉善风沙肆虐最真实的写照。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的阿拉善,近三成是沙漠,其中,黄河流经阿拉善境内85公里,每年都有大量的泥沙被带入黄河,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近年来,当地政府下大力气治沙,通过发展沙产业,变沙害为沙利,探索出一条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双轨发展的路子。
“愚公移沙”
位于阿拉善左旗与乌海市乌达区交界的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项目区,是国家生态建设重点治理地区之一,也是沙尘暴发源地。行走其间,你会明显地感到这里的风很大,在沙漠中站不到5分钟,脸上一抹便是一层细碎的沙粒。45岁的蒙古族汉子安恩达每天都要到这里的葡萄基地溜达一圈,看看新栽种的葡萄幼苗有没有被风沙掩埋。安恩达是当地的治沙能手,人送绰号“沙漠愚公”。
安恩达介绍治沙情况。
“以前这里是一望无际的沙丘,十几年来,通过推平沙漠,开垦成一米宽一米深的沟,然后在沟里置换土地,种植葡萄。这样持续治理以后,就变成了如今的绿洲。”9月6日,安恩达指着集中连片的葡萄架说。
循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葡萄架在沙漠中整齐划一,黄河以北连绵起伏的沙漠已经被大片大片的绿色所覆盖。除了葡萄,其中还有防护林、牧草,治理的沙漠总面积有10余万亩。这只是安恩达向治沙迈出的一小步。“我计划今后的每一年,还要平沙整地约2000亩。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总会有一天把黄河沿岸的乌兰布和沙漠全部治理成绿洲。”安恩达告诉记者,事实上,他起初从事的是炼焦行业,2005年底,按照国家清理整顿焦化行业的精神,焦化厂因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关闭了。之后,他决定选择一条绿色环保的产业。经过考察、调研,安恩达萌生了通过葡萄种植加工产业化生态治沙的想法。然而,他的想法遭到大部分人的反对。
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项目区的酒庄。
有人劝他:“这个地方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等于拿着钱往黄沙里扔。”安恩达却不信邪,他顶着漫天的黄沙与工人们一起推沙造田。常常是头一天刚刚推平的路,第二天便寻不到了足迹;种植的葡萄幼苗刚刚发芽,不到两天,又被风沙埋了。最惨的一次,眼看葡萄已经挂果,一场霜冻使得颗粒无收。安恩达没有放弃,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种植、葡萄酒加工、旅游三种产业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使得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项目区的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彻底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解决了2000多农牧民就业。
“乌兰布和沙漠的边缘地带改造成绿洲,对调节气候、涵养水份、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减少乌兰布和沙漠向黄河输送泥沙量,保护母亲河,一方面可以阻挡沙漠向城市侵袭。”安恩达说。
点沙成土
沙漠变良田,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却确确实实在阿拉善盟境内临近黄河的乌兰布和沙漠发生了。9月6日下午,在乌兰布和沙漠的沃诗金“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项目区,放眼望去,在连绵不断的沙漠之中,生长着一大片玉米、高粱、向日葵等农作物。熟悉的人都知道,这些农作物的根系发达,基本都生长在土层深厚、结构良好的土壤中,而干旱的沙漠显然并不适宜这类农作物的生长。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就是由重庆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易志坚团队发明的黑科技“点沙成土”。
科研团队向媒体记者介绍点沙成土的过程。
说起“点沙成土”的本事,研究团队成员李亚博士表示,沙漠土壤化的实现主要基于沙子的土壤化,这项技术的核心是采用力学方法使沙子获得土壤力学属性,同时获得土壤生态属性,进而成为植物生长的良好的载体。“土壤颗粒之间存在万象结合约束(简称ODI约束),通过在沙漠中加入这种约束材料,沙粒像自然土壤一样结合成团,沙子中的水分、养分和空气含量就会显著提高。沙变土后,不仅适合沙生植物,还适合土壤类植物的生长,并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试验表明,经过4个月的时间,试验田内出现植物75种,其中种植的作物为48种,包括草类、树木、蔬菜、瓜果等,其他27种作物均是由风、鸟带入的。这项技术的实施,将会有效遏制沙漠化的趋势……”言谈间,李亚对于沙漠土壤化项目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减少黄河携带泥沙量饱含信心。
李亚介绍,2016年以来,他们将“沙漠土壤化“科技成果在乌兰布和沙漠付诸实践,累计创造了约6000亩农田,种植的葵花、高粱等农作物长势良好。之所以将乌兰布和沙漠作为实验基地,是因为这里的沙漠流动性大,改造难度大,更能检验他们科技成果的实际效果。据悉,沙漠土壤化改造的成本在2000~5000元之间。目前他们的科研投入已经达到数千万元,这些资金全部来自社会捐赠,许多对治沙事业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向该项目捐赠资金,没有要求任何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