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改革开放40周年】湘东下埠镇:从手工业陶瓷到现代化“工陶小镇”的嬗变

发稿时间:2018-09-07 10:55:00 来源: 中国江西网

  中国江西网萍乡讯 记者罗建华、黄相人、叶冠群报道: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湘东区下埠镇一群农民勇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陶瓷产业历经40多年磨砺,从昔日由传统手工艺的筑起“工业陶瓷之乡”向现在的现代化“工陶小镇”华丽升级,创造了一个个让人叹为观止的传奇。

  近日,记者来到湘东区下埠镇,探秘该镇从手工业陶瓷之乡到“工陶小镇”的华美嬗变。

  勇于改革创新 工业陶瓷产业开启富民强镇路

  “我们的幸福生活归功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下埠镇横溪村成功创办第一个工业陶瓷厂,生产第一代工业陶瓷产品拉西环,产品畅销全国。不久,‘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手工业陶瓷厂在湘东遍地开花,一度占据全国70%以上的市场份额,40年来,下埠陶瓷工业从无到有,从‘小而散’到‘大而强’,产值从百万级到亿级飞速增长,敢于打拼的乡亲们实现从农民到行业先锋的变身,并带领周边广大群众致富。”萍乡工业陶瓷元勋张开国回忆道。

40年前,湘东工业陶瓷厂

  现年75岁的西源村村民刘振连介绍,1972年,他与张开国等人创办下埠第一家工业陶瓷厂,同年7月,他出差南京一石油化工厂学习,“我们的生产工艺从零开始,全靠自己摸索,高中毕业的我去了趟南京,通过43天反复试验,成功试制了矩安环的成型工艺,填补国内空白。1974年,我在全国化工陶瓷新型填料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之后,新产品抢占大部分市场,并带动萍乡各县区所有陶瓷企业生产这个填料,厂里组织30多个业务员到全国各地推销,深受市场欢迎,产品还远销美国和法国。”

品牌企业入驻园区

  1987年,刘振连担任潘塘工业瓷厂技术厂长,带领团队通过半年的努力,研制了惰性氧化铝球,填补国内空白,荣获“国家新产品”“江西省科委三等奖”。当年该厂产值64万元,1988年产值达300万元,1989年突破2000万元,上交了大量税收。

  上世纪七十年代,下埠主要产业为陶瓷、煤炭、化工建材等,陶瓷产值占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的70%,产量约占全国的54%,从事陶瓷业生产、管理、销售人员近万人,生产各种化工填料、环保材料系列产品达500多种,广泛应用于石油、冶炼、化工、医药、环保等行业,产品畅销全国,还远销欧美、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数亿元,该镇被誉为“中国工业陶瓷基地”。

陶瓷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和科研合作开发新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下埠镇确立了“稳住农业,主攻乡镇企业”的经济工作思路,陶瓷工业成了全镇的特色和支柱产业,八十年代初期,产量占全国的64%左右,被誉为中国“工业陶瓷之乡”。

  2008年,该镇抓住萍乡陶瓷工业聚集区落户下埠的契机,新建和扩建陶瓷企业,改善工业结构,共开发新产品18项,投入技改资金5000多万元,引进企业20家。从2006年到201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由13亿元增加到49.78亿元,财政收入由3500万元增加到1.4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5.2亿元增加到1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500元增加到7500元。

  目前,下埠镇按照湘东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工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围绕“3+X”产业,加快推进工业陶瓷、精细化工、彩印包装三个产业的集群发展,积极孵化电子产业集群发展。2017年,下埠镇财政总收入完成18058万元。全社会固定投资完成370152万元,同比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1.81亿元,同比增长7.95%,先后荣获了江西省第一批特色小镇、上报中央纳入改革的经济发达镇、全区“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2017年度优秀单位等各项荣誉。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创业创新平台

  “近年来,我们紧跟国家宏观政策,贴近客户需求,加强科技创新,在市场环境低迷的情况下,我们公司逆势上扬,产销两旺。”萍乡市普天高科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明辉如是说。

  1999年,该公司的前身西源填料厂成立时,面临产品同质化、附加值低等问题,该公司率先转型,推出陶瓷膜过滤器、微孔陶瓷除尘器等,迅速占领市场,取得飞跃发展。2010年,成立实业公司,搬到新园区,又迈入发展的快车道。2013年前后,因冶金、钢铁行业不景气,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实施,给该公司又带来发展契机,该公司从东北大学引进旋涡式湿法除尘器,并对其进行技术升级。2016年,该产品在河北、山东、广西等地深受欢迎。近来来,该公司加强与北京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拥有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大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木马村檀树下紧紧围绕“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打造了“村园合一寓农为乐”色彩缤纷的童趣园

  谈及加强科技创新时,萍乡市辉煌填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彩也有同感:“近年来,我们加强与天津大学、萍乡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已拥有凹凸孤形防腐瓷砖、新型金属丝网填料、新型塑钢波纹填料等国家发明专利3项,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从单一供材料到供应设备,再到承揽工程的转变,产值从当初的400万元,提高到目前的6000万元,产品销往美国、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受到国内外广大客户欢迎。”

  在萍乡市群星化工陶瓷总厂采访时,该厂总经理张根与记者介绍,他是下埠大陂村人,现年38岁,大学毕业后在外打拼了多年。2015年,他从父亲手里接管该厂。近年来,该厂加强与华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上海化工研究院、萍乡学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目前已拥有3个实用新型专利和3个外观设计专利,预计今年9月还可获得5个实用新型专利和1个发明专利。今年销售收入的目标是5000万元,截至8月,已完成3000万元以上。“我从事这个行业如履薄冰,企业要发展,必须要走生态型、科技型、文化型之路。下埠工业陶瓷致富了我们的上一代,成就了我们这一代,上一辈艰辛探索的精神融合到企业文化里,我们的企业文化是‘勤奋、珍惜、提升、感恩、爱国’,也是陶瓷文化的一小部分,我们要传承这种创业创新的精神,大家要齐心协力擦亮工陶小镇这张名片,让它走向世界,再创辉煌!”

  近年来,该镇把工业陶瓷作为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支持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和科研合作开发,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加快产业集聚,成效明显。2017年,重点推进普天高科与中国煤科院合作投资3100万元新建年产5000吨污水处理催化剂生产线、三力陶瓷与中南大学合作投资430万元新建10000吨研磨石生产线等;促成兴丰高科投资3000万元的低温脱硫脱硝全套设备生产线全面投产。

秀美潘塘村一角

  打造三区融合的“工陶小镇” 让广大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受益者

  走进潘塘村,如同置身一幅山水画廊,香远益清的千亩桂花、澄澈湖边的摇曳丽影、古色古香的休闲长廊......

  潘塘村曾经是远近有名的工业陶瓷村,是湘东工业陶瓷的发源地之一,如今已经完成了从传统的工业向现代的生态农业转型,这里山美水美,群众安居乐业,这是打造工陶小镇,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一个生动缩影。

  因陶瓷产业而兴的下埠镇,如何彰显新作为?下埠镇党委、政府作出响亮回答:打造工陶特色小镇,做好“三生融合”文章,让下埠人民过得更好。

  2017年8月,下埠工陶小镇获批江西省首批特色小镇,该镇因地制宜,顺势而为,打造以工业陶瓷为主导的花园式产业发展区,打造宜居宜商宜业宜游、基础设施完备的综合服务区,打造贯穿竹林花海、潘塘桂园、胡家农家绿色自行车慢道、康养服务为特色的生态休闲发展区,实现三区融合的“工陶小镇”。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该镇围绕“3+X”产业,加快推进工业陶瓷、精细化工、彩印包装三个产业的集群发展,并积极孵化电子产业集群发展;促进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协同发展。该镇通过“全镇规划、连线打造、连片推进、以点带面”的形式来推进“美丽下埠”的建设。2017年,该镇在8个村完成新农村建设点29处,率先实现了潘塘、胡家的整村推进,打造了2个市、区领先示范点,绿化覆盖面积达到85%,改路完成98%。潘塘村成功举办了首届下埠镇桂花节,参观人流量高达10万余人次。

  南竹坡自然村实现了破茧成蝶的美丽蜕变,以“环境优美、村民富裕、乡风文明”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样板村。

  突出工陶文化特色。该镇以“宜居宜商宜业宜游”的目标定位,不断提升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园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陶瓷地标建筑和一条工陶文化特色的精品示范路,并对周边房屋进行房向改造及外墙粉刷,提升城镇整体形象。依托工陶商业步行街,重点打造工陶广场、羊角田广场和市民休闲广场,凝聚园区人气向中心城区汇集,进一步提升该镇中心城区接待力。新建工陶博物馆和工陶文化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工陶文化底蕴。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滋养、挑战、磨练,下埠工业陶瓷产业不仅实现了技术、经验、资金的积累,而且促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下埠镇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起改革发展大旗,凝心聚力推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赵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