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人才争夺,该降降温了

发稿时间:2018-07-18 08:48:00 来源:东南网 中国青年网

  近期,全国各大省市人才政策不断推陈出新,着实上演了一场“抢人大战”。可以看出,全国上下正在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但是各方政策的同质化也值得我们注意。

  各大省市人才政策的同质化,主要分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于人才的认可,主要以人才高学历、高职称及所拥有的头衔为评判标准,而对头衔的实际含金量并不考虑。而现实中那些在研究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性、发明创造型人才又由于缺少光鲜的头衔、好看的职称或靓丽的学历而不符合引才标准;另一方面是引进人才的政策,不外乎“送户口、送钱、送房”这老三宝,而且是“你给1000万,我就给2000万”,有愈演愈烈之势。正是因为各地愈演愈烈的“抢人大战”,导致少数人才朝秦暮楚,在还没有体现实际人才效益的时候就可以左右逢源,多头通吃。

  政策的同质化也导致了人才与发展环境两方面的不相适应。一是人才引进标准与企业的发展环境不相适应,人才政策多以高学历、高职称作为“硬指标”,但大多企业更注重个人技能水平、人才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匹配度、对企业的贡献程度、发明创造专利市场化成果转化的可行性等,多数中小企业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学历一般是本科或大专,高学历如博士、硕士少之又少。许多专业领域的拔尖人才,有着国内甚至国际的顶尖技术,但因学历低,职称无法评定,更无缘申报高层次人才。二是有些地方的人才引进政策只考虑如何引的问题而没有认真思考如何用的配套考核管理。目前制定的政策多以物质利益为驱动,但从人才个人角度而言,追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和实现理想应该是人才流动的首要驱动因素,他们更为看重的是制度环境的宽松与公平、公正,以及适宜的文化及创业环境。

  如果说重人才、引人才考验执政者的执政理念,那如何聚人才、留人才、用好人才则考验的是执政者的政治智慧。要化解矛盾问题,首先要拓宽引才标准,通过深入调研,得出切合实际的引才标准,保证政策“接地气”,不单单注重“帽子”“文凭”人才,更应注重专利、发明创造和技能素养等指标。其次要着眼长远、统筹考虑人才使用的规律,创造宽松、适宜的人文环境,针对不同人才自身发展需要,提供差异化政策并配套相应的考核管理制度。

  人才是城市发展提升的动力,但不应一味追求多寡,量化为数字指标,不能以帽子的光鲜代替质量的优劣,更不能一引了之,图个面上政绩。所以,一众城市也该先提升下自身留用人才的软环境,该适时为这场人才争夺战,降降温了。

责任编辑:海竹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