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福泉文定才:“尴尬”村支书干着热血沸腾的事

发稿时间:2018-07-04 14:57:00 来源:新华网 中国青年网

   理想信念就是一面旗帜,影响、激励、鞭策着党员干部砥砺前行,那怕风霜雷电如何狂烈,也改变不了不变的初心。在福泉市,有这样一名“尴尬”的村支书,他曾经在城建、城管、安监、综合执法等部门工作过,工作经验极其丰富,工作成绩也有目共睹,但他的身份是一名工勤人员。但不管命运的齿轮如何转动,他依然坚守着不变的初心,始终在万千艰难中为民谋利、为家乡谋发展,始终干着热血沸腾的事。 “尴尬”的身份没有让他停歇一刻,因为他有另外一个更“显赫”的身份,一名中共党员,因为是党员,他有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他就是福泉市牛场镇水源村的党支部书记文定才。

就算再“尴尬”也要啃下“硬骨头”

   水源村自然基础良好,交通便利,加之这里有官阳冲、猴耳岩、虾子三大水库,瓮溪河蜿蜒的趟过全村,水源丰富,土地平坦肥沃,被评为贵州省“八个5千亩大坝之一”。但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却无多大发展,“尴尬”的窘境让时任牛场镇党委书记的李沛福异常着急,于是他找来了当时任迴龙村村支书的文定才,动员其到水源村任村支书。当时的文定才第一时间婉拒了,因为他到迴龙村才一年,组织大家修路、建村委会,刚刚做出点成绩,这一走,怪可惜的。于是李沛福“急中生智”,激将了他一句:“别的村你都去,水源是你家乡你还不愿意来搞发展吗?”,这一激让文定才幡然醒悟,这是党组织对他的信任和期盼呀,更何况是为家乡谋发展,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答应回到水源村,并暗下决心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将水源村发展起来,带着家乡村民过上美好的生活。

   就这样,2014年10月,文定才来到了水源村。初来乍到的他就像是“小鲜肉”,村支两委除一人比他年轻外,其余均比他年长。第一次的村委会上,大家交头接耳、抽烟打电话,显得“散漫随意”,完全没把他“当回事”,几次会议下来,文定才显得异常无力和无助,似乎工作推进阻碍重重,但他没有放弃,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会上大家没有形成共识的,他就会后一个个做思想工作,交心谈心;为了将工作效率提高,增强组织纪律性,他提出了“一周一例会、一季度一评选、一年度一表彰”的工作机制;为了便于工作开展,他抓住了“关键少数”,在第一年的春节文化活动中,他走访了历任村干部17名,并邀请他们前排就坐,以示尊敬,并随后形成了惯例;针对会上长期“顶撞”“满腹牢骚”的范家庄组长冉文化,他就来到范家庄组调研,为范家庄组拉项目找资金,修通了通组公里,理顺落实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冉文化对他从“顶撞”变成了佩服。

   敢啃“硬骨头”、敢破“尴尬局”的文定才就这样融入了水源村这个大家庭,如今的大小会议,谁的手机一响,都是满脸尴尬,会议纪律性大大提高。从怒气满满到热情满满的冉文化,上级部门来调研说起范家庄组的变化他总会说:“没有文支书,就没有范家庄组的今天,要是他走了,我们就枴了”。朴实的话语中透露出满满的感恩之情。

   哪怕再“尴尬”也要打造“聚宝盆”

   抓班子带队伍,这是“内部矛盾”,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这才是发展要务。既然水源村自然基础条件如此良好,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哪怕现实再“尴尬”也要破局,也要打造出这世世生财的“聚宝盆”。想到就干,文定才将产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带着村干部们挨家挨户开展农户摸底统计工作,农忙时节就到田间地头或者等农户晚上回家了再开展调查统计,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在掌握到水源村的劳动力情况后,他又积极开始选商招商。但万事开头难,2015年6月的一次会议上,在对选定的第一个招商项目进行讨论时,多数人以沉默的方式表达了反对的立场,文定才感觉压力山大,被现实狠狠地泼了一头凉水,但他没有放弃,会后不断地和大家做思想工作。为了将该项目做成,他四处游走,仅供销社就跑了11趟之多,在他的不懈努力和真情付出下,2015年底该项目正式得以实施。

   发展产业的过程可谓是千辛万苦,摸着石头过河,有群众的不信任、家人的不理解、同事的不支持,每每想放弃的时候,文定才就告诉自己:“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组织信任我,让我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我就应该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给组织一个交代,给自己一个肯定,决不能放弃”。文定才的信心和决心感动了大家,水源村的产业发展也越来越顺,2016年5月,在一次党课结束后,村民沈仕伦找到文定才说道:“文支书,是我不对,前期工作没有支持好,因为之前很多老板来这做农业产业都失败了,我怕又这样,所以当时征地的时候没同意,现在后悔了,我愿意将我那3.4亩地全部加入公司发展产业,你看现在还来得及不?”。文定才二话没说,当场就同意了沈仕伦的请求,他告诉笔者:“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让老百姓看到希望,所以我们必须把基础打好、打扎实,做出成效”。

   通过不断努力,为了增加企业对水源村的发展信心和决心,文定才带领班子改变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态度,无数次与企业进行招商和洽谈,甚至还以个人名义借款20万元来流转土地,打消企业的投资顾虑。水源村先后引进了福江公司种植高效农业500亩,现已新建大棚75个,种植了10余种高效水果,带动精准扶贫户20户,解决就业150人;引进本然公司种植血丝桃、大红桃、李子1680亩,带动精准扶贫户40户,解决就业230人,现已正式挂果,初见成效。产业推动了、发展了,精准扶贫户的收入增加了,除了固定的土地流转费,还能在企业务工就业,企业盈利的同时还能每年分得10%的红利,有效地加强了产业带动脱贫。贫困“尴尬”的现实被文定才打破,打造出产业发展的“聚宝盆”,水源村村民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

   不管多“尴尬”也要改出“新生活”

   十年的城管工作经验和两年的综合行政执法经验,使得文定才对农村环境治理非常上心,在2014年他任支书没多久就通过各方努力修建了16个垃圾池,这在当时的农村是少见的。他说:“农村垃圾乱堆乱放,哪怕生态环境再好也发展不起来,修建垃圾池就是为了规范大家的行为,改变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在无意中为今年全市开展的“五改五化五引导五教育”推进“十在乡村”建设可谓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得水源村成为了全市人居环境改造的率先垂范。

   但虽有基础,工作却不见得就好开展,在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群众的思想疙瘩尤难转变。杨家屯组的村民说,我们一天干农活的时间都不够,哪还有时间来搞卫生嘛。范家庄组的村民说,我们组上人本来就少,把自家卫生搞好就不错了。吴家院组的村民觉得,那么多年都是这个样子,现在也不会有啥改变的...针对村民的各种理由,文定才苦思良方,坚持“村引导、组主抓、群众是主体”的工作思路,以“五引导五教育”思想教育为先导,以“五改五化”入户核实为契机,召开组民会议、院坝会议等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激发群众主动思变、思美、思发展的内生动力,让群众从思想上由“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让环境整治由“身边事”变成“自己事”。

   与此同时,为了“刺激”大家积极思变,他组织党员干部、小组组长和群众代表50余人远赴遵义沙滩村、福泉黄丝村参观学习。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学习归来的当晚,杨家屯组和范家庄组就召开紧急会议,商讨人居环境整治事宜,并于第二天启动了相关工作。于是在村干部、组干部、驻村干部的带领下,全村19个村民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序推进,群众义务投工投劳累计达10000余人次,自发筹集建设资金10余万元,形成了“户户参与”,“人人行动”的良好社会氛围。村民宋文兰时常说:“万万没想到水源村能发展到今天,街道院坝处处是风景,漂亮得很,这环境一好了,不仅我们住起舒服,来玩的人都连连竖起大拇指,感觉脸上都有光呢”。

   “尴尬”的身份以及“尴尬”的现状造就了“尴尬”的村支书文定才。他不忘党员初心,全心全意以为群众谋利益谋发展,啃下了“硬骨头”、打造了“聚宝盆”、改出了“新生活”,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对于这一“尴尬”,文定才觉得:值!(李涛)

责任编辑:高原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