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立下扶贫志 情洒大别山——记全国政协机关驻安徽省舒城县徐圩村第一书记叶松

发稿时间:2018-06-14 14:33:00 作者:任志坤 来源: 中直党建网

   “扶贫干部要真正沉下去,扑下身子到村里干,同群众一起干,不能蜻蜓点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神龙见首不见尾。”

   ——习近平

   巍巍大别山,殷殷红土地。

   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大别山革命老区曾经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由于自然环境的先天劣势等原因,到了今天,这块红土地上的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还不够殷实,发展相对落后。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党上下齐动员,打响了一场深具历史意义和世界影响的脱贫攻坚战。与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其他村庄一样,位于大别山东麓的安徽省舒城县徐圩村的脱贫攻坚战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带着重印上我姓名和电话的扶贫宣传单,我走访了全村所有贫困户,就是为了让他们知道,有困难可以随时找第一书记。”

   腼腆的娃娃脸,儒雅的书卷气,是叶松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这样一个看似文弱的来自中央机关的干部了解农村吗?能和农民打成一片吗?经受得住“卫生关”“语言关”“感情关”的考验吗?抓得住精准扶贫的关键点吗?

   村里很多人一开始并不看好这个来自全国政协机关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的副处长能够帮助他们脱贫奔小康。就连对“第一书记”的职责和作用不甚了解的老支书也说,“中央下来的干部,就是挂名镀金的,哪会踏踏实实地在我们这个小地方呆着啊,干不了啥实事儿,碰几颗钉子肯定就打道回府了。”

   “其实我明白他们一开始对我是有怀疑的,我也能够理解这种想法。”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叶松非常坦然,“我从小在沿海城市长大,毕业之后直接进入机关工作,是典型的‘三门干部’。”

   “说实话,刚开始接到组织的通知,知道要安排我来做村里的第一书记时,我内心既兴奋又恐慌。兴奋的是有了一次宝贵的熟悉基层、服务群众的机会,恐慌的是自己对农村基层工作的了解十分缺乏,不知道能不能履行好第一书记的职责。因为之前只有两次直接接触农村工作的经历,时间短暂,对农村和农民的了解并不深入。但是既然组织选择了我,就不能辜负组织的期望。”

   直到今天,当叶松再次谈起这个话题时,依然颇有感慨,“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深度贫困是坚中之坚,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这句话激励着我全身心地投入到精准扶贫的战役中。”

   语言不通,叶松就天天和村民泡在一起,哪儿人多就往哪儿扎,随手带着一个小本子,用拼音记下不懂的方言回来再向村干部请教;村情村貌不了解,叶松就从市志、县志开始翻起,从历史到现状,从群众到党员,从人口到土地,从经济到环境,一点一滴都不落下;对地方扶贫状况不熟悉,叶松就从市县出台的规章制度看起,从各级扶贫工作会议传达的精神学起,从村里的扶贫工作分析起……

   在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小事中,叶松慢慢加深了对农村工作、扶贫工作、群众工作的了解,而村里的干部和群众也通过这些事情开始对这个第一书记有了新的认识。

   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村里人对叶松的看法。

   为了让贫困户更好地了解相关扶贫政策,随时联系帮扶干部,全县启动了扶贫政策入户宣讲活动。然而在徐圩村的宣传单上,叶松却发现没有自己的名字和联系电话。

   叶松急了,赶紧拿着县里的文件向镇上反应,要求加上自己的名字和联系电话,镇里的扶贫干部却说,村里扶贫责任人确实是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长两人,但是只需要公布扶贫队长的姓名和电话就可以了。叶松这才意识到,镇里和村里对他好过头了,甚至不希望村民“打扰”自己,切切实实地把他“保护”起来。

   “带着重印上我姓名和电话的扶贫宣传单,我走访了全村所有贫困户,就是为了让他们知道,有困难可以随时找第一书记。”叶松坚毅地走向了群众,走向了困难,也走进了大家的心里。

   打从这个时候起,徐圩村的村民和干部认识到这个中央机关派来的第一书记不是来走马观花的,也不是来耍花腔走过场的,而是真正来扶贫的。他们对叶松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毕恭毕敬变成热络相熟,跟叶松说话时主动把语速降低下来,耐心地让他听清方言;贫困户和老党员在街上遇见他时也会主动打招呼……

   叶松真正成了徐圩村干部群众眼中的“自己人”。

  “想着老乡摇摇欲坠的房子,在大雨滂沱的夜晚,我第一次为非亲非故的人彻夜未眠。”

   融入,是为了更好地服务。

   “总书记说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精准扶贫工作也一样,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是不可能带着大家奔小康的。”逐渐熟悉村情之后,叶松认真琢磨起来。“我来自千里之外,和群众素不相识,而贫困家庭的情况差别很大,每家每户都有各自的困难,只有放下架子,深入群众,才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真正做到精准扶贫。”

   叶松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从进村的第二天起,叶松就风雨无阻地每天下村入户,主动热心地与群众拉家常、问饱暖,详细宣讲扶贫政策,熟悉掌握各家情况,梳理每户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仔细记录每一条信息,形成了徐圩村完整的贫困户信息手册。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村里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叶松的身影。

   踏平了门,说破了嘴,走细了腿……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哪家贫困户有几口人几间房几垄地、哪家贫困户有孩子在上大学、哪家贫困户有病人在住院、哪家贫困户还喝不上自来水,等等,叶松都装进了自己的心里。

   细微之处见真情,热心温暖一村人。

   “不管是中秋国庆,还是平时工作,只要叶书记去贫困户家,都会三百五百的给他们拿慰问金,老百姓都说感谢党感谢政府,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叶书记自己掏的腰包。”村支书尹良玉感慨道,“我劝过他,你的工资也不高,有家有业的,这么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能帮一点总会让老乡好过一点,这点钱对我虽然也不算小数目,但是对他们起到的作用更大。”叶松腼腆地笑了笑,“在没有彻底帮老乡摆脱贫困、走上小康之前,还是让他们少吃一些苦吧。”

   边了解边关怀,叶松对贫困户的帮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多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叶松的扶贫工作蹄疾步稳:争取县财政垫付资金,帮助前两年脱贫出列但还有返贫可能的家庭继续享受健康扶贫政策一直到全县摘帽;联系县自来水公司解决9户贫困户吃不上自来水的困难;帮助贫困户申请小额信贷扩大商店经营;引介镇开发区企业信陆电子有限公司资助贫困户的子女上学……

   最让叶松牵肠挂肚、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帮助贫困户张涛福翻建房屋。

   张涛福今年81岁,老伴儿去世后一直独居,唯一的女儿远嫁合肥,每年仅靠低保金和门口几垄菜地获得微薄的收入。在入户调研的时候,老人告诉叶松,自己住的房子已有50年了,想翻建一下。叶松房前屋后仔细地看了看,发现墙体是黏土加秸秆垒的,北墙几年前维修过,南墙墙基开始出现了明显的松动,随时可能坍塌。叶松拧紧了眉头。

   回到村部后,叶松向支部书记和扶贫专干谈起了张涛福老人房屋翻建的事情,没想到村里的干部也很为难。原因有二:一是镇里划定了规划拆迁区,要求停止一切基建,张涛福的房子正好在拆迁区内;二是村里担心其他村民效仿翻建,打乱整体规划。叶松心里着急,就跑到镇里和负责基建的镇领导做了沟通,没想到镇领导也给出了同样的理由,表示不太好办。

   叶松没有气馁。既然翻建这条道路行不通,那就试试别的。他来到了张涛福老人的家里,一起继续商量别的法子。因为一个人住惯了,老人不愿意去女儿家住,而且为了能照顾菜地,也不愿意去养老院,叶松提供的方案一个个地被老人否定掉了。

   事情一度陷入了僵局。

   那些天恰逢雨季,雨忽大忽小没有停过。“想着老乡摇摇欲坠的房子,在大雨滂沱的夜晚,我第一次为非亲非故的人彻夜未眠。”叶松为自己的“无能”感到十分懊恼,也为老人的住房安危辗转反侧。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镇长在得知叶松为了贫困户危房改造的事情四处奔走之后,召集相关人员开会研究,鉴于住房确实威胁老百姓生命安全,加之拆迁工作还有一段时间开始,镇里决定为张涛福老人破例,同意在原址上翻建房屋。

   在叶松和村委的协助下,不到两周,新房落成。

   望着宽敞明亮的两间砖瓦房,住了一辈子土房子的老人热泪盈眶,拉着叶松的手不放,“感谢叶书记!要不是你,我这辈子都住不进这么好的房子。你是真正来给我们做实事做好事的好书记!”

  “我是中央机关派来的第一书记,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

   “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抓好党建工作在扶贫攻坚战中的重大意义。

   对于叶松来讲,抓好徐圩村党建工作的难度不亚于脱贫攻坚:全村51名党员中有半数以上在外务工,在家留守的党员年龄都比较大,加之长期没有发展党员,队伍建设青黄不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村委会没有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不能按时召开,支部学习、党日活动流于形式、效果不佳,“老办法不想用、新办法不会用”,党组织作用严重弱化、虚化;党员管理和教育培训“跟不上趟”,上级精神的学习传达不及时、不到位,部分党员思想观念滞后,党务干部素质亟待提高……

   “如果村里的党建工作抓得很好,组织就不会派我来当第一书记”,面对村里党建工作困难重重的局面,叶松却显得信心十足,“中央文件里面说得很明白,第一书记的首要职责就是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我是中央机关派来的第一书记,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

   打铁必须自身硬。抓好党建,叶松从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开始。

   刚到村里的时候,为了方便叶松的起居工作,镇领导特意在政府办公楼里给他安排了一间装修成“套间”的办公室兼宿舍,前半间有电脑和办公桌椅,后半间有床和衣柜,“豪华”程度已然超过书记和镇长。

   “村第一书记如果不住在村里,还有什么资格叫第一书记呢?”叶松婉拒了镇领导的一片苦心,在村级综合服务大厅竣工启用后,第一时间搬进了村部。

   初进村时,徐圩村的干部或多或少还有一些应酬,叶松从来没有参与过吃请。他还耐心地劝诫村干部,中央八项规定已经出台多年,虽然我们在村子里,在最基层,但是也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慢慢地,村干部从尊重叶松的作风习惯,转为接纳和效仿,村民对党员干部的评价也越来越高。

   “有时候我们也想去村部多学学多看看,了解了解中央最新的精神,但是村部里面地方太小,活动不开,怕影响你们村委的正常工作。”村里的很多党员道出了不愿意去村部的原因,这也是制约村委落实“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开展不规范的重要原因。

   叶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有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才能保证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想要翻新村部、新建党群活动中心,需要一笔不小的经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看着村财政上不多的“家底儿”,叶松犯愁了。

   他开始四处筹措,经过和全国政协机关协调,争取到了一部分经费,但是离实际需要还有差距。“天无绝人之路,就在这个关键时候,原中直工委给咱们中直机关各部委的每名第一书记都拨了41万元,就是用于帮扶所在村的党建和精准脱贫工作,这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叶松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不久,崭新的徐圩村党群服务中心就建了起来,村部的工作环境和办公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党组织活动的地点有了保障,村委会一下成了村里人气最旺的地方,大家有事儿没事儿都喜欢过来转转,党员干部和村民的接触多了,无形中也改善了党群关系,增加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有了好的硬件保障,叶松开始规范村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叶松第一时间组织党员群众收听收看,会议结束后,又及时召开村“两委”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为了让本村在外的流动党员随时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同时更好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叶松组建了徐圩村在外党员微信群,实时和他们沟通交流,加强联系。

   为了增强自己抓党建、带脱贫的本领,叶松主动拜会党的十九大代表、优秀第一书记余静,学习她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

   为了进一步使组织生活常态长效,叶松带领村支委着手完善村里组织活动的规章制度……

   “没有比人高的山,没有比脚长的路。”叶松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徐圩村的党建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越来越明显。

   “党建工作的领头人、脱贫致富的引路人、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和谐稳定的维护人”——这是徐圩村每个贫困户家中扶贫工作公示牌上第一书记的庄严承诺,也是徐圩村人对叶松的真实评价。

   温润的春风,吹绿了大别山一道道山梁、一垄垄田野。

   叶松同志立“工匠心”、下“绣花功”,把脱贫攻坚责任扛在肩上、把人民群众揣在心中的劲头,也像一阵和煦的春风,吹热了徐圩村所有干部群众的心窝。

到舒城县百神庙镇调研农村电商

宣传扶贫攻坚政策

   1. 到贫困户张涛福家中了解房屋翻建情况 2. 向党的十九大代表、优秀第一书记余静学习取经

   3. 走访贫困户,调查致贫原因 4. 主持村“两委”会议研究布置扶贫工作

责任编辑: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