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媛 报道 张伟源向记者展示他的工资档案。
□ 本报记者 李媛
1991年1月实发工资210.3元,2000年1月实发工资1491元,2008年1月实发工资5960元,2018年1月实发工资8578元……
在77岁的青岛退休教师张伟源几平米的书房里,放着大大小小十几个门类五百多册档案资料,涉及家庭的方方面面。日前,记者来到张伟源家中翻开这本《工资收入凭证汇集》时,看到325张已经泛黄的工资条,一张张粘贴整齐,每到年末还计有年度总收入。
小账本里的变化,折射改革开放伟大进程。
“七八十年代的工资条以前我也有,只是觉得那会工资变化不大就销毁了。”张伟源告诉记者,1975年时他一个月工资才35块,到1985年涨到了64块,一家四口生活捉襟见肘,花钱都得按分算。
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使张老师养成了记账的习惯。每天的开销他都会记下来,每月的总支出、总收入、存款余额等也都要一一入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本家庭账本。
“你看1973年那会买馒头3毛、瓜子1毛、油条6毛,后来80年代馒头涨到5毛、瓜子3毛、油条1块。从这几笔账目就看得出来,70年代到80年代工资上涨不多,但是物价变化也不大。从90年开始变化就很明显了。”张老师说道,从80年代到现在物价上涨了十多倍,但是他的工资却已上涨了百倍不止。
通过对比记者发现,除了工资额的增长,工资的组成也随着年代的变迁逐渐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前,工资条上只有一项,80年代开始增加了粮油贴、房贴等项目,退休后又增加了生活补贴、地方福利补贴。
据张伟源回忆,1994年他有了社保和公积金。“社保是国家给的保障,我是第一批。当时社保每月31块钱、公积金才8块,不多,但也比没有强,大家都很知足。”张伟源听说,现在年轻人的社保和公积金已经是当时的几十倍,收入也高了不少,“拿出这些真实的数据,就能让现在的年轻人更深刻地体会以前的不容易,也能看到咱们国家的快速进步。”
提起改革开放以前,张伟源说,那会收入低,饭都吃不饱,最大的梦想就是买辆自行车。直到1988年底,他才实现了这个愿望。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到了90年代,工资高了,张伟源的生活也丰富起来。他酷爱旅游,从省内到江苏、浙江、东北,利用寒暑假的时间,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随着生活的不断向好,旅游影集里的照片也从黑白变成了彩色。
进入21世纪,不用再为油盐酱醋计较,退休后的张伟源衣食无忧,他攒钱给孩子们置办上了像样的房子,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发展自己的爱好——收藏整理。从工资条档案,到证件资料集卷,再到老照片收藏集、剪报集,一路坚持下来,张伟源成了远近闻名的家庭档案达人。
回首改革开放的40年,张伟源赫然发现,从家庭收入提高、物质生活富足、幸福指数提升来看,他跟大家一样都是改革开放40年的受益者。
与此同时,有着39载诲人不倦的教书经历,如今桃李满天下的张伟源也是改革开放40年的奉献者。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张伟源对此感受深刻:唯有奋斗,才能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赢得美好生活。
今年4月7日,在与青岛55中79届毕业生的聚会上,张伟源握着双鬓已然发白的学生们的手,感慨时光飞逝生活巨变。“像我们这些人,吃过旧社会的苦,尝过改革的甜,我们努力了也收获了。”张伟源说,“改革开放40年,展望未来再出发,这日子肯定是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