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璀璨华夏·澹影跹归——川渝地方戏曲展”亮相国家大剧院

发稿时间:2018-04-08 18:41:00 作者:姜正红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璀璨华夏·澹影跹归——川渝地方戏曲展”照片。主办方供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8日电(记者 姜正红)4月8日,“璀璨华夏·澹影跹归——川渝地方戏曲展”在国家大剧院艺术沙龙展厅开幕。作为国家大剧院“中华戏曲瑰宝系列”展之一,本次川渝地方戏曲展通过对川剧、川北灯戏的部分图片资料和实物展出,让观众对我国特色地方戏曲文化有进一步了解。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1日,观众只需一张参观票,即可进入国家大剧院展厅,欣赏川剧的独特魅力。 

  8日下午,“川渝地方戏曲展”在国家大剧院艺术沙龙展厅前开幕。南充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家喜,广东省剧协副主席、深圳市文联副主席从容,国家一级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川北灯戏传承人汪洋等来自北京、四川、深圳三地的20余名嘉宾出席开幕式,为大家揭开川剧的神秘面纱。南充市川剧团·川北灯戏剧团为大家现场展示的川北灯戏,更是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了川北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

  南充市川剧团·川北灯戏剧团为大家现场展示川北灯戏。主办方供图 

  “川北灯戏又称‘农民戏’,是四川的一个地方剧种。早在明嘉靖年间就流行于阆中、南部、仪陇等地,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川北灯戏有灯有戏有歌舞,可以用‘一傩一坛一灯’来形容它的成长轨迹。它的剧本一般取材于汉族民间传说和劳动人民的生活,用他们的眼光反映他们所熟悉的人和事。唱腔音乐是极具川北地方特色的‘灯弦调’(又称‘胖筒筒’)。剧目大多是笑戏、闹戏(喜剧),正戏、苦戏(悲剧)较少,带有浓烈的喜剧色彩。人们常说‘无丑不成戏、有丑好扮灯’,鲜艳夺目的彩灯在舞台上非常瞩目,演员们提灯、舞灯、跳灯,载歌载舞非常欢快。”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川北灯戏传承人汪洋介绍到。 

  川剧是我国西南地区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是明末清初以来中国戏曲声腔的一个缩影。川剧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其中高腔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而灯调却是它的本地起源。加之有皮黄戏的胡琴、梆子类的弹戏以及雅致的昆山腔,川剧可以说是我国舞台表演及声腔艺术的缩略图。在表演技法方面,历代川剧艺术家有着诸多的杰出创造,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代表的舞台表演程式全面的展现了传统巴蜀戏曲文化多样性的艺术特色,故而川剧在中国戏曲界享有很高的艺术声望。2006年,川剧、川北灯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充市川剧团·川北灯戏剧团为大家现场展示川北灯戏。主办方供图 

  本次展览介绍了川剧的起源与河道流派的形成轨迹,并阐述了川北河流域川剧流派的艺术特点,以及川剧源流之一的灯调和川北灯戏的来龙去脉。不仅有前辈名家舞台演出使用过的男大靠、蓝莽以及蓝、白、绿三色彩鞋,还有漂亮的川剧头饰如金棒锤、九龙盔等珍贵道具。其中大部分都是出自四川本地传统蜀绣工艺,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川剧因其剧目创作丰富、艺术个性鲜明、唱腔优美动听,而雅俗共赏。历史上,“川北河”艺人多、班社多、剧目多,是川内有名的“戏窝子”,涌现出陈全波、周海滨、汪洋等多位川剧表演大师。在本次展览中,除了展出一些川剧名家的演出服装、道具、乐器以外,更有众多生动的剧照为观众呈现川剧的发展历程和川剧表演大师台前幕后的精彩瞬间。 

  南充市川剧团·川北灯戏剧团为大家现场展示川北灯戏。主办方供图 

  作为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始终致力于高雅艺术和优秀民族艺术的展示、传播与普及,特别策划“中华戏曲瑰宝系列”“中国古代音乐文物系列”等多个独具特色的系列品牌展览,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同时,紧密围绕表演艺术题材开展策划,精心推出“舞台艺术系列”“认识中外乐器系列”等展览品牌,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传达,丰富观众在国家大剧院的参观游览体验。 

  此次“璀璨华夏·澹影跹归——川渝地方戏曲展”不仅向广大观众普及川剧、川北灯戏的基本知识,更有机地丰富了国家大剧院的艺术文化氛围,为观众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艺术鉴赏资源。

责任编辑:周学磊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