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消灭马桶 区委书记亲自布管线?静安干部“直奔基层直插一线”为百姓解急难愁

发稿时间:2018-01-26 16:52:00 来源:上观新闻 中国青年网

  “拜人民为师,做到‘放下架子、扑下身子’;重了解实情,做到‘真听意见、听真意见’……” 3日,静安区举行大调研动员部署会,正式启动调研活动。静安区提出,聚焦疏通企事业单位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解决城市社区和居民群众的最盼、最急、最忧、最怨问题,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一批企事业单位经营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将近年走访调研经验与做法进一步优化完善、做深做细,探索新的工作机制,构建起“拜群众为师、重调查研究、做群众工作、促问题解决”的长效机制。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联系服务企业和群众过程中,静安区推出了“干部对口联系企业”、“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路长制”、“社区分析工具”等一系列好做法好经验,这些“法宝”在这一轮大调研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到一线,发现老百姓的真需求

  奉贤路,南京西路的后街,闹中取静,由于紧邻居民区,多年前“生长”出不少早餐铺、小五金、便利店,为附近居民带来便利的同时,跨门营业、卫生状况差、油烟扰民等问题也给居民带来了困扰。去年7月,静安区在全市首推“路长制”,全区25个局级干部与街镇160多个处级干部作为全区246条道路的“一级路长”与“二级路长”,要发现道路上任何问题并推动解决。奉贤路的“二级路长”、石门二路街道副主任吴静霞,在“逛”马路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些问题,牵头整治沿街违章建筑、治理油污污染、推进道路业态调整。如今,奉贤路环境变好了,店铺的食品安全系数提高了,外国游客也多了起来。

  曾经的彭浦夜市一条街变得干净有序。

  干部只有沉到基层、沉到一线,才能发现老百姓最真实的诉求。各种倒逼干部“沉下去”的制度与平台,在静安一个个冒出来。

  一年多前,彭浦新村街道开展了民情大走访活动,要求300多名街道与居委干部要一家一户“地毯式”走访居民家。街道发现,有26个居民区对“公共设施完善”需求的比例超过50%,经过再次实地走访以及与居民座谈,街道在这26个居民区中先期选出了10几个小区,为其制定改善公共设施的“一小区一方案”。类似的民情走访去年已在静安275个居委会全面推开。

  同时,静安还推行了居民区的“首问接待制”,即居民来居委会办事,第一个被居民询问的社区干部,要对居民反映的情况一跟到底、反馈或解决到底;“领导干部联系街镇和居民区制度”,为局级与处级干部都指定了结对社区,要求他们两个月联系居民区一次,要走进居民家、了解民声、体察民情;去年,静安在全区275个居委会推出了重在社区调研的“社区分析工具”,有一整套调查问卷与分析方法,能帮助居委干部精准客观地找出社区的需求与问题,而实现的前提就是要社区干部一户户走进居民家中,拿到最真实的数据。

  在这一轮大调研中,静安将在用好既有机制的基础上,使之更加完善。区领导提出,各级干部要坚持“直奔基层、直插一线”开展调研,坚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去,坚持听真话、听实话、听刺耳的话;搞清楚各类企业的“难点”“痛点”“堵点”在哪里,搞清楚居民群众最急最难最愁的有哪些,搞清楚我们工作中的短板和瓶颈是什么。

  沉下去,啃掉难啃的“硬骨头”

  让干部“沉下去”,在摸清底数、了解实情、倾听诉求的基础上,找准问题、找出办法,切实推动问题解决。

  静安寺街道赵阿姨家告别了手拎马桶,用上了现代化卫生设施

  住在万航渡路的陈慧娟阿姨,去年夏天终于告别了手拎马桶,装上了现代化卫生设备。60多岁的陈阿姨30多年前嫁到这里就开始拎马桶,她家是临近马路的一排房,马桶管线受到空间限制很难“改道”,这也是老房进行马桶改造中的一个技术难题。

  这一天,静安区委书记安路生在静安寺街道开会,百乐居民区是他结对的社区,他听说街道内有一处马桶改造推不下去了,开完会就带着街道干部赶过来了。在现场,他前前后后看了几圈,把施工方找了过来,和技术人员比划、商量着管线的走向。最后,在陈阿姨家南面的一块墙上找到了管线伸出去的位置。在他的推动下,施工方想方设法为同在这幢沿街房二楼的其他10户居民,也找到了安装马桶管线的位置。最终,去年8月静安寺街道消灭辖区内最后144个手拎马桶。

  “这些年,我们在深入基层一线的实践中,有一个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坐在办公室都是难题,走到基层都是办法。”安路生说。“领导班子联系街镇和居民区”制度实施以来,局级干部和处级领导班子共协调帮助解决问题500余个,涉及民生保障、物业管理、公共安全等多个方面;路长制实施以来,各级路长发现问题2万多件,处置率99.3%,剩余153件已全部列入计划或正在协调处置中。

  这一轮大调研中,静安区要求各级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沉到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市民群众听取意见和建议。要把群众工作的“法宝”更好地运用到这次大调研中去,真正和群众走到一起、打成一片,切实做好聚民力、化民怨、暖民心的工作。全区上下要注重经验总结和成果巩固,努力构建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长效机制,并形成面向基层常走常访、面对问题即知即改的责任体系。

  大数据,提升精准服务能力

  位于秣陵路的静安区政务大厅,一套“智能导引服务系统”最近上线。这套“智能导引系统”梳理出企业办事的各种业态、场景与情形,以人机互动的方式掌握企业个性化需求,最终输出精准办事指南。比如,同样申请办理餐饮行业的“食品流通许可证”,因为申办主体(有超市、饭店、饮品店等)不同,所需要材料也不同,其中还涉及申办者主体业态是否含冷藏食品、是否含熟食等不同因素,都关系着申办材料的准备。通过“智能导引服务系统”,申办者可以打印出办证的个性化材料清单,拿着清单可以直接去窗口申办。

  智能导引服务系统

  开发“智能导引服务系统”的初衷,正是来自于对企业的调研。“行政大厅就像高速公路,中小企业知道通过这里能到达目的地,但他们最担心的,不知道要跑多久、跑几次能到达高速公路。这正是他们办事办证的堵点、痛点与难点。”静安区审改办副主任陈波说。

  针对餐饮行业“食品流通许可证”办理,静安区前期经过两个半月的调研、梳理,查找流程中可以改善的环节。在这一基础上,静安通过数据模块开放,最终形成比较完整的流程模板。“我们希望给中小企业从家门到高速公路的大街小巷都设立清晰路径指示,让他们一目了然、不走弯路。”

  在走访调研基础上运用大数据技术,让服务更精准,这样的方式正在静安多个领域进行探索。

  临汾社路街道有3万多户居民,街道一直有社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传统,基本上每个党员干部都有几本厚厚的民情日记,记载着走访居民的实际情况。去年,街道做了一项创新:将社区干部实地走访的民情数据与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事数据导入大数据平台,建起了“民情日志”信息化平台,这些数据经过分析后成为了街道公共决策、精准扶贫等工作的依据。如,街道通过大数据汇总发现,阳曲路760弄和闻喜路251弄小区有不少因病致贫的困难家庭,对此除了用足民政帮扶政策,街道还为困难家庭安排了结对帮扶的国有企业党组织,通过党员干部定期走访,送上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

  新一轮大调研中,将会有海量数据和信息需要处理。目前,静安正积极构建大调研信息数据处理机制,建立健全研判发现、协同解决、督导反馈等机制,对调研中所收集的问题和建议,属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要主动落实,及时解决;不属本部门职责范围的,要加强同相关部门的沟通,积极协调解决。

责任编辑:杨晓霖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