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今年6月,中央派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督察组赴常州市武进区,对“三块地”制度改革进行实地调研。督察组在调研后表示,武进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同时以制度形式保障了农民的权益。
记者从武进区委农工办了解到,多年来,以转让、出租、抵押等方式,自发流转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行为在各地不断出现。各镇、村流转方式不一,收费缺乏规范。这种流转,带来了用地权属不清、金融风险难以防范等一系列问题。
改革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都被纳入交易平台。此举不但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而且使这些土地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工业和服务业用地的主要来源。
走好一步棋,带活一盘棋。据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底,该区至少已有36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竞得者,把各自取得的不动产权证押给银行,办理抵押贷款,共获得贷款4049万元。
这项改革,给广大农民也带来了惊喜。
出让前,这86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有的出租,有的闲置,总体收益不高。出让后,这些地块的出让金,与50年的预期租金相比,至少高出2.6亿元。86宗地块的成功出让,共惠及农民42.5万人。
蒲岸村党总支书记殷德强说:“我们村出让给双盛公司的那一宗地的单价,与镇工业园区国有土地的单价差不多。”他说,挂牌之前,村委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在区相关部门协助下,确定了底价。他还告诉记者,按照有关规定,出让金在按比例向政府上缴收益调节金后,划出一部分给镇里,用于全镇统筹,其余的都留在村里。村里计划拿出一部分来建造标准厂房。以后,村里通过厂房出租增加集体收入,每年给村民分红。
农民的另一份惊喜,是享受到了公平公正。
遥观镇副镇长诸立群说:“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就会带来公平公正。雷利公司竞得的那一宗地,出让金比50年的预期租赁收益至少高出1倍。”
殷德强告诉记者:“除了建造标准厂房,村里还将用出让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这些事,都能造福全体村民。”
记者了解到,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严守四条底线。这四条底线是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粮食生产能力不减弱、农民利益不受损。
史志军说,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存量很大,仅武进区就有7300多万平方米。这项制度改革,必将激发出巨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