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工业强国建设中的江苏定位?如何跨过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江苏拐点?如何展现乡村振兴的江苏作为?这是江苏必须认真回答的“新时代三问”。近日江苏各地陆续召开的两会上,各市紧扣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谋划新蓝图,展现新作为,努力交出精彩的江苏答卷。
壮大实体经济,彰显江苏贡献
“毫不动摇壮大‘一部车’,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车、汽车后市场、自主品牌等领域,支持汽车产业做大做强。”4日,盐城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实体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的奋斗指向,为盐城汽车产业注入新旧转换的发展强动能。从去年启动“一部车”战略工程以来,盐城实施一揽子政策措施,促进汽车产业发展企稳向好,其规模达1600亿元。最近,盐城汽车产业发展更是好消息不断:与丁磊领衔的国际知名创新团队合作,新能源汽车产业蓄势待发;与百度、阿里巴巴强强联手,智能网联车破茧而出。
从报告看思路,让行动促发展。各地两会传递出明确信号:抓好制造业,壮大实体经济,为建设工业强国做出江苏贡献。
“无锡的产业结构要加快调高调优,构建具有无锡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无锡市政协委员、无锡市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振元说。在产业强市进程中,无锡将加快集成电路制造、封测的龙头项目打造,吸引材料、设备、配件等供应商集聚,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无锡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推动重点企业产能水平提升、鼓励兼并重组、对接国家和江苏省相关产业投资基金等,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
7日开幕的镇江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产业强市、对标苏南”,成为镇江干部群众的行动自觉。代表们认为,这不是“数字对标”“口号对标”,而是理念、眼界、思路、行动上深度对标。镇江将加大有效投入,壮大优势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培育领军企业。加快推进北汽新能源汽车、尼桑动力锂电池等175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坚定不移做强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
两会新蓝图,让人鼓舞;发展好声音,催人奋进。5日,世界最大集装箱船“中远川崎231号”从南通开航,成为南通制造业发展生动的注脚,也为7日开幕的南通两会增添喜气。“充分利用产业基础和自然禀赋,南通制造业正走出特色发展道路。”江苏省政协委员、南通市经信委副主任陆建新说,南通规模工业总产值达1.6万亿元,重点打造的“3+3”产业占比已超60%。作为我国光电缆行业的领跑者,中天科技集团已在“一带一路”沿线61个国家布局,多款产品市场占有率为世界第一。江苏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南通市委副主委、中天科技集团总裁薛驰表示,公司力争到2025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成为江苏制造乃至中国制造的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