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妮帮助村民扶植产业谋求发展。张文妮供图
脚下沾满泥土 心中涌动真情
一路艰辛,一路收获。在榆树村驻村扶贫两年多以来的经历,让张文妮深深懂得“脚下沾染多少泥土,对百姓的真情就有多少,也就会受到多少群众的爱戴”。
2016年6月,张文妮驻村包扶工作一年任期已满,原本她可以选择回到父母朋友身边享受城市的惬意生活,然而她却选择把母亲拉到村里来,说服母亲在小村并大村的关键期留下来,继续为村子发展奔走忙碌。她说:“城市生活固然美好,但是村民们待我如家人,嘘寒问暖,一声声‘闺女’、‘好孩子’、‘张书记’的亲切呼唤温暖了我的心。”
张文妮走村入户,帮群众寻找致富路径。张文妮供图
榆树村年愈八旬的老党员周良有,在得知张文妮当选为省十三次党代表时,由衷写下的感言:
知识青年张文妮,第一书记太不易。
榆树散乱是短板,小康进程拖后腿。
深入村户来谈心,大众熔炉炼真金。
多方走访跑项目,感谢娘家城管局。
修山路、建水池,装路灯、改电网。
泵水上塬浇果园,环境整治整村容。
辛酸苦辣不在意,精准扶贫费心力。
……
在张文妮看来,这是对她工作最大的肯定和褒奖。俯下身子一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作风,为张文妮赢得了“全省优秀第一书记”的殊荣,并被受邀在全省作事迹巡回宣讲。2017年9月载誉归来,又到了她要作出“去留”抉择的时候。
恰逢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榆树村的大街小巷变得更加泥泞不堪,百姓叫苦不迭……咱村为啥不修巷道?别的村儿都有文化广场,咱为啥没有?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张文妮再次以满车泥、满身泥的姿态做出选择,并得到各级组织的大力支持,为榆树村争取到600多万硬化巷道、建设多功能文化广场资金,村容村貌整治38户拆迁重建、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张文妮帮助村民扶植产业谋求发展。张文妮供图
回望来时路。在张文妮看来,榆树村变的不仅仅是外表,更是榆树村的内里:为了硬化巷道,49岁的周全红主动拆除1977年的老屋;67岁的成双明无条件(填土花费近两万元)让出宅基地,确保重修通乡公路富寺路施工……愈来愈多的村民愿意参与到村集体事务当中,他们的存在感和集体荣誉感在不断增强,这让深受各级妇联组织厚爱的张文妮对发挥、团结村子的一切力量,最终实现村子自治发展的目标充满了信心。
眼下,张文妮正在为村子的更好、更快发展积极筹建共青团组织、老年协会等力量,全身心投入于村子的美好未来建设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