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上海市政总院:新征程,深化改革再出发

发稿时间:2017-09-08 08:10:23 来源: 解放日报 中国青年网

上海市政总院新办公大楼

浙江路桥大修工程

首家区域公司——广东公司成立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加盖除臭工程

预制装配、智慧水务技术中心揭牌仪式

上海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系统工程

  文/戚颖璞

  60余载砥砺前行,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政总院”)从一家3个专业、150多人的工程设计单位,发展成为专业齐全,涉及规划、工程设计和咨询、工程建设总承包及项目管理全过程服务,拥有4000余员工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一座座精品工程,以一次次改革创新,在市政领域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地位,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同行前列。

  去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建工集团领导下,市政总院迎来开门红,年营业收入站上50亿平台,达到52.1亿元,同比增长25.8%。63岁的大体量“老字号”,如何历久弥新、“大象起舞”?

  “企业保持基业长青,唯有改革创新。市政总院要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升级谋福祉,保持行业引领,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成为设计规模持续两位数增长、全过程专业服务的百亿集团。”市政总院董事长周军表示,这既需要全院上下戮力同心推动内部体制机制创新,也需要不断抓住各种外部机遇,砥砺前行,谋求新的跨越。

  强主业

  “两全”战略升级版

  2016年8月,市政总院第一家区域公司广东公司成立,不少员工回想起来,至今心潮澎湃:这意味着“全国化”取得重大突破。经过市场锤炼,市政总院如今的全国化版图更加聚焦:从“全国布点”转向“区域发展”,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推进“全国化”战略再升级。

  更聚焦:打造“全国化”升级版

  市政总院的“国家队”基因早在建院之初就已植下。1954年市政总院作为部属设计院成立,建院不久就担下了洛阳、包头、大同等工业区市政工程设计的重任。

  秉承“国家队”基因,市政总院从20世纪80年代起,加快全国市场开拓步伐,相继开设了厦门、深圳、大连、青岛分部。“十一五”期间,坚持“立足上海,拓展全国”。“十二五”期间,正式提出“全国化、全过程”战略,实行属地化管理,并且在做强设计板块的同时,集全院之力开展EPC(设计施工一体化)总承包。通过不断的体制机制改革,使企业发展更适应全国市场的需要,是市政总院走向全国、深耕神州一以贯之的理念。

  “十三五”期间,市政总院提出了“1+4+10”市场布局的目标,今年下半年,第二家区域公司新疆公司将在乌鲁木齐成立,从而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基地”。

  “1+4+10”是指,牢牢把握一个长三角市场,积极探索广东、新疆、华中和成渝四大区域公司新模式,关注十个重点城市,用经营城市的理念,耕植市场、做强品牌。这一战略定位,与国家战略、经济发展紧密地关联在一起。

  “1+4+10”市场布局的指引,如同明灯照亮前行路。2016年,市政总院重点市场成绩斐然,相继承接到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其中包括白龙港污水厂提标改造、G320公路、南京江北新区地下空间、乌鲁木齐机场枢纽、赣州快速路、郑州公共文化服务区地下工程等。这些工程,进一步树立起市政总院的高端品牌形象。

  然而,区域公司刚刚起步,管理理念和方式也要应时而变。依托互联网平台,市政总院在上海总部与各区域公司、重点城市及每个市场建立起无缝联系。如此一来,上海总部的人才、技术、知识和管理资源可以在第一时间传送到终端客户,为区域市场的开拓和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如今的市政总院,堪称名副其实的“国家队”。目前,已在全国开设27家沪外分支机构,全国化员工近1300人,项目遍布全国所有省市地区,沪外市场份额占比超过70%。

  更高效:提升“全过程”服务能级

  市场大了,还要做深。随着城市问题日益复杂,城市管理者亟需跨学科、综合性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市政总院看到了机遇:要具备全过程服务能力。如何更好地打造具有市政总院特色的工程全过程服务品牌?

  在做强设计咨询核心板块的同时,市政总院向城市建设综合服务商转型,从早期单一设计到现在规划、研发、勘察、设计、造价、审图、监理、建造、设备集成、工程总承包及项目管理、运营维护等一条龙服务。

  市政总院在工程总承包板块已经深耕多年。“十三五”期间,它再次高标准、严要求:结合自身定位,进一步强化以设计为牵头的总承包特色,把核心技术融入工程,用更科学、更高效的管控手段,发挥懂设计会管理的EPC队伍优势,体现“技术+管理”,实现“省时、省钱、省心”。

  所谓“省时”,就是设计施工一体化管理,统筹安排各道工序,打好时间差,无缝衔接,平均压缩工程建设周期3-5个月,特别是利用BIM技术模型指导施工,科学合理安排工序衔接,将施工时间精确到以天计算。所谓“省钱”,就是利用市政总院在工程勘察设计咨询项目积累的经验,做好精细化设计和限额设计,从源头把控工程投资。所谓“省心”,就是为业主提供从前期开工准备、技术方案、项目实施、运行调试和人员培训的“一揽子”“交钥匙”服务。

  去年以来,市政总院EPC总承包板块发展强劲,营收同比增长41.4%。一大批标志性项目成为其高掌远跖的生动注脚。比如,去年6月启动建设的延安路中运量工程,就是由市政总院承担设计、勘察和施工,这是国内首例大容量双源无轨电车EPC项目,真正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完工。

  有核心技术做背书,EPC项目中市政总院的“牌子”无处不在,比如首个除臭EPC项目——白龙港污水厂除臭工程,总院最大规模污水厂提标改造EPC项目——石洞口污水厂工程,南浦大桥、杨浦大桥、松浦大桥等黄浦江大桥以及浙江路桥、外白渡桥等更新维护工程……

  增活力

  实施集团化改革

  随着“全国化”战略再升级,“十三五”期间市政总院将达到5000人。如此大体量,企业要如何保持发展活力?从市政总院的改革历程可以找到答案。

  追溯市政总院的集团化改革,2003年必须要铭记。这一年,市政总院正式从事业单位改制为接受市场考验的现代企业。以此契机,市政总院开展了管理效益年活动,强调管理是生产力的理念。

  2005年,市政总院再次突破,院名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更名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各“分院”改为“院”,一字之差,体现的是两层管理架构的完善。围绕“搞活、放权、监控、服务”的管理理念,全院上下充实基层技术力量,提升独立作战能力,为各专业院做强做大拓展空间……

  2010年,市政总院与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联合重组。2012年注入上海建工集团资产一起上市。于是,市政总院迎来再次腾飞,进入升级发展的新阶段。依托于此,市政总院推行事业部、大部制改革,推进产业板块与区域市场“小综合”模式的发展。

  完善集团化架构 激发活力

  “十三五”期间,新的集团化改革举措不断推进,那就是进一步完善集团化组织架构,调用优势资源,鼓励能力与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专业设计院成立子公司。通过充分授权,大大激发子公司的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它们的市场竞争力。

  今年年初,上海水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正式运营,成为市政总院集团化改革的重大突破之一。水业公司由传统给水设计院第一设计院,与总院下属水设备公司合并而得。

  经过资源整合,水业公司将具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产业链得到延伸:在现有业务基础上,拓展新领域,参与智慧水务等新兴业务,打造成为可提供工程设计咨询、设备集成、工程管理和运维管理等系统解决方案的全过程综合服务商。

  新的尝试不断进行,如:市政总院以道桥事业部为班底,组建起成立独立法人、独立资质的上海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实施集团化管理 增强动力

  作为支撑,“十三五”期间,市政总院进一步明确集团总部定位,提升总部管理能级,通过资源整合、部门设置、制度修订、流程再造,对业务集群进行分类管控、协同管理。管理创新得到有效推进,内在活力得到再激发。

  今年上半年,市政总院结合实际,制定出台《院属子公司管理办法》,实施分层管理,推动流程下移,建立有效的管控机制,促进子公司有序健康发展,提高整体运作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其实,市政总院近几年一直致力于完善制定百项规章制度,紧扣公司治理、紧跟集团化管理要求,形成由8个职能板块、22大门类、102项制度构成的制度体系,为实施集团化改革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在全院组织制度宣贯,把制度执行落到实处。

  除了分层管理,还要分类管理。今年下半年,市政总院还有一项重头工作,就是研究制定新三年绩效考核办法,实施“一院一策”,精细考核,精准施策,体现战略规划的导向,给予各单位更多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的空间。

  集团化管理,离不开管理部门的推动执行。为此,市政总院还积极推行“一门式”服务,对各管理部门职责进行全面梳理,推动协同服务,实施协同管理,确保集团化管理各项改革举措顺利实施。

  精技术

  树立系统科创理念

  “城市内涝防控技术研究中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研究中心”“综合管廊技术研究中心”“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研究中心”“预制装配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一批技术中心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这是市政总院的新型科研管理模式,“十三五”期间,技术中心将成为拓展专项技术发展、支持科技创新的新动能。

  强化技术中心建设

  回眸市政总院的发展历程,“创新”基因根植于历史。从1960年起,市政总院就提出“不新不出院,出院质量第一流”,技术逐渐从模仿国外标准转向独立创新的道路。在63年的发展实践中,一代又一代市政人言传身教,不断形成自身的文化传统。

  在“十三五”期间,市政总院进一步强化“点面体”结合的大科技战略的创新体系,即:以研究院为“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技术中心、设计院为“面”,使之成为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的孵化基地;以工程项目为“体”,使之成为新技术的发源地、试验田,成熟的新技术得以推广应用。其中,技术中心建设着重强化。

  去年以来,技术中心逐步成为科研主力军。以设计为本的市政总院,关注城市建设、城市更新等重点热点技术,先后成立13个技术中心,其中,“城市内涝防控技术研究中心”成功获得上海市科委的“上海市排水系统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升级成为市级研究中心;牵头筹建市级研究中心——“上海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借助核心技术,市政总院积极推进成果产业化,2016年在白龙港污水厂除臭工程中,成功实现从“SMEDI设计”到“SMEDI制造”。2017年,积极推动技术中心实体化运作,依托“预制装配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上海市政预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探索建立从专利转让、到生产具有科技含量的SMEDI品牌产品等多种形式的成果转化通道。

  接下来,市政总院的目标更宏大——建设“个十百千万”工程,即:一个专项资金,十大专项技术研究中心,百项重大科研项目,保持千项专利,产业化成果站上万万元平台。

  形成专业技术优势

  如果走进市政总院,就会发现每个下属设计院都呈现出专业不断拓展的新特色。这源于市政总院在专业技术领域,从广度到深度进行全面创新。

  近年来,通过各技术中心的积极培育,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固废处理、土壤修复、智慧水务等新专业迅速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让“技术经营”的步伐走的更稳。比如,2016年综合管廊项目遍及13个省20余个城市;成功协助上海申报全国试点海绵城市,并承担临港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总牵头任务,陆续承接了珠海、锦州等多座城市海绵专项规划。此外,预制装配技术、BIM技术依托上海S3、S7、军工路等重大工程成功应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徐州、南京等地建设主管部门慕名而来。

  用“与时俱进”四个字,可以概括市政总院的专业发展观。一直以来,市政总院结合时代发展需求,不断拓展专业领域。

  专业领域变宽,并不代表专业之间“各自为政”,一个更大的挑战摆在面前:专业的协同发展问题。随着城市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难题需要综合性解决方案。因此,市政总院着力在“十三五”期间,打造基础设施全方位服务综合专业群。

  育英才

  构建梯级培养激励体系

  作为一家以市政设计为主业的企业,市政总院是典型的智力密集型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对“工匠”基因的传承,便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林元培、崔健球、羊寿生……这些响当当的大师之名深深印刻在上海的城市发展史中,成为每一位市政总院人的骄傲,更是年轻人奋起直追的目标。目前市政总院已形成一支由1位工程院院士、6位全国设计大师、16位市级领军人才、40位国务院特贴、120多位教授级高工领衔的高素质人才团队,形成市政总院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

  “十三五”转型之际,如何让更多优秀的人才“有作为、有作品”,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的结合?市政总院将始终坚持人才强院,进一步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机制,为全院员工完善薪酬体系,实施职业发展通道,搭建人才培训体系,培育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打造五支卓越团队

  “十三五”期间,市政总院培育人才的思路更清晰,首先是培育五大卓越团队。这意味着专业领域更宽泛:打破原来以培养设计专业人员为主的格局,向全过程、全产业链人才培育延伸——

  培育“四有”的优秀管理团队,做到有追求、有责任、有创新、有作为,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培育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团队,增强优势专业人才集聚的长板效应,培养一批在国内同行中具有标杆地位和作用的中青年专家。

  培育有竞争力的专业技术团队,重视骨干员工和项目负责人队伍培养,给予平台和机会,使他们成长为企业中坚力量。

  培育有独特优势的总承包团队,强化项目前期策划和全程把控能力,提高专业化程度和项目运营水平。

  培育敏捷精准的专业经营团队,围绕“1+4+10”市场体系,建立四层次经营架构。

  面对如此庞大的员工群体,市政总院形成全周期全方位的培养体系,实施“30/40计划”“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启明星计划”“拂晓计划”,梯级培养。比如:去年,8名中青年专家入选“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几年的培养周期,造就一批具有行业标杆地位和作用的高层次技术专家。

  同时,市政总院还积极打开人才交流通道,推动领导干部、总师、技术骨干的跨部门、跨区域、跨板块交流,实现人才培养流动的常态化。

  全员皆人才,个个尽其才

  不同的专业,同样的工匠精神。在五个层次人才团队的梯级培养模式之外,市政总院还面向全院员工,结合个人特点和企业需要,确定每个员工最佳职业发展通道。

  设计是市政总院的核心主业,市政总院先探索推行设计人员发展通道计划,从专业技术序列中的“设计”子序列开始,设置多层级的设计师职业发展通道,鼓励设计人员潜心技术发展,并将技术做到极致,体现出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目前,职业通道方案基本完成。今年,将全面推行,不断拓展员工发展空间。

  此外,市政总院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奖励和激励。

  “十三五”以来,一批良好业绩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比如马骉当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恒栋获得上海领军人才称号,颜海入选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计划,成为市政总院的新时代工匠。

  “作为市政设计领域的排头兵,市政总院要成为‘百年老店’,必须始终坚持文化塑院,传承、践行好‘国家队’‘创新’‘工匠’三大文化基因,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永保长久发展活力。”市政总院党委书记张辰表示。

责任编辑:千帆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