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国故事不是西方符号的附庸

发稿时间:2017-09-08 04:11:17 来源: 北京日报 中国青年网

  胡宇齐

  诺兰导演新片《敦刻尔克》热映,被一众粉丝封为“神作”。在这当口,有不少媒体忆起中国抗战史中的宜昌大撤退,并将之冠以“中国版敦刻尔克”之名。史料显示:英法敦刻尔克大撤退转移了33万人,保存了扭转欧洲战局的力量;而中国宜昌大撤退拯救150万人,抢运大量战时物资和机器设备,打下了国脉存续的基础。同样在抗击法西斯最艰苦的岁月,同样可歌可泣、可赞可颂,不同在于,前者早已为世人熟知,而后者,依然隐没不彰。

  中国抗战故事,却通过“蹭西方热点”的方式为人知晓,这样的尴尬已不是第一回了。二战期间,时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的何凤山向数千犹太人发放前往上海的签证,使他们免遭杀害,这被称为“中国版辛德勒名单”;江浙沿海地区军民合力营救美国飞虎队员,甘冒生命危险,这被称为“中国版拯救大兵瑞恩”……西方符号是现成的,加上前缀“中国版”完成表意,貌似简单讨巧,实则弊端极大。且不说波澜壮阔的中国抗战故事,是不是都能一一找到西方模子,用西方建构的那套观察体系来看待中国历史,又是否精准无误。更重要的是,无论怎样修饰,在“中国版”+西方符号的惯用搭配中,能够长久为人铭记的,永远都是西方符号本身,多半不会是作为前缀的“中国版”。

  动人的中国故事却要借着别人的热度传播,这从侧面反映出,在宣传本国历史、讲好民族故事上,“中国式解读”仍有待进步。打捞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发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关键还是要靠我们自己。而这需要宏大的叙事,更需要生动的细节;需要鲜明的态度,更需要“看不见的宣传”。长期以来,我们对抗战故事缺乏深入挖掘,许多值得传诵的事迹湮没无闻;对业已挖掘出的故事亦缺乏精致包装,很多时候说教有余、动人不足。倘若“中国式解读”继续弱势,以致今人少知、后人无知,那民族抗战史诗中的精彩篇章谁来吟诵?

  在遍地烽火、保家卫国的年代,我们脚下这片热土,从不缺乏震撼人心的故事。如今,我们距离那场战争越来越远,直接接触历史的难度越来越大,但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精神却永远不能磨灭。充分挖掘史料,发出“中国声音”,有血有肉地讲好“中国故事”,这段沉甸甸的记忆才能在国人心目中、历史天空中、世界舞台上获得应有的位置。

  有网友评论“中国版敦刻尔克”时说,只有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才能找到自我。诚如此言,由一部《敦刻尔克》知晓宜昌大撤退固然必要,但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做的,是跳出西方视角,更多立足本国土壤、解读民族历史,用最恰当的方式传播好中国故事。惟如此,中国故事才能不再是西方符号的附庸,而成就属于自己的经典。

责任编辑:千帆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