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国祥(湖北 公务员)
办公室又发一薄本子,要求党员干部把每一次参加政治学习或支部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填上。有人不解,不是每个人都有笔记本吗?工作人员解释,根据上级要求,查具体内容看笔记本,查一段时间参加情况就看这个薄本。
其实,为了每一次学习活动落到实处,本身有现场签到、专人专项记录、照相留存及上报等,这一切都基于眼下推行“痕迹管理”。类似管理的确杜绝了很多过场都不走,就闭门造册、糊弄上级的虚假作风。这也为事后总结经验提供借鉴,或给必要程序的检查和定责奠定基础。但过分“留痕”,确有让基层干部不堪重负之势。
不久前,针对扶贫形式主义泛滥,国务院扶贫办通知,要求各地制止频繁填表报数、迎评迎检,扼制了各类登记表、调查表、记录表满天飞,各种展板、作战图、画册满墙挂,脱贫进展在繁复的台账资料中原地打转的现象,亮灯“精准填表”不等于精准扶贫。
学习的目的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留下再多痕迹,人们仍然认识模糊,干劲不足,甚至对不走心的学习满腹怨怼,这样的学习没有也罢。各项工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群众要的是实效,是获得感。
为何对“痕迹”趋之若鹜?如果做实各司其职和各负其责,如果对基层组织和干部建立了一份信任,如果能够像老百姓一样“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就自然不会要求基层千方百计地“留痕”了。没有这些“如果”,“痕迹”似乎更重要,因为可以自证尽责了。
于是,基层很多文表资料,有的是上级自己应该做的事转嫁下来;有的是以麻烦下面为代价而方便自己;有的是一些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想当然制造的文书流程。不切实际的“痕迹管理”并非真的反映了实际。“留痕”要求越多,越有可能以假塞真,因为不由别人代劳或临时突击,很多人别无他法。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与“实绩”和“痕迹”有得一比,有“实绩”一般会有“痕迹”,但“痕迹”未必等于“实绩”。别把“痕迹”当“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