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教材出错倒逼编写机制改革

发稿时间:2017-09-06 18:13:19 来源: 法制日报 中国青年网

  □ 毛建国

  开学了,小朋友们领到新教科书,有的已迫不及待翻看起来。但如果教科书上的知识错了呢?9月4日,长沙市红十字会救护员罗格发现,湖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验教科书《生命与健康常识》关于“溺水怎么救护”的内容,存在两处“致命错误”。教材编写方回应称,教科书的内容更新比社会知识要慢,多久能修订“不好说”(9月5日《长沙晚报》)。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并非教材首次受到质疑。在2013年,郑州市一位老师发现人教版新版初一语文书上有错误,并指出30多处,在投诉无门的情况下,只好将人民教育出版社告到了法院。结果是美好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其网站人教网发出《关于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致歉信》,表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确存在6处错误。有心搜索一下,类似的教材出错的报道还有很多。

  对于错漏,搞文字工作的人大多有一种“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的群体心理。出版物出现些许差错,通常容易得到宽容。但教材是严肃、权威的出版物,对于错漏不应容忍。之所以出现错漏,恐怕与编写者的不负责任有关。在这方面,前辈做出了榜样。长期服务中华书局的左舜生曾经回忆自己的编辑经历:“一本书经过七次校对才付印……刊物的每篇文章至少也要经过三个人过目。”即便抗战时期,对教科书也是“检查甚严,抽查发现有不合规格者,即全部退厂复查”。

  制度更具根本性。当我们感慨今天的一些编辑责任心不强、远远不如前辈时,解决问题的思路不能仅停留在道德呼吁层面,更应该从制度入手,倒逼责任心的到来。说到这里,不得不聊聊现行的教材编写机制。目前的教材编写,基本由编写组编写、审核组把关,然后交由出版公司,最后到学生手中。可以说,这是一个不充分竞争的市场。

  针对目前教材编写的封闭运行、责任虚设,一直有人建议放开市场,引入竞争力量;加强追溯,引入召回机制。有必要指出,放开市场也未必会解决所有问题,一些完全由市场力量主导的出版物同样会出现错漏。对于追溯、召回,也有观点认为召回教材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且在众多出版物中,单就教材提出召回要求,似乎也不妥帖。

  笔者认为,教材编写机制必须改革,在方向上应该主要把握两点:一是开门编写教材。现有的教材编写已经落入“闭门造车”的窠臼,作为教材的使用主体,师生们的意见很难被吸收。鉴于此,应该打开大门,公开教材内容,聘请社会人士特别是师生加入到审校队伍中来。二是关门落实责任。即便追溯、召回难以落实,也应该通过文件或者通报的形式,发布“纠错勘误表”,第一时间承认错误、纠正错误。对于出现错漏的出版社,应该予以惩戒,在市场准入上也要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教材出错是“最大的小错”,在教材上我们错不起,也坚决不能错。要谴责错漏,更要通过改革完善编写机制。就目前来看,传统教材编写机制已经到了不改不行、慢改也不行的地步。希望教材出错倒逼编写机制改革,让闭门造车、一出了之成为过去时,如此方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教材错漏。即便将来出现了错漏,也不能再出现修订时间“不好说”的回应。

责任编辑:千帆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