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制度要实打实落地

发稿时间:2017-09-05 08:22:34 来源: 山西日报 中国青年网

  据《人民日报》,某单位花了几万元钱,让广告商精心设计装潢了各种制度牌匾,挂在会议室、各办公室和走廊过道的墙上。相比以前旧的简易制度牌,这些新制度牌金属框、布绒底、雕版字,不但金碧辉煌,非常气派,而且颜色风格各异,好似书画摄影展览。制度是为执行而制定,光上墙和“好看”是没有用的。制度再好,也只有“落地”才好。

  由此笔者想到一个故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北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几近破产,日本某财团收购了这家企业。全厂的人都在翘首期盼先进的管理方法,而日本方面除了将要害部门管理人员换成自己人外,其他完全照旧。只有一个要求,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结局令人振奋,这个企业起死回生。

  这个故事,不仅书写了中国企业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而且被编入企业管理经典培训课程《赢在执行》,由此引发的关于中国企业执行力的大讨论风靡一时。到今天,企业管理界已普遍达成共识:成功企业5%靠战略,95%靠执行,企业之间竞争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行力。由此联系到足球比赛,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主教练将球员的战术理解和执行力看得那么重要。商场和球场是这样,其他领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制度只上墙而不“落地”,只为“好看”却不执行,诸如此类现象在一些地方屡见不鲜,群众很不以为然,称之为花拳绣腿,属典型的形式主义。为了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利用一些形式来彰显其重要性大可不必非议。然而,如果不分轻重缓急,不管有无存在必要,统统要求将机构和制度公开上墙竖牌立碑作为一项硬性任务,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出现这种状况,有的是上级有明确要求,有的是为了验收达标。更有甚者,为了应对诸多考核检查,基层部门单位只好制作一块结实的板面,今天涂上白色,写成计划生育领导组,明天就会变成绿色,改为植树造林领导机构,后天还能摇身一变成为蓝色,书写成环境保护责任制。如此现象久而久之,就会把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当成例行公事、走马观花的区区小事,名为重视实为轻视,亮了“颜值”暗了“实值”,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这样做,美其名曰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工作的制度化。殊不知,制度与制度建设截然不同,把制度上墙与制度化视为等同更是不当,无疑是混淆了概念,定歪了风向。制度建设,不是“面子工程”,制度化更不是墙上的“制度牌”靓丽化、奢侈化。

  实际工作中,有些制度“郑重上墙”是必要的,但更多的只需一张纸便可解决问题,根本没那么复杂。过分注重牌子的材质与外观,不计成本地投入,只会使“制度化”濒临“形式化”。进入21世纪,如何提升企业的执行力已成为管理领域一个方兴未艾的话题。这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入常态化制度化,一批改革制度进入施工期要落实,同样具有启示作用。

  更需要指出的是,决不能“墙上”有制度,“心中”无敬畏,行为少拘束;切不可对制度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漫不经心,使制度装了模样、成了摆设,变为尘霾蒙面无惮可忌的“稻草人”。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规范言行、指导工作、得到落实。制度执行的好坏,才是评判制度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尺所在。让党员干部在实践中自觉遵规守纪,严格照章办事,才是制度建设的题中要义。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抓落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因素和唯一途径,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更当如此。只有让制度实打实落地,制度才会管用顶事。

  李海旺

责任编辑:千帆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