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红袖章”巡逻队员在安康城区夜市向游人进行安全提示。
8月11日,汉滨区流水镇中心社区举办旅游文化活动演出,“红袖章”巡逻队员在现场维持秩序。
8月11日,汉滨区茨沟镇举办社区“五老”民事调解培训,开展经验交流活动。
8月10日,汉滨区江北街道办事处的“五老”人员和“红袖章”巡逻队员进行信息交流。
8月10日夜,“红袖章”队员在安康城区巡逻,他们成为城市夜晚的一道安全屏障。
8月11日,汉滨区茨沟镇社区“五老”人员正在调解一起邻里纠纷。
8月10日,“红袖章”巡逻队员在汉滨区江北街区一滑坡点监测险情。
8月10日,安康城区“红袖章”巡逻队员在巡查路边乱停乱放的车辆。
本报记者 戴吉坤 通讯员 罗俊康 罗峰 摄影报道
“现在,谁还缺吃缺喝,就希望过个平稳日子。”53岁的马金平说起自己参加巡逻队实为事出有因。这些年他先后丢失两辆电瓶车、一辆摩托车。当上巡逻队员让他变成了维护社会治安的参与者和群众财产的保护者。8月上旬记者在汉滨区采访马金平、周云康、朱柏、古元章、马真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而响亮的名字——“红袖章”巡逻队。在半年多时间里,巡逻队员协助公安机关破获盗窃摩托车案、专门夜间砸汽车玻璃偷盗财物团伙案。他们临危不乱搬离煤气罐扑救街边饭店大火,不时在汉江里救人,寻找走失小孩,驱赶伤人藏獒以及处理每天都会遇到的零碎小事。这些人大多都已年过半百,每每听到群众感谢和赞扬巡逻队员的话语,他们就有一份自豪和满满的成就感。
安康市汉滨区积极创新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从2016年11月在中心城区先行试点开始,各办事处成立“红袖章”义务巡逻队和专业巡逻队,制定下发了“红袖章”队伍规范化治安巡逻实施方案和“红袖章”治安巡逻工作经费以奖代补办法。义务巡逻队由“红袖章”志愿者组成,负责白天巡逻,专业巡逻队由政府购买服务,负责夜间巡逻,实现全时段覆盖。对半年来“红袖章”志愿者发挥的作用,汉滨区江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王隆银深有体会。他说,江北街办地处火车站周边,人口接近7万,由于人员流动量大,社情比较复杂。过去,居民看到街上发生不文明行为敢怒不敢言,现在有了“红袖章”巡逻队,人摔倒了有人敢扶,遇到坏人坏事有人敢管。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红袖章”巡逻队员来自基层,源于群众,是专业治安巡逻人力不足的有效补充。如今八千余名“红袖章”志愿者组成的巡逻队,佩戴着“红袖章”不时出现在汉滨城乡人们的视野,即使平静的午夜,在街头巷尾依然闪动着一面面“红袖章”,构成这个城市安宁祥和的一道风景。
在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汉滨区还活跃着另一支队伍,他们就是处事公道、热心公益、经验丰富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军人、老贤达组成的“五老”民事调解员。经过社区、村委会、镇(办)、区司法局和区委政法委的聘请,纳入社区信访维稳综治中心,协同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和新民风建设工作。
汉滨区老城街道办事处大北街社区的两户人家,因房屋邻墙地界发生争执,互不相让,直到社区“五老”调解员介入才有了转机。69岁的刘登荣在大北街社区是一位德高望重、威信颇高、人人信服的老贤达,他几次入户调解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引用“六尺巷”的故事感化双方当事人。两家因邻墙60厘米地界纠纷产生20年的拉锯战最终达成和解。汉滨区关庙镇文化村69岁的退休干部李辉智组织起村上的“红白理事会”,凡婚丧嫁娶送礼宴请都有明细标准,反对大操大办和奢侈浪费,社区“五老”的工作越来越受到村民的支持和欢迎。汉滨区流水镇中心社区依托瀛湖水资源发展旅游业,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但在社区修建公共活动广场时,受各自利益驱动广场施工建设被村民多次阻挠。社区“五老”人员、78岁的老党员谢贤春,动员谢氏家族的村民发出倡议,同时上门做其他村民的工作。现在,社区广场成为村民和游人最喜爱的活动场所,村民也高兴地给社区“五老”们竖起了大拇指。一桩桩一件件新民风建设助力脱贫攻坚的“五老”佳话在汉滨群众中口口相传。汉滨区委书记王孝成说,要构建平安和谐汉滨,需要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红袖章”巡逻队、“五老”进社区是群防群治、村(居)民自治的一种有效途径。
如今,在汉滨区29个镇(办),但凡红白喜事、邻里纠纷、家庭矛盾,“五老”队伍都会及时跟进做好协调化解工作。特别是具有法律专长的退休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律师参与的调解,在群众中不仅强化了道德约束和行为规范的作用,并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新型民风民情。活跃在汉滨城乡的“五老”队伍,以独有的魅力着力化解矛盾纠纷,有效维护和谐稳定,助力脱贫攻坚,为全区追赶超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挥着春风化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