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拟单性木兰花朵。 (省林业厅供图)
看点
9月1日,成都植物园。丛林深处,最不起眼的50株树苗,只有一米高,但却是这里的镇园之宝。它是一度差点灭绝的峨眉拟单性木兰,是峨眉山独有物种,被称为“峨眉圣花”。
2014年,四川启动极小种群拯救与保护,峨眉拟单性木兰位列14个极小种群名单第一位。三年过去,“峨眉圣花”突破了人工繁育的难关,并走进成都。
□本报记者 王成栋
过往
发现不到80年
但却一半时间“隐身”
根据成都植物园的规划,如果一切顺利,峨眉拟单性木兰有可能会成为成都市的绿化树种和行道树。
80年前,它还不为人知。1940年,著名植物学家郑万均在对峨眉山的野外考察中,偶然记录到峨眉拟单性木兰的踪迹。但此后的40多年里,科研人员却再也没有找到它的身影。
“学术界认为,一个物种长时间‘隐身’,那可能就消失了。”省林业厅野保处处长王鸿加说。
灭绝的论断不是没有依据。根据郑万均的记载,峨眉拟单性木兰系峨眉山的特有物种,它的生长区域在海拔1200米——1500米之间,属常绿乔木。它的花是乳白色,果子呈现红色。但是,它结出的果实并不会大规模扩散,而只是在已有种群周边缓慢更新换代。
“峨眉圣花”究竟是否还存在?根据已有的资料,省自然资源科学院、省林业厅的技术人员重新确定搜寻区域。1987年,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的一位技术人员走到一处悬崖边时,意外发现了一株峨眉拟单性木兰两性花个体。此后,工作人员又在峨眉山其它区域陆续搜到峨眉山拟单性木兰的种群。
至2012年,在峨眉山上,技术人员累计找到74株峨眉拟单性木兰,全部位于悬崖峭壁上。至此,消失47年后,“峨眉圣花”再次被人熟知。
拯救
爬百米悬崖采种
野生种群恢复起步
野生种群只有74株,这在植物学届,这意味着它处于极度濒危状态,距离彻底消亡只有一步之遥。自1987年以来,峨眉拟单性木兰一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极危红色名录中。
2014年,在极小种群拯救与保护行动启动之后,专家们一致认定:如要抢救“峨眉圣花”,必须要走人工繁育之路,然后逐步异地移植恢复野生种群。
由于仅存的峨眉山拟单性木兰全分布在悬崖上,所以采种之旅异常艰难。“能保存它们的地方,人迹罕至。”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悬崖平均高度约120米。但技术人员只能硬着头皮一米一米地向崖顶爬去。
因为,峨眉拟单性木兰本身生物特性决定,它每四十年才开一次花且“男多女少”。
“你不抓住,就没机会了。”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的李策宏说,峨眉拟单性木兰具有两种性别:一种为雄性,即为“男性”;一种为雌雄同体,但由于雄性不育,又被叫做雌性,也即“女性”,结果育种的,正是“女性”。目前,已经开花的20株峨眉拟单性木兰中,仅有4株是两性花,具备孕育种子、繁衍后代的能力。
也因此,每年秋天,技术人员要分成若干组,每天爬上悬崖,试图留住“峨眉圣花”的“香火”。利用这些种子,技术人员成功培育出了近1400株人工繁育种群。
在人工繁育之外,技术人员决定:实施异地移植。今年3月,在50株峨眉拟单性木兰引入成都植物园的同时,又有220株人工繁育种群被移植到峨眉山的禁止开放区。
“它们存活下去不代表就全部成功了。因为,更核心的指标是:实现种群的自我更新迭代。”李策宏说,人工繁育和野生种群恢复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