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一案跨四省 千里化纷争

发稿时间:2017-09-04 08:17:22 来源: 陕西日报 中国青年网

  本报记者 秦峰 通讯员 罗成标

  “之前我们很担心外地人到周至法院会受到不公平待遇,但通过和法官接触,才发现自己想多了,你们陕西的法官非常热情、公道,有耐心、素质高、态度好,全心为我们当事人解决问题。”坐上返乡的高铁,来自青海的当事人马海生对法院工作人员道出了肺腑之言。

  小法庭受理了“大案件”

  8月31日,在周至法院办公室,陈永民副院长给我们娓娓道来。事情还得从头说起。7月11日,周至法院哑柏法庭受理了一起特殊案件,该案标的物在西藏,原告在湖南,4名被告均为青海人,但基于之前双方的约定管辖,原告湖南某公司将4名被告起诉到了周至法院,要求其支付近200万元的租金。

  原来在2013年初,湖南某公司与被告马海生签订了《融资租赁合同》,约定承租人马海生以融资租赁方式租赁出租人湖南某公司的一辆大型起重机,并按照约定的时间、金额及支付方式支付租金;若承租人逾期支付租金,则按每日万分之五计算逾期利息。

  被告马海生的妻子马莉也出具了承诺书,承诺共同承担清偿责任。同时,被告汪江海和马明还与原告湖南某公司签订了《保证合同》,承诺对被告马海生的债务承担不可撤销的连带保证责任。

  合同生效后,湖南某公司依约向马海生交付了租赁物,但截至今年6月30日,被告拖欠原告到期租金及逾期利息共计190余万元。这是哑柏法庭近年来受理的一起标的较大的案件,当事人和标的物又均在省外,让办案法官有些棘手。

  千里奔波保全涉案财产

  湖南某公司通过定位发现被告马海生所租赁的起重机在西藏拉萨市,遂于7月14日向周至法院申请对该起重机进行财产保全。

  鉴于案件的特殊性,办案法官及时将情况向院领导进行了汇报。“现在全省上下都在攻坚执行难,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最终院长李希军指示,由副院长陈永民带领哑柏法庭侯健博、李周元两位副庭长和法警王坤前往西藏对涉案财产进行保全。

  7月17日中午,办案法官一行人长途跋涉赶到拉萨市,尽管之前做了相应的准备工作,但法官们还是出现了强烈的高原反应,头晕、气短、胸闷。为了能够快速、有效地查封涉案标的物,法官们来不及休息,立即前往拉萨市相关区域了解案件具体情况。消息不胫而走,案件的当事人纷纷连车带人异地隐藏,给查找涉案车辆造成了很大困难。

  执法过程一波三折

  周至法官得到消息,该案车辆有可能在距拉萨400多公里外的日喀则某停车场,陈永民便立刻带领法官前往日喀则查找该涉案财产。当法官们长途跋涉到达日喀则某停车场后,发现停车场内需查封的起重机已不见踪迹。

  出师不利让法官们不免有些沮丧,加之日喀则的海拔更高,法官们的高原反应更加强烈,夜间更是无法入睡。“我们绝不能泄气,要打起精神,必须要给当事人一个交代!”作为此次异地保全工作的负责人,陈永民及时给法官、干警打气鼓劲,深夜一起分析案情,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7月19日,法官们在走访调查中获知被告马海生租赁的起重机停放的具体位置后,立刻又赶回拉萨市某停车场,最终找到了该起重机,但该起重机却被另一辆起重机“堵”在了一角落。法官们知道这是被告故意妨碍执法,便通过电话与其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知阻碍法院执法的严重后果,最终被告马海生同意将起重机移走。

  当日中午,法官们再次来到停车场,发现涉案起重机的4个车轮被卸走。面对被告的种种不配合,法官们决定请拉萨市堆龙德庆区法院予以配合。当日下午,办案法官通过该院与被告马海生再次进行了沟通,最终被告马海生同意将该起重机车轮装好后,停放到拉萨市堆龙德庆区法院内,由法院代为看管。至此,财产保全工作获得了圆满的结局。

  趁热打铁多年纠纷终化解

  7月20日,从拉萨市回来后,陈永民组织办案法官立即对该案重新进行了梳理,结合该案来往账目混乱、时间跨度较长、双方说法不一的具体情况,法官们认为调解是最佳的结案方式,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双方的经济损失,做到案结事了。于是哑柏法庭办案法官趁热打铁,多次通过电话、微信与被告马海生及原告进行协商、沟通,商定调解事宜。

  8月15日上午,原告湖南某公司工作人员与被告马海生在哑柏法庭当面对账务进行了核对,随后法官及时开展调解工作。在调解中,双方对费用问题一直争执不下,调解遇到了困难,几度中断。陈永民便通过电话直接和原告公司负责人联系,最终原告同意免除被告部分租赁费,这让从西藏赶来的马海生如释重负、感动不已,并不断对自己当初在西藏阻碍法院执法的行为深表歉意。

  当日下午2时许,原、被告终于达成一致,最终形成了书面调解协议。

  法官考虑到被告马海生路途遥远来一回不易,决定放弃中午休息立即制作调解书,当即向原、被告进行了送达,并派人将马海生送到了杨凌高铁站。在周至法院法官们锲而不舍的努力下,一起横跨四省的案件,历时35天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从青海来到周至法院参加案件的审理,本想没有十天半个月这个案子就处理不完,没想到在你们的艰辛付出下,很快就完结了。”临走前,马海生握住法官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不仅我与原告之间多年的纠纷得到化解,而且双方的合作还能继续进行,各方的权益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维护,真是太感谢了,你们让我感受到了法律的权威和柔情。”

  (文中案件当事人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千帆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