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砥砺奋进的五年 改善医疗服务】远程会诊,免去患者的奔波之苦

发稿时间:2017-09-04 08:01:55 来源: 工人日报 中国青年网

  在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现象不仅加剧了大城市知名医院的就诊压力,也导致部分基层地区患者尤其是边远欠发达地区患者看病难。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引进远程会诊的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借助远程会诊平台,不断探索将自身优质的医疗资源与各地基层医院进行共享,力求走出一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的新路径。

  一场相隔200公里的会诊

  8月30日上午10时,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远程会诊室大屏幕前,坐着天坛医院派驻该院副院长兼脑科中心主任汤劼教授,而屏幕另一端,是200公里外的天坛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与之“面对面”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专家赵继宗教授。

  “先介绍一下患者情况。”一落座,赵院士就直奔主题。

  “患者,男性,50岁,突发的后颈部疼痛,眩晕,于8月22日凌晨1时入住我科。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的查体除了颈部略有抵抗,其他没有异常……”屏幕那边汤劼详细介绍患者基本情况。与此同时,身边的助理医师通过大屏向北京方面实时展示患者的病历和影像资料。

  “还有别的检查吗?”

  “患者在当地医院做了一个头部 CTA(血管造影术)的检查。”

  “这个病人既往有没有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没有。”

  “再把核磁共振和CTA看一看,你看这个部位……”赵继宗一边通过移动鼠标与汤劼同步共享着患者的影像资料,一边做出指导性建议。

  经过20多分钟的探讨,赵院士初步判断,病人可能是椎动脉瘤或者是海绵状血管畸形。此部位动脉瘤风险大,幸运的是目前瘤体内血栓形成,载瘤动脉闭塞了。患者病情平稳,目前没有破裂出血的危险。该患者只适宜血管内介入治疗,不适宜进行开放性手术治疗。建议在未来1~3个月复查MRI(磁共振检查)、CTA,再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经过会诊,北京的权威专家给出治疗建议,让在张家口的主治医生和患者家属心中有了底。

  不折腾病人,让信息“跑”起来

  “利用远程会诊平台20分钟解决的问题,患者如果来北京,怕是两周时间也不够。”天坛医院国际医疗部主任任添华告诉记者,利用好远程会诊这一工具,可以增强患者留在当地治疗的意愿,免去奔波之苦。

  据了解,早在2001年,天坛医院正式组建远程会诊中心,发挥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领域的专业优势,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培训业务。在宽带和手机上网没有这么普及的年代,做远程都要找卫星,租卫星信道,安装卫星接收器,再通过一定的办法把卫星信号传到医院。经过十几年发展探索,如今,天坛医院的远程会诊已经开始从传统远程医疗向基于互联网的移动远程平台转型。

  任添华介绍说,去年6月份开始,天坛医院着力打造基于互联网移动远程平台的新远程医疗模式。会诊专家在自己的诊室或办公室只要有一台连接外网的电脑,未来甚至用一部手机,登陆自己的账号就可以直接预约远程会诊。

  据北京天坛医院国际医疗部主任助理刘冉冉介绍,今年6月天坛医院成立了“天坛神经系统疾病专科联盟”。截至目前,天坛医院已与全国70余家联盟内公立三甲医院在疑难危重转诊、远程会诊、医学数据信息共享等方面密切合作。

  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远程医疗服务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利于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同时也是落实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任务的重要手段。”任添华认为,这个手段有助于基层医疗机构和上级医疗机构建立真正的协同机制。

  记者注意到,除了远程会诊,平台还具备双向转诊、远程教学、临床路径等功能。对此,任添华介绍说,很多病人都希望去大医院,不想去小医院,就是因为大医院的优质资源比较多,地区间医疗资源不平衡。如果通过远程医疗平台能把大医院的诊疗手段、诊疗标准向基层传下去,促使基层医生的整体业务水平提升,病人就不用跑去大城市看病。

  “近期,我们打算整理出一批天坛医院的优秀课件上传至后台共享,基层医院的医生们对此都非常感兴趣。还要求我们给他们实时直播巡查病房的情况。”任添华说。

  当然,这个过程还需要技术便捷性的支持。任添华表示,远程会诊移动化、门诊化未来需要加强稳定的网络环境,这些技术手段对信息的共享不可或缺。同时,提升百姓对远程医疗的认识、认知水平,也是未来发展远程医疗需要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千帆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