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这一场相会,绝非"梦"一场

发稿时间:2017-09-04 04:07:3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青年网

中英版《邯郸梦》在英国的演出现场。左二为本文作者

  在《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交错的音乐声中,我身着彩裤水衣,从观众席走向舞台,向另一位莎剧演员招手示意,走向台口的烛台。按照安排,演出从我上台点亮蜡烛开始。演出前,工作人员特别买了一支新蜡烛。上台后,我才发现灯芯埋在蜡烛里,怎么点都点不着。火柴就要烧完,我用手指去帮忙挑拨灯芯,十指连心,一阵灼痛,火柴就要熄灭,但手上有油,也就靠着这一点点油,终于把蜡烛点亮了……

  这是中英版《邯郸梦》伦敦首演时的一小段插曲。此后我每每想来,总觉得这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安排,是汤显祖的在天之灵护佑着我在异国他乡把蜡烛点亮。

  缘起2009

  缘起愿生,中英版《邯郸梦》,萌生于我7年前的一个心愿。

  2009年1月,我率江苏省昆剧院赴英国埃塞克斯郡作“江苏周”演出,把中国的昆曲艺术带到莎士比亚的故乡。演出结束后,主办方邀请我们参观莎士比亚故居。在那里,我惊奇地发现莎士比亚的逝世时间是1616年,恰巧与汤显祖逝世同年!当时我就迸发了“2016汤莎会”的想法,并且许下心愿——我要在2016年,即两位戏剧大师逝世400周年之际,以昆曲人的方式,让“汤莎相会”!

  此次出访,我们还与英方约定,次年启动实施“汤显祖与莎士比亚” 艺术教育计划,互派青少年学生学习对方国家的优秀传统。2010年暑假,埃塞克斯郡8所学校的40名学生来到南京。在为期两周的时间里,他们与江苏省昆剧院的演员面对面交流,不仅系统学习了昆曲生、旦、净、末、丑等家门行当的知识,还学会了《牡丹亭》“游园惊梦”的片段,练习了扇子功和把子功。2011年暑假,江苏8所学校的40名学生赴英国学习莎翁戏剧,接受英伦文化的熏陶。中英两国的年轻人在学习对照中,回望自身传统,用伟大的戏剧之光探照彼此的心灵。

  波兴2016

  当2016年到来,不出所料,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话题热了起来,莎剧一场又一场地在中国上演,中国剧团一个接一个地去英国。

  恰在此时,伦敦设计节南京周在伦敦举办,他们了解到我此前已经着手过汤莎交流,就来找我商量,希望我能够参与其中,还直接去伦敦为我找剧场。但他们回来后却有些失望地对我说,伦敦很多剧场都排满了,只找到一个有400年历史,还保持着建造之初状态的、没有电的小剧场。

  听到“没有电”3个字,我却如“触电”一般,创作欲望瞬间被点燃了。我兴奋地说:“太好了!400年前就是没有电的,我一定要创作一个400年前的戏剧演出样式!”

  我选取了《邯郸梦》的《入梦》《勒功》《法场》《生寤》4折,不仅行当齐全,而且唱念做打、有文有武,可以充分呈现原汁原味的昆曲,同时将莎剧《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麦克白》《黄金梦》《李尔王》等的片段融入其中,从而实现中国传统儒道文化思想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宗教反思的融合与碰撞。同时,昆曲表演与莎剧表演又都保持原汁原味,不越矩,不妥协,彼此尊重,让观众在对照中深化对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

  这就是中英版《邯郸梦》。

  “心心相印”的交流

  我创意策划的“汤莎会”,由中英两国艺术家共同参与、通力合作。中英版《邯郸梦》拥有一支至今仍令我引以为豪的国际化阵容。在进入排练前,我与英国团队通过网络已进行了大半年的交流,基本敲定了剧本。随着排练的深入,剧本随时都在修改,我们对拼贴与融合的态度小心翼翼,以求达到自然巧妙,比如第一折,卢生入梦时,《麦克白》的女巫上场,英文歌唱:“斑猫已经叫过三声,刺猬已经啼了四次,怪鸟在鸣啸:时候到了,时候到了……”预告着卢生的梦中荣华终会成空;第二折中,卢生成为大将军征战边关,《亨利五世》中的战争场面适时切入。排练时,双方不厌其烦地叫停、询问、探讨、调整。有趣的是,我与英方导演里昂虽然语言不通,却常常无需翻译,通过手势、表情就达成了对某个细节的一致意见,里昂说他与我“心心相印”。

  昆曲演员与莎剧演员共同演绎中英版《邯郸梦》,排练磨合的过程充满了中西艺术的碰撞。里昂看我演《勒功》时有武打,想到莎剧《亨利五世》中也有武打,就想把武打嵌进来,但这又带来文化的碰撞。因为英国有演员工会,如有武打戏必须请专职武打教练,不能代替。兵器则是真剑真刀,也只有武打教练才有,虽没有开刃,但也非常沉重和锋利。演员们拿着真剑开打,一时疏忽,手就被刺伤了,鲜血直流。演到莎剧《泰门》时,托盘中器皿里装的水,洒向了四周,泼到了演员的衣服上,令人猝不及防。反观之下,昆曲中的很多道具是假定的、虚拟的、虚实相生的,如大枪头是木片,枪杆是藤条,又如船桨,船是虚、桨是实的;马鞭,马是虚、鞭是实的;酒杯,酒是虚、杯是实的。这与莎剧追求真实的艺术表现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

  演出地点位于伦敦圣保罗(演员)教堂,它建于17世纪初,恰与莎士比亚同一时代,以“演员的教堂”而为人所知。圣保罗教堂古老的建筑和浓郁的艺术氛围为中英版《邯郸梦》创造了近乎完美的表演环境。回到没有现代声光电的演剧样式中,在柔和的烛光中,两位大师的作品直指人心,在今天的剧场仍然散发着人性的光芒。

  2016年9月,中英版《邯郸梦》在伦敦首演,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央视、新华社、英国广播公司等中外媒体纷纷报道,学界也对该剧别开生面的艺术呈现形式给予充分肯定。

  面对有400年历史的首演舞台,我难掩兴奋,“汤莎会”,7年之约,心愿实现了!我们,做到了!400年,似乎也在那一瞬间,变得不那么遥远。

  面对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艺术,我一直在探索,坚持“最传统”,也坚持“最先锋”。中英版《邯郸梦》也只是我艺术生命的一个正常律动。放眼前程,山更高,路更远。

责任编辑:千帆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