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下的“华龙”雄姿
机组穹顶内的建设者
“华龙一号”5号机组穹顶
“华龙一号”机组
“华龙一号”建设工地
从内部仰视机组穹顶
“华龙一号”的建设者
“华龙一号”5号机组
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国际社会对核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为了使中国核电的技术更加先进和安全,将中核集团ACP1000和中广核ACPR1000+这两个相对成熟的技术进行融合的设想被国家能源局牵头提出,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品牌“华龙一号”呼之欲出。
据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介绍:“按照最终确定的融合方案,‘华龙一号’采用ACP1000技术和177堆芯,燃料采用中核集团开发的CF自主品牌。在设计创新上,提出‘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设计了双层安全壳,安全和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
“华龙一号”的起点高,一开始瞄准的就是世界一流。为此,中核集团先后开展了54项科研课题,与64家国内外大学、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开展了117项合作,并在海外市场开发的目标国进行专利布局,国内自主研制的核电设备能够满足国内外工程所需,国产化至少在85%以上。
强强联手,研发“华龙一号”过程中的一项项难关被攻克。
2014年8月,国家能源局组织我国43位院士专家,对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总体技术方案进行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华龙一号”采用世界最高安全要求和最新技术标准,满足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要求,实现了集成创新。
2014年12月,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ACP1000在维也纳接受并通过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反应堆通用设计审查,这对提高中国自主核电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国际化水平产生积极影响,中国核电开启了第三代自主核电的新时代。
中国核电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佼佼者,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也需要发展包括核电在内的绿色清洁能源。
2015年5月7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示范工程——中核集团福建福清5号核电工程开工建设。通过持续优化“互联网+”,采用三维设计平台,北京、成都、郑州等多地近千名“华龙一号”的设计人员共同参与,“华龙一号”从开工到穹顶吊装等各关键节点的施工都很顺利。
2017年5月25日17时58分,“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的半球形穹顶提前15天成功实现吊装,打破了国际上核电站“首堆必拖”的惯例,创造了核电建设的“中国速度”,让世界惊叹。
“有了‘华龙一号’,中国核电跻身世界核电第一阵营。截至目前,中国已与近20个国家达成了核电合作意向。”中核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王寿君介绍。
本组照片均由中核集团提供,选自光明图片。
(本报记者 袁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