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学教授、日本现代中国学会理事长川岛真发言 贾文婷摄
人民网北京8月27日电(记者常红、覃博雅、贾文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承办的“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全体大会于27日在京举行。东京大学教授、日本现代中国学会理事长川岛真做了题为《日中关系的课题与展望——从历史视角的考察》报告,就 “中日关系从历史走向未来”,对中日民间交流的新形式做了分析。
川岛真分析日本青年思维时指出,许多日本年轻人对历史不了解,甚至连“苏联”这个词都不知道是什么。在这种条件下,尽管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接受了“中国经过数十年发展,经济体量已超过日本”这一事实,但让日本青年感兴趣并充分理解是存在难度的。他指出,中日民间交流特别是中日青年的文化交流,需要推出既能够引起年轻人群兴趣、又能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文化项目。“歌舞伎这种具有象征性的代表日本传统文化的交流很不错,但是它确实能够代表当下的日本吗?”川岛真向与会学者抛出了他的疑问。
川岛真指出,在新的形势下,中日民间友好交流的兴趣点和关注点随着人群的分化而日趋多样化,因此,交流和调查形式也应进行针对性的变化。他以日本青少年的情况为例分析指出,日本青少年的汉文理解能力普遍较低,接触的中国文化又多为《楚辞》等深奥的古典文学,产生的兴趣点有限;又如,日本对中日关系的调查主要通过固定电话完成,所调查的对象显然缺乏以手机为主要通讯手段的年轻人群,因此调查结果能否准确反映日本民众的心态也受到质疑。
川岛真呼吁,各方应重新审视人才培养,使中日两国和更多的人关注亚洲的发展与变化;针对日本民众不同的年龄层,在文化交流和传播方式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在一定条件下,促成一定机制的交流或热线,便于民间方面的及时沟通;通过民间交流升温中日民众关系,从而带动两国关系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