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杨晓桐:我们家族的轨迹都在满绣里

发稿时间:2017-08-27 06:52:39 来源: 沈阳晚报 中国青年网

  近日,在沈阳举办的郎朗见面会上,这位钢琴家欣喜获赠三样礼物:面人、剪纸、满绣,具有地域性、民族性、艺术性的盛京满绣作品让朗朗爱不释手。

  郎朗是满族人,赠送盛京满绣的人是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承人巴彦殊兰。

  问题来了,这幅满绣作品是什么,为何让郎朗如此欣赏。

  这个满绣作品名叫《仙鹤方补》,作者是49岁的巴彦殊兰,汉族名叫杨晓桐。从曾外祖母开始,到外祖母、母亲,到自己以及女儿,整个家族都是满绣手工艺者。

  曾外祖母从小精通满绣

  杨晓桐的满绣作品《仙鹤方补》,是参照故宫馆藏文物缂丝绘画作品(道光时期)进行的手绘刺绣。图案类型属于清中后期的典型代表,是道光时期当朝一品文官官员的“官补”。

  当场,郎朗对这份来自本民族的礼物很是好奇:“您用了多长时间才绣成?”

  巴彦殊兰回答:两个月。《仙鹤方补》采用满族宫廷传统的“盘金绣”加“打籽绣”工艺绣制,以金、银线加五彩丝线绣制出仙鹤立于海水江崖纹之上,鹤颈盘金工艺加彩色丝线绣制的鹤顶朝向右方的太阳。

  昨天,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在杨晓桐的满绣工作室见到了她,她正在义务传授手工刺绣旗袍、艺术绣画、刺绣手包、绣鞋等满绣手工艺品制作过程。杨晓桐说:“满绣专指满族刺绣,是清朝时期皇家文化、地位等级的标志,又被称为‘中国清朝皇族刺绣’。我是满绣世家,从我的曾外祖母开始,一直到我女儿,我们这个母系家族和满绣有缘。”

  杨晓桐的曾外祖母乌尔古察,正黄旗,曾外祖父哈尔哈觉罗,正白旗。满族的传统是女孩从四五岁开始就要恪守大家闺秀的教育,学习针线活,衣服、鞋帽、围巾等都要自己做。

  外祖母是婉容娘家王府的绣娘

  杨晓桐的外祖母哈尔哈觉罗氏,满族正白旗,受到母亲的嫡传,精通满族盘金绣。1921年,12岁的她作为皇后婉容娘家王爷府的绣娘,为婉容绣过嫁衣。

  杨晓桐说:“我姥姥家也算官宦人家,由于有满绣绝技,作为皇上直接统辖的清上三旗,12岁被分到四格格府做女红。这个四格格就是婉容的母亲爱新觉罗氏,是定郡王溥煦的孙女,清朝皇族小姐”。杨晓桐说,早在婉容成为皇后的前3年,娘家王府里就开始为其赶制嫁衣,她的外祖母也参与其中。后来婉容结婚后,16岁的外祖母也出王府嫁人了。

  杨晓桐的母亲舒穆禄氏,满族正黄旗,创造了堆绫、打子、铺绒等技艺,并接受西洋文化的影响,融入手工编织技术。

  外祖母逼着杨晓桐学满绣

  杨晓桐是1969年出生的,当时社会上的大环境是“破四旧”、学文化,可外祖母却逼着她学满绣,“不学就不给饭吃”。杨晓桐说:“满绣倒是学会了,但姥姥和父母去世后,我又把它放下了。1987年考上大学,学财经。”

  “如果不是看到陈逸飞人物艺术作品在香港高价出售,我可能就放下满绣制作了,我就此体会到了这项艺术的重要性以及文化价值。”杨晓桐说。

  作品已上千,女儿成传人

  从1992年至今, 杨晓桐已有上千幅满绣作品,代表作包括《清明上河图》全图等,还曾给杨澜、章子怡等名人绣制服装;义务培训学员400多人。

  几年前,杨晓桐因腰部受伤卧床四年,医生宣判她从此要在卧榻上生活。可是,经过不断尝试和训练,她又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在病床上我想如果能重新站起来,一定要把这门手艺传播下去。幸运的是,我恢复了健康,现在我17岁的女儿和另一个女孩成了我的传人。”杨晓桐说。

  除了技艺创新,杨晓桐还注重满绣内容对满族文化的宣扬传承。她搜集了乾隆帝的一系列服装、玉玺、印章、宫廷画作等纹样,以及清史记录在册的32位嫔妃衣物的描述记载,开始绣制长达500米的“清史长卷”,计划两年完成。“这些作品我不会卖,我更想做的是有意义的事。”杨晓桐说。沈阳晚报、沈报融媒主任记者 吴强 文并摄

责任编辑:千帆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