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想象香港电影的维度

发稿时间:2017-08-24 14:48:55 来源: 北京晚报 中国青年网

《香港电影:额外的维度》

  (新加坡)张建德著

  苏涛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香港电影:额外的维度》

  (新加坡)张建德著

  苏涛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对谈嘉宾

  ■陈冠中:香港作家、文化评论家

  ■苏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香港电影:额外的维度》译者

  ■沙丹:电影学者、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

  ■主持人:张耀婷

  香港电影,传奇在继续。 “风华绝代港片年华”第六届香港主题电影展2017年8月在北京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进行,打开了港片粉丝们的记忆帷幕。本期人文版,借助电影展的两个主题活动,带读者重温香港电影一路走过来的风潮印记。

  其中一个主题活动,围绕着一本海外学者张建德的《香港电影:额外的维度(第2版)》中文版展开。如书封所示,这部研究专著由新加坡学者撰著、读者目标原先是西方观众,无疑提供了观看香港电影额外的维度。文化评论家、前香港电影工作者陈冠中,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北京国际电影节策展人沙丹,以及电影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苏涛,为此同聚库布里克书店,畅谈香港电影的历史,探究香港电影的诸多秘密,共同完成了一次对香港电影的审视与回眸。

  想象香港电影,从一本书开始

  主持人:今天我们沙龙的名字叫做“想象香港电影的维度”,主要核心是推荐苏老师新译的这本书——《香港电影:额外的维度》,这也是第六届香港主题电影展重要的活动之一。这本书是华人学者张建德教授的著作,非常重要。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这本书第一次出版它的中文版。同样非常幸运的是,香港影展今年在北京站的举办,刚好赶上这本书的出版。这本书在国外的华语电影研究界已经非常知名了,但是国内影迷和观众稍微陌生一点,先请苏涛老师介绍一下这本书到底厉害在哪里。

  苏涛:这本书是1997年由英国著名的BFI(英国电影协会,在英国做电影文化推广、胶片保存和书籍出版等)出版社出版的。当时国际社会对香港议题很关注,这本书被称为用英文写的第一本完整的香港电影史。我最初看到这本书大概是念研究生的时候,2003年左右。因为写论文的关系,查阅到这本书,发现里面有很多很有意思的观点。今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本书的特色,我觉得有以下几点:第一,第一本相对完整地涵盖了从香港电影发端,到成书前后的20世纪90年代末期香港电影基本情况的英文专著,有相对清晰的脉络梳理。

  第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但有着相对比较清晰的历史脉络和理论观照,同时又有所谓“迷影”的气质,文字非常生动活泼,是一本可读性非常强的学术著作。欧美与香港电影相关的大学课程,一般都会把这本书作为重要的参考书籍。这本书1997年初版,等我翻译的时候已经过了十多年,香港电影有了很多新的发展,我联系了作者,希望他增补一章,介绍“后九七”时代香港电影的状况,作者也同意,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中文版。

  主持人:我们都是喜欢香港电影的,但是说到香港电影的时候到底在说什么,又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张建德是马来西亚华人,一直非常喜欢看电影,从小就看一些粤语片,后来他学了导演。没有拍电影,到香港之后参与了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工作,成为研究者,开始教电影。先到澳洲教书,后来到新加坡,所以他实际上是一个新加坡学者。这本书和一般影评书不一样的是,里面有特别多的关于中国电影和外国电影的对比,我觉得很像沙丹老师喜欢的思路,不知道沙丹老师对这本书有什么感觉?

  沙丹:在内地专门研究香港电影的人非常少。我刚看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它的内容比较好读,和过去一些描述香港电影的文章不一样。它所提供的轮廓更多地吸引外国的读者,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强的汉语背景,更多都是以写实的方式为切入点。在张建德看来,外国学者因为没有汉语文化作为积淀,只能读电影里面的形式。中国电影的文化维度,西方读者和研究者会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一个不太懂东方文化的人,他怎么理解类似于《小城之春》这样的电影背后很复杂的东方文化?张建德作为一个华人,其实提供了一种“额外的维度”,这个维度对于英语学界,乃至西方学界来说更加重要。张建德是一位新加坡学者,马来西亚人,在外国读书。他是华人,但是在香港受教育,参与了很多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的策展,他关于香港电影的大量著述和文章,都很有启发性,所以这本书非常值得一看。

  下转34版

责任编辑:千帆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