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媒体人的艺术世界同样很精彩

发稿时间:2017-08-24 08:07:36 来源: 黑龙江日报 中国青年网

仲伟迅:金石写春秋

  □本报记者陆少平

  十多年前,跟仲伟迅是同事。在报社的平台里,我们的座位都是靠窗把头,隔一个过道。每天仲伟迅作为美编负责报纸版面的美化,经他勾勒的版面优美大气,怎么看怎么舒服。不管是哪个版的编辑把版样交给伟迅就可以放心忙其他,修改意见为零。现在伟迅已是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生活报社视觉总监。

  伟迅2001年到报社工作,那个时候的伟迅刚刚而立之年,浓眉大眼,脸上总有一种羞赧的神色,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踏实、诚实。三年后,仲伟迅的名字一飞冲天,他的篆刻震惊国内书画界。

  在报社值夜班的时候,伟迅也很沉静,话不多,桌面上总堆放着各种篆刻书籍。其实,那时,很多人不知道伟迅已在篆刻界大名鼎鼎。那时的他也颇具传奇色彩,2004年,一个东北的小伙子一举战胜许多著名的国内篆刻高手,获得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奖(最高奖),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西泠印社第五届篆刻展优秀奖、全国第二届电视书法大赛铜奖、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三等奖、全国第六届篆刻展一等奖、中国第三届书法兰亭奖二等奖……成为名副其实的获奖专业户。我省一位书法家说,每次的书法篆刻展,他就想看仲伟迅又会捧出怎样的惊喜,他的篆刻又达到了怎样的境界。

  小小一方石,里面深蕴谋篇布局,轻重缓急,朗朗乾坤,雕刻时光。这石头附着了灵魂,有了温度。有时候,看着伟迅雕刻出的石头,好像在说话,以浓重的金石口音,伟迅给那些与他相遇的大大小小的石头赋予了生命!

  任何艺术品之所以能够完美呈现给读者,都需要艺术品创造者的天生灵性、娴熟技巧,都需要深厚的综合文化修养和悲悯的人文情怀。没有灵性的艺术就是沒有生命的艺术,中国篆刻是最有特色的中国艺术,也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能展现中国文人精神和情怀的艺术,以刀代笔,朱白相间,丰富的线条变化、蕴藉的空间情致,都展现了创作者鲜活的生命和无尽的人生寄予。伟迅是有灵性的艺术家,作为媒体人,他常常以最慈悯的心关注社会、关注民生,进而转化为一种社会责任感。他同样用这颗柔软的心施以艺术,“囊括万殊,裁成一相”,将人文情怀转变为篆刻语言,每一方作品,都能让我们体会到一份饱含大爱的赤子情怀。

  伟迅的篆刻,走过了执着沉迷于传统传习的时期,更多向自然向社会寻求艺术形式的新内涵。在伟迅看来,篆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印章,而是在方寸之间腾挪的具有现代构成意义的中国传统艺术。伟迅12岁入门,雕刻时光35年,刻石头常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伟迅现在有了很多“头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政协书画院研究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副秘书长,哈尔滨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艺无止境,路无止境,伟迅依然忙在路上。

  丁毅:手绘老建筑之美

  □本报记者董云平

  采访丁毅时,他正忙着装裱将要参展文博会的画作。以往参加文博会,丁毅都是作为摄影记者参会。而这次,他将作为“艺术家”在展会上展示自己心爱的文创作品,包括印有哈尔滨老建筑的工艺品、明信片、书签,以及自己最为喜爱的20多幅手绘画作。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并痴迷于哈尔滨独具特色的老建筑,通过绘画这种形式将美丽古朴的建筑呈现出来,对我来说,是一件快乐又享受的事儿”,年逾五十的丁毅,因为有着一颗痴迷艺术的心而显得青春洋溢,快乐满满。

  丁毅从小就学习绘画,笔名“小老丁”。他说,这是小时候妈妈对他的爱称。因为亲切有趣,而选择作了笔名。他曾担任过杂志社的美术设计,拍摄过杂志封面,后来成为报社的摄影记者。但是无论多忙,他从来没有丢下过手中的画笔。

  时代变迁改变了城市的容颜。丁毅突然觉得自己身上似乎有一份使命——用画笔留下那些穿梭于过去与现在的记忆,不只为自己,更为了这座城。

  在丁毅眼中,哈尔滨的建筑之美满目皆是。丁毅出生后居住在一幢砖木结构的俄罗斯式老房子。高高的举架、厚厚的墙砖、宽大的木质地板、前后宽阔的庭院,是他儿时记忆中最清晰的。而走出家门,满眼的“绿色洋葱头”、斑驳的红砖、马蹄形的券窗、圆拱形门廊……那些神秘又浪漫美丽的教堂,更是他记忆深处难舍的眷恋。单说风格迥异的老教堂,丁毅就如数家珍,“那砖墙透着历史的厚重,斑驳的拱门、尖拱的窗饱含岁月痕迹,是我的最爱。绘画时我仿佛融入到这建筑背后的故事中,难以自拔。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的呼兰天主教堂,庄严肃穆,美得让人窒息。还有凄美的伊维尔教堂,即使失去了一大四小五个‘洋葱头儿’,仍难掩当年风采。走在城市街头,不经意间就会碰见一幢美轮美奂的建筑。”

  丁毅手绘的“老道外”被誉为“老哈尔滨人记忆中的北三浮世绘”,曾火爆朋友圈。在丁毅的记忆中,哈尔滨道外区北三道街,虽然只有一二百米长,但道路两侧店铺、摊床林立。砂锅居、羊汤馆、熟食铺、烧饼店………这里家家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儿,家家都有自己的独特风味。他说,我一直很喜欢北三平民市井味道,总觉得小街上的场景就是一幅生活气息浓郁的民俗画。闲来无事我就会信手涂鸦几幅北三的热闹景象,如今这些画作只能留作一份美好的记忆了。

  翻看丁毅的手绘作品,细腻而不失质感,温暖而充满情怀。他的笔法不是单纯的钢笔画,而是将钢笔画与国画的水墨写意等巧妙融合,让作品中更透射出点点诗意。他说,钢笔画比较适合画建筑,因为比较质感,但也容易画得如同建筑设计图。所以他偶发灵感,将国画的绘画技法与钢笔画“混搭”,刚柔相济,虚实结合,让画面更柔和细腻。

  丁毅说,自己还准备再手绘200多幅哈尔滨的老建筑,希望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将它们的神韵与风采凝固定格,让这座城市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得以艺术地呈现。

  王承旺:用镜头留下56个民族的回忆

  □李丽敏本报记者谭湘竹

  电话联系上王承旺时,他正赶往第十二届黑龙江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的布展现场,要把陪他走南闯北的蓝色摩托“泰内雷”放在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展位中。

  年过半百的王承旺是《黑龙江晨报》的记者,摄影圈内的人亲切地叫他“老旺”。在第十二届黑龙江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现场,中国56个民族的照片在2米宽、3米长的展板中呈现,一个个纯真而质朴的笑脸,让你忘掉尘世的喧嚣。镜头下的他们,灿烂如花,而镜头前的王承旺,为了拍摄56个民族,足迹遍布中国,尝遍酸甜苦辣。

  小时候,老旺喜欢和父亲一起拿着相机记录生活的点滴。长大后,老旺拿着相机行走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拍遍了全国56个民族。2001年,老旺骑着摩托车去西藏旅游,碰上一个外国人问路,外国人用不太熟练的中文问他一个字怎么念,这个字难倒了老旺,后来他才知道,那是畲族的“畲”,一个南方的游牧民族。这尴尬的经历,让王承旺辗转难眠。“从小我们就知道有56个民族,但有谁能叫出所有民族的名字呢?”作为摄影记者,每个人都梦想着拥有自己“专属”的主题摄影,想起尴尬的经历,王承旺萌发了拍摄56个民族照片的想法。

  2005年,时任《生活报》摄影记者的王承旺与另外一名同事一起,第一次踏上拍摄56个民族的征途。2010年,他再次走上56个民族的拍摄之路,尽量选择不一样的路线弥补此前的遗憾。2005到2017年间,老旺先后5次走遍中国拍摄56个民族,自费上百万元,拍摄图片多达六十余万幅,出版了3个摄影集,他是中国唯一一个先后4次到过56个民族聚居地采访的新闻记者。

  这么拼是为什么?老旺的想法很简单,“‘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希望用相机记录时代变迁中各民族快要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或多或少的痕迹。”

  一路前行,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浪漫,王承旺曾独自行车走过一两个小时都见不到人影的大西北;经过西藏,担心妻子适应不了高海拔,他经常半夜醒来确认妻子是否安然无恙;川藏公路上险些出交通事故;狭窄的盘山道上遇到塌方,“悬崖边”上半小时倒车500米,连续几天断粮吃不上东西……这些经历,在老旺心里并不是“苦”,而是人生难得的珍贵体验,“若不是拍56个民族,我一辈子都不会来到这些地方。我们所到之处多是一些偏僻的地方,所有的景区我都不去,我一直认为最美的风景是在路上。”

  12年间,老旺见证了少数民族生活的变迁,也收获了他们珍贵的友情。少数民族的淳朴、好客、单纯给他留下了深深的感动。“我去的地方大多是比较偏僻的地方,经常是到了晚上才可以找到一个村子落脚,不管有多晚,村子里的人都会十分热情地给我们提供帮助。”最让他感动的是,“有时候在村子里逗留多天,吃、住都在村民家,白天他们下地干活,让我们在他们家里休息,对我们完全没有戒心,只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家人。”

  时代的变迁,让少数民族传统与文化不可避免地面临消亡的挑战。对此,王承旺也深有感触,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呼吁更多的人关注56个民族,呼吁政府能够对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传承加以扶持,多建造民族博物馆,让后人们至少在博物馆中还能看到这些民族传统文化。

  文博会期间,老旺将携自己2010年的作品集《和谐中华大家庭——一个媒体记者镜头下的56个民族》现场签售,还将举办交流会分享他几次在路上的心得、感悟和体会。老旺的世界,不孤单。

  焦健:随诗画邂逅内心的我

  □本报记者董盈

  向日葵、雏菊、绿头鸭、天鹅、五花山、芦苇荡……唯美的景致,隽永的诗句,赏焦健的诗画,心头常流淌着丝丝暖意。初识焦健,一席向阳花连衣裙,披肩长发,温婉沉静,很难想象眼前颇有文艺气质的她做了十多年的财经证券编辑。

  焦健现任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生活报社科教卫新闻部副主任、主任编辑,生活报焦健油画艺术工作室主任。她的油画《穿花寻路》曾获黑龙江省新闻协会举办的2004年全省新闻界迎新春书画摄影展二等奖,油画《紫气萦林》在第五届中国记者节黑龙江新闻界书画展中获优秀奖。绘画作品、诗歌、散文发表于《黑龙江日报》《生活报》等报刊杂志。油画、彩铅绘本、雕塑、国画、诗歌、散文无所不能,焦健是很多人眼中的才女。

  焦健说,她自幼喜爱绘画,大学时期的她喜画国画,工作以后开始画油画。“报社中很多美编都是专业的画家,单位浓郁的文化氛围对我是一种熏陶”焦健说。

  焦健的画作多是风景画,变化多端的云、各种各样的植物、多姿多彩的鸟常成为她的“画上之宾”,搭配诗歌或散文,用诗情画意体现目之所及和碰触心灵的观感。焦健喜欢亲近大自然:“看到自然的东西,内心有种感动,自然的东西沉淀于心,日积月累变成了现在的诗与画。”焦健也喜欢读诗,尤其是有画面感的诗,也喜欢写这样的诗。从生活中观察领悟,不刻意为之,下意识地呈现在画中,配上诗和散文,在散文中娓娓道来,大家感受到的不是词句,而是场景。

  焦健说,她是一个感性随性的人,她的画没有去刻意追求风格和技法,而是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用画去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所见所感。是时间和生活、个人喜好和行为方式造就了她的画作。眼中有画,心中有诗,焦健喜欢听着音乐画画,将瞬间飘过的想法记录下来,周末在家里听着音乐画画,不知不觉就画到很晚,对她来说是一种享受。

  很多人喜欢焦健的画,觉得她的画中仿佛渗透着一缕阳光,即便是秋色或雪景也很温暖。都说画如其人,焦健解释说,这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内心保有一份质朴与纯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与向往。或许是因为她的画也正是大家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因而会带给大家一种共鸣。

  采访中,还偶遇同事向焦健求画。焦健笑着说,常有人向她约画,至今很多都还没能“履约”。对于喜欢自由不喜欢条框约束的她而言,大概是“命题作画”不太适合她。还有人想买她的画,也有文化公司联系她表示希望销售她的画作。每当这时,她都感到不舍,时光如诗,记忆如画,“我觉得每一幅作品都是在特定情境下创作出来的,好像都有故事一样。家里放着的几只鸽子雕塑,我也觉得它们就像有生命一样。”

  焦健的画大多配有诗和散文,让观者可以更容易走进她的诗画世界。谈到为何会将画与诗搭配在一起呈现,焦健没有具体统计过自己究竟画了多少作品,她说,目前她的油画作品、彩铅作品大约各百余幅。她还把自己的一些画作放到自媒体平台上展示,搭配她喜欢的音乐,获得很高的点击量。焦健将把自己创作的雕塑作品《和平鸽》以及《流香》《向日》《叶韵》《静默》《清逸》五幅油画作品带到今年的黑龙江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焦健解释说,因为是“龙江文博会”,黑龙江四季分明,所以她特别选了这五幅油画,来展现我省秀丽的自然风光。

  张清云:从摄影到锔瓷跨界揽上“瓷器活儿”

  □本报记者毕诗春

  这几天,张清云很忙。

  他的台历上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着将要完成的任务。第十二届黑龙江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召开在即,张清云忙着布展。他是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生活报社的首席摄影记者,摄影大咖去文博会上布展,是要卖照片吗?其实,他除了摄影拿手外,还有一个独门技艺,那就是锔瓷。

  几年前,央视有个叫“手艺”的节目,讲到了锔瓷。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的技术。看了节目之后他突然想起,自己家祖上就会锔瓷手艺啊,为何自己不深入研究一下?本来就热爱手艺活儿的张清云要把锔瓷这活儿捡起来。

  张清云的本职工作是一名新闻摄影记者,虽然半路出家研究锔瓷,但三四年时间下来,他已小有名气。

  张清云老家是山东潍县的,他太爷爷就是挑着挑子,从山东一路锔锅、锔碗、锔大缸来到东北的。他太爷去世后,他的爷爷张子桐继承父业也干起了这老行当。再后来他的父亲也曾干过这个行当。“依稀记得我六七岁时,总能听见爷爷走街串巷,喊着那乡音浓重的老调:‘锔盆、锔碗、锔大缸……’”张清云说。

  从决定研究锔瓷手艺那一天开始,无论是嘎嘎冷的寒冬腊月,还是火辣辣的酷暑天,每逢周末,在哈尔滨老三棵树的旧物市场里,你总能见到背着旧帆布兜子四处转悠淘货的张清云。研究锔瓷手艺,他首先弄清楚了这门手艺的来龙去脉,然后又弄齐了锔瓷用的工具。工具有了,张清云到哈市道外的古玩市场淘了一把十几元的壶,踏上了“练功”路。张清云说,用金刚钻在陶瓷或紫砂壶的薄壁上打孔是锔瓷的关键技术。因为一些器具的厚度仅有几毫米,锔瓷打孔不可以打穿,要打到器具厚度2/3的深度。手工操作打孔,毫厘之差便可能功亏一篑。“千锤百炼下,那第一把壶,如今已经是遍体鳞伤了”,张清云笑着说。为了修复练习,他摔坏了十几把壶,还尝试了多种碎裂方式的修补方法,如冻裂、摔碎等等。

  张清云说,在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里,就可以看到街边锔瓷的场景。他拿出一把已经发暗的钻说:“这把钻是祖上传下来的,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为了给这把老钻配钻头,他费尽周折,好不容易试验成功了却发现,由于这把钻是祖上干粗活用的大钻,对锔补古董陶瓷和紫砂壶这样的精细物件却不对路。于是,他自己制作了一把陀螺钻。除了金刚钻,在家里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工具中,有不少都是老张自己制作或改造的。

  如今锔瓷不再是为了节俭生活,锔补后的物件观赏性、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均得到升华。每一件经锔补后的物件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作为手工艺术,除了技术过硬,从事锔瓷的人也要具备一定的审美,比如锔钉的位置布局、锔钉与锔补物件的颜色搭配等,都需要锔瓷人细加斟酌。黑龙江掌握锔瓷这门手艺的人并不多。张清云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锔瓷这门手艺,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千帆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