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文学阅读与成长

发稿时间:2017-08-23 07:20:11 来源: 甘肃日报 中国青年网

  肖复兴

  在写作《读书知味》这本书的时候,我常想起自己阅读的经历。童年、少年和青春期的阅读,对于我的成长,曾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个人的阅读经验,对于今天的孩子们,还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吗?

  我自己买的第一本书,是杂志,是上海出版的《少年文艺》。那时,我上小学四年级。买到的那本《少年文艺》上,有美国作家马尔兹写的一篇小说,是《马戏团来到了镇上》,那篇小说令我印象深刻:小镇上第一次来了一个马戏团,两个来自农村的穷孩子从来没看过马戏,非常想看,却没有钱,他们赶到镇上,帮着马戏团搬运东西,才换来一张入场券。可晚上坐在看台上,当马戏演出的时候,他们却累得睡着了。

  这是我读的第一篇外国小说,它没写复杂的事情,而是集中在一件小事上:两个孩子渴望看马戏却最终没有看成。这样的结局,让我讶异,它在我心中引起了莫名的惆怅,那种夹杂在美好与痛楚之间的忧郁的感觉,随着两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的睡着而弥漫开来。马尔兹可以说是我文学入门的第一位老师。

  从那时候开始,我迷上了《少年文艺》,无论刮风下雨,都准时到国子监的图书馆借阅《少年文艺》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春天,国子监里杨柳依依,在春雨中拂动着鹅黄色枝条的样子,仿佛就在眼前。

  少年时的阅读情怀,总是带着你难忘的心情和想象的,它对你的影响是一生的,是致命的。

  就是在《少年文艺》的紧密阅读中,我认识了另一位作家——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任大霖。他写的《打赌》和《渡口》,让我至今难以忘怀。现在想想,《打赌》和《渡口》同《马戏团来到镇上》一样,弥漫着的都是那样一丝淡淡的忧郁。我到现在还能记住当年读完《渡口》《打赌》时的情景:落日的黄昏,寂寥的大院,一丝带有惆怅的心绪,随晚雾与丁香轻轻飘散。我曾经将这两篇文章全文抄录在我的笔记本上,并推荐给我的好多同学看。时间过去了这么久,我依然可以完整地讲述这两个故事。

  进入中学,我读的第一本书是《千家诗》。那是同学借给我的一本清末民初的线装书,每页有一幅木版插图,和那些所选的绝句相得益彰。第一首是那首有名的宋代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我将一本书从头到尾都抄了下来,那是我古典文学的启蒙。我每天抄一首诗,揣在衣兜里,在上学的路上反复背诵,大街上车水马龙的喧嚣全都听不见了,只有这些古诗的音律,在我的心里回荡。

  偶然间,我在新华书店里买到署名李冠军的一本散文集《迟归》。书中第一篇文章《迟归》的开头:“夜,林荫路睡了。”意境很美,格外迷人。一句普通的拟人句,在一个孩子的心里充满纯真的想象。文章写的是一群下乡劳动的女学生回校已经是半夜时分,担心校门关上,无法进去回宿舍睡觉了。谁想到校门开了,传达室的老大爷特意在等候她们呢,出门迎接她们时却说:“睡不着,出来看看月亮!”女孩子们谢过他后跑进校园,老大爷还站在那里,望着五月的夜空。文章最后一句写道:“这老人的心,当真喜欢这奶黄色的月亮?”

  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一切恍如昨。那个五月的夜晚,那个奶黄色的月亮,那个传达室的老大爷,总会在我心中浮动。读完这本书,我抄录了包括《迟归》在内的很多篇散文。那些抄录的文章,尽管上面纯蓝色的钢笔墨水痕迹已经变淡,却和记忆一起保存至今。

  读初三时,我们学校图书馆的高挥老师,破例允许我进入图书馆自己挑书去读。在书架“顶天立地”的图书馆里,我发现一间神秘的储藏室,被一把大锁紧紧地锁着。我猜想这间神秘的储藏室里应该藏着许多古旧的图书。每次进图书馆挑书的时候,我的眼睛总禁不住盯着储藏室大门的那把大锁看,想象着里面的样子。高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她破例打开了那把大锁,让我进去随便挑书,小山一样的书,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书架上和地上,那么多,我深深地被震撼了。

  从尘埋网封中翻书,是那一段时期最快乐的事情。我像是跑进深山探宝的贪心的孩子一样,恨不得把所有的书都揽在怀中。我沉浸在那间潮湿灰暗的屋子里,常常忘记了时间。书页散发的霉味,也闻不到了。常常是,天已经暗了下来,图书馆要关门了,高老师在我身后,打开了电灯,微笑地望着我。

  我一直认为,童年、少年和青春季节,是人生之中最为美好的阅读状态。远遁尘世,涉世未深,心思单纯,阅读便也就容易融化在血液里,镌刻在生命中,受用无穷。在这样的阅读之中,文学书籍滋润心灵、启迪审美的功用,是无可取代的。成年后再来阅读,和少年时期的阅读已经是两码事,所有的感觉和吸收都是不一样的。

  一个人的读书,应该萌芽于童年和少年,它会帮助你打下人生结实的底子,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一生。有书陪伴着的成长,是最快乐、最有营养、最生动的成长。在这样的成长路上,你心中缤纷如花的幻想或梦想,流星一闪的感动或感悟,甚至纷乱如云的迷茫与困惑,都可以在书中碰撞,交流,融会贯通。

  如果没有和马尔兹、任大霖、李冠军、冰心等的邂逅,我一样可以长大,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该会是缺少了多么难忘的一段经历,我的成长路上该会是错过了多少无法弥补的风景,失去了多么丰富的营养,我今天的回忆又该会是多么寡淡无味。我和他们在书中激荡起的浪花,湿润而明亮;撞击出的火花,璀璨而有趣。读书的那段经历,洋溢着鲜活生动的气息,其中哪怕是放大的爱恨情仇,乃至“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叹息和痛苦,都会在他们的文字中找到幽远的回声。那些文字让我的情感变得细腻而柔韧,善感而美好,如花一样摇曳生姿,如水一样清澈见底,清纯可爱,活色生香。

  从某种程度而言,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阅读史。那么,一个孩子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的阅读,便是浸染在他们成长史上至关重要的底色。

  在我看来,以考试为轴心的智商的训练和培养,固然不能丢,但情商在孩子的成长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而读书,特别是阅读文学方面的书,恰恰是训练和培养孩子情商的最佳路径。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孩子们热爱读书,并知道如何从书中获取营养、滋润心灵。张爱玲讲:出名要趁早。其实,读书才更要趁早。读书的童子功,从小练就,一辈子受益无穷。

  (《读书知味》,肖复兴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千帆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