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古有让邻三尺 今有让邻二米

发稿时间:2017-08-23 06:39:08 来源: 长春晚报 中国青年网

年过八旬的杨永范,仍然读书看报。

  长春晚报记者 董弘琢

  俗话说,老猫炕上睡,一辈传一辈。在双阳区齐家镇李家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由于长者影响,全家人都有一颗善良与感恩的心,时时能受到“仁、义、礼、智、信”传统文化理念的熏陶,能做到身心一统,能领会责任与担当。弘扬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渴望能为实现中国梦,构建和谐幸福长春,贡献绵薄之力。

  只讲道理不打骂

  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共有九口人,这个家庭的大家长,杨永范,今年88岁,退休前是名教师,是村里少有的文化人。村里的人都说,从来没听杨永范老人打过人,骂过人,就是和人一句重话都没说过。

  杨永范自幼喜欢学习,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仍每日坚持读书。书中的故事,书里的道理,他总是喜欢讲给晚辈们听。老人经常翻看《大学》、《中庸》、《七侠五义》等书籍,与很多人看热闹不同,通过《大闹开封府》的故事,为子孙讲述心胸要宽阔,不要斤斤计较的道理。通过《玉堂遇难》的故事,为子孙讲述勿焦勿躁,三思而后行的道理……

  在这个家庭里,没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这种中国式的传统教育,从来都是只讲道理、不打骂。杨永范的儿子、女儿和父亲一样,成为了教师,他们也沿用了父亲的教育方式教育他们的子女。

  儿子杨瑞祥说:“从小,父亲对于我们子女的教育,都是讲道理,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通过讲述一个个小故事,让我们去体会其中的道理。让我们平日多读书,从书中学习知识、学习道理。”

  现代版“让他三尺又何妨”

  在安徽省桐城市西南一隅,有一条名为“六尺巷”的巷道。清代康熙年间,当朝宰相张英邻家造房占张家三尺地基,张家人不服,修书一封到京城求宰相张英主持公道,张相爷看完书信回了一封信,“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书后羞愧难当并按相爷之意退让三尺,邻家人见相爷家人如此胸怀,亦退让三尺,遂成今日六尺巷。

  小的时候,儿子杨瑞祥经常听父亲讲这样的道理,长大后养成了宽厚和容忍的性格。上世纪九十年代,村民刘海芹和杨家是邻居,两家一墙之隔,住在同一院内。杨家买的是东头,刘家买的是西头,两家商量着一起翻盖房子。东头地方宽敞些,而西头地方比较狭小,刘家本想建90平方米的房子,却只能盖72平方米。

  当时,杨家已经把老房都拆完了,工人都找好了,正准备挖地基。刘家人找到杨瑞祥的妻子杨桂英说:“我家的房子盖不成了,面积不够大,盖完房子连仓房的地方都没了,看你家还能不能往东缩2米?”

  当时,杨桂英在村里担任妇女队长职务,深知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她赶紧找丈夫杨瑞祥商量。夫妻俩都觉得,“盖房子是农村的一件大事,让给邻居2米,虽然损失了经济利益但为邻居提供了方便也是值得的。”于是,两家都高高兴兴的建起了新房,一直到现在,两家人相处得跟一家人似的。

  家庭和睦才幸福

  收入不在乎多少,家庭和谐才幸福,杨永范时常这样教育子孙。由于家里人口多土地少,为满足生活的需要,家里召开家庭会议决定,让家里的长孙一家三口搬出去,到外打工挣钱,来补贴家用。

  当时,两个孙辈都已经结婚,但是另一个孙子家孩子比较小,还是一对双胞胎,需要家人更多的照顾。孙辈的兄弟二人都是司机,家里决定为哥哥购买一台出租车搞营运,其妻子也跟随其到双阳区的一家商场打工。2010年,家里又买了一辆解放平头卡车,孙辈中的弟弟也开始从事起运输工作。杨永范就告诉两个孙子,行车在外,注意安全,勿与人争。

  于是,照顾老人的重担落在了小孙媳刘冬梅一个人身上,每天早起晚睡,为老人做好三餐,陪老人聊天打牌……刘冬梅说:“在这个家里,每个人都在履行自己的责任,为这个家更好而努力。这个家给我的任务是照顾老人,我就要把这个任务完成好。”

  孝老敬亲为家风

  2016年,杨永范老人突发心脏病,家里就老人和小孙媳刘冬梅两人。刘冬梅说:“当时公婆都外出没在家,丈夫也出车了,家中只有我一人,看到爷爷在床上捂着胸口,紧闭双眼,当时把我吓坏了,一边给家人打电话,一边从柜中拿出家中备用的救心丸放到老人的嘴里,没到半个小时,哥哥开车从双阳区赶回,一起把老人送到区医院。”

  住院的半个月时间,家人都争着护理老人。出院后,家人对于老人的照顾更加精细。上初中的曾孙辈,一对双胞胎也在家人的影响下,每到周六周日,他们都会搀扶太爷爷到室外去散步,在树荫下乘凉……

责任编辑:千帆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