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古代,学生放暑假吗?

发稿时间:2017-08-19 05:45:08 来源: 山西晚报 中国青年网

古代的孩子虽然没有暑假,但是在旬假、田假和授衣假中,玩得依然很快乐。 (资料图)

  暑假还有十几天就要结束了,很多小伙伴们多么不情愿开学啊,觉得暑假就是一个超级福利大礼包,想干什么干什么,只要合情合理,任由自己支配。那日,恰巧看一部古装剧,剧中的孩子正在学堂上课,突然想到古代的孩子是否有假期呢?难道他们真的是“三更灯火五更鸡”的日日苦读?

  私塾小朋友夏天不幸福

  古代学生守则无暑假记述 旧式学堂没暑假

  网上有一种说法,“暑假源于私塾。古代没有空调,没有风扇,在私塾里读书的小朋友怕热,老师也怕热,为了避免在课堂上中暑,就得给大家放假。由于这种假期是私塾放的,所以叫‘塾假’,后来以讹传讹,就演变成了‘暑假’。”这个说法是有误区的。

  首先,从古代的学生守则中看不出来,一般规模偏大的私塾都有严谨记录,最早的是南宋,最晚的是民国,比如《社学要略》《义学条约》《村塾条规》《家塾规例》《家塾常仪》等。这些学生守则中都没有提到放暑假的规定。

  其次,除了私塾,包括书院以及公办的县学、州学、府学、太学和国子学等学校的学生守则里,也没有提到暑假,比如宋朝的《京兆府小学规》《并州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会稽学规》和《丽泽书院规约》、元朝的《庙学典礼》、明朝的《太学志》、清朝的《岳麓书院规约》,还有康有为、梁启超师徒创办新式学堂时制定的《湖南时务学堂学约》等等,提到在校管理方面的规定很多,唯独不见暑假的字眼。

  所以,“暑假源于私塾”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在旧式学堂里,没有暑假。

  国子监学生每年有两个假期

  田假,农家子弟回家帮忙劳作 授衣假,回家准备御寒衣物

  有人说,没有暑假,是不是意味着古代的学生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地用功学习,个个都是超级学霸?显然不是,他们每年也有一定的假期。

  古代的“学生”在定义上有点狭隘,一般把在国子监就读的才称为学生。隋朝以后,古代中央政府创办的国子监属于官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设在京城首府,学生都是从全国各地选拔而来,有的路途很近,有的路途遥远。

  国子监的学生每年有不少假期,旬假、田假、授衣假等,能让学生的假期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旬假是指一个月每旬放假一天,即十天放假一天休息,和现在的周日差不多。旬假这天,学生可以逛街、“K歌”、游戏、下棋,搞搞个人卫生;田假是专门为农忙时期而放的假,此时农家孩子往往都会赶回家帮父母劳动,体验下地干活的艰辛和乐趣,锻炼动手操作能力。用现在的眼光看就是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体验基层生活;授衣假,指九月以后的天气变冷了,学校专门给学生回家准备御寒衣物用的时间,唐代首次设置授衣假。田假和九月授衣假都比较长,约一个月。《新唐书·选举志》记载“每岁五月有田假,九月有授衣假。”《诗经》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9月了,逐渐有霜降等寒冷节气,这时农活减少,妇女大多闲下来备御寒衣物,给学生放一个月的假期回家,看来是很符合当时社会民情的。

  田假和授衣假是为了方便学生回家,安排这么久的。更为可取的是,一个月的假期排除了学生来回奔波在路上回家的时间。如果有些学生实在因回家的路途太遥远而耽搁了过多时间,可以向上申请适当延伸。唐朝对学生的假期管理很严厉,如果学生申请了适当延伸假期,但依然没有按时回到学校上课,就会被劝退。

  虽然田假和授衣假加起来一共两个月,但不能认为这就是古代的暑假。

  暑假是舶来品

  始于清末教会新式学堂 上世纪30年代普及全国

  真正意义上的暑假是独属于学生的夏天的假期,与“寒假”相对,时间较长,一般在7、8月,这是个舶来品。清朝末年,西学东渐打破了中国旧的教育体制,很多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风靡,他们把西方的现代教育模式带到了中国,也把欧美等国家放暑假的习惯带了进来。在清朝末年出生的人受到的教育是双重的,小时候读过私塾,长大读过教会学校,有史料记载,“教会学校放暑假、寒假和圣诞假,这在旧式学堂里是没有的。”

  不但教会学校带来新风,而且清政府也派人出国考察新式教育,将体育课、实验课、学期制和寒暑假制度都学了回来。后来,清廷创办的新式学堂里也有了放暑假的新鲜事。

  直到上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完成对私塾的教育改革后,暑假才在中国学校里普及。

  本报记者 郭志英

责任编辑:千帆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