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有一种独特叫中国古代艺术

发稿时间:2017-08-16 08:16:30 来源: 解放日报 中国青年网

《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美] 巫鸿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艺术史家、批评家、《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作者 巫鸿

  解放书单:这是一本将中国古代艺术置于“全球视野”下讨论的书。相比于美术史领域之前的比较性研究,您认为“全球视野”为东西方读者理解中国古代艺术提供了哪些新角度?

  巫鸿:“全球视野”指的是一种新的观念。原先我们所熟悉的中外比较性研究,往往是把两种艺术现象、文化现象单独拎出来,比较它们的异同,研究它们相互的接触和影响。但在这本书里,我希望读者能够想象一个“全球景观”的概念,好比我们参观一家博物馆,看到里面把人类文明的各个时期的各种艺术传统陈列在一起。也就是说,世界上那么多种类的艺术传统合在一块儿,才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谓的“全球艺术”。

  在这种视角下,我们的很多理解就会不同。比如说,按照过去的方法,我们会思考,手卷从哪里来,是中国创造的还是印度传来的?或者说,有的中国美术史里索性就不谈手卷,因为大家对这种艺术形式司空见惯了。但在这本书里我把它摘出来谈,在“全球景观”的视野下,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艺术形式其实非常有意思、艺术含量很高,它是一种具有时间性的绘画,就如同古代的电影一样,东亚很多国家都受到了它的影响。

  所以虽然表面上看,书里还是谈我们的古代艺术,但当我们脑海中有了整体景观和宏大的知识结构之后,艺术所呈现的面貌就不一样了,会多出很多可能性。

  解放书单:政治、经济层面的全球互联互通一直广受关注,从艺术、文化角度上讲,我们是不是也进入了互联互通的时代?

  巫鸿: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还有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近。接触的机会多了,人们的知识也就不再完全停留在本文化圈里,而是对自己感兴趣的其他文化艺术都有所涉猎,这就是一种艺术的互联互通。

  过去研究中国美术史,可能并不一定需要知道西方美术史的大事件,把自己的内容说好就行,西方美术史的研究者也是如此。但在今天,全球美术史的概念越来越强,研究者必须看到更多、更广。这本书的初衷,也是因为看到了人们的艺术知识结构开始全球化,才会从这个角度来谈。

  解放书单:您曾把艺术比喻成人,提出了解一个人不应只根据其籍贯作分类,而是要发掘其生平经历、经验和性格。您在介绍中国这个“人”时,为何选择了礼器、墓葬、手卷、山水这四个方面?

  巫鸿:我觉得以前人们对艺术有种简单的理解,认为好像在中国产生的艺术就是中国艺术。但其实,中国有很多种艺术,中国土壤也有西方当代艺术的存在。因此,我来介绍“中国”,就是要谈它的文化。

  艺术产生和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才生发出它的逻辑和表达方式,这种基因式的东西就是文化。我选择了礼器、墓葬、手卷、山水,是因为这些东西在中国传统艺术里根基非常深,跨越时空保存了下来。它们不是哪个人或者哪个流派发明的,也不是以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们是中国艺术里本质性的东西。

  解放书单:从另一角度而言,您是否也“企图”通过对中国艺术本质特征的解读,加强读者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巫鸿:我长期在国外教书,一直在思考我们怎么跟那些不在中国文化熏陶下生长的外国人解释中国古代艺术,要怎么告诉他们,中国古代为什么不盖金字塔,而要造青铜器。

  但我相信,中国读者阅读之后,尽管在年龄和背景上可能有差异,但多少会有一些新的认知,也许还会对艺术在更深层次上产生出兴趣。今后在博物馆看青铜器,人们可能不会只看到那些器皿很大很贵重,而是会去思考一些问题,比如究竟为何古人要造这么多青铜器;刻在上面的铭文究竟意义何在;除了装载食物,青铜器在当时社会的政治含义、思想含义是什么?

  我希望读者在思考的时候,能从这本书里汲取一些营养,若还能增强文化自信,更不失为一件美事。

  (采写/本报见习记者 吴越)

责任编辑:千帆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