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8月15日讯记者郄建荣 环保部今年上半年对全国已获取边界数据的660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人类活动状况遥感监测,结果显示,660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均不同程度存在人类活动,其中,大部分自然保护区内都存在采石场、工矿用地、能源设施、交通设施、旅游设施和养殖场等人类活动。环保部要求,问题严重的要组织进行公开约谈、重点督办。
针对这一监测结果,环保部在今天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省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实地核查处理强化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地,结合“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对照遥感监测发现的问题线索,认真组织开展实地核查,确保现场核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环保部提出,各地掌握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活动线索,也要作为重点问题进行核查处理。
《通知》要求,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活动,落实地方各级政府和自然保护区省级相关主管部门对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责任,“对实地核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类违法违规问题,要立查立改,及时进行整治恢复。”《通知》说,对整改不到位或短期内无法完成整改的,提出整改方案,限期完成。同时,要强化责任追究,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肃问责;及时对遥感监测实地核查处理结果进行信息公开。
《通知》明确,对于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违法违规、对生态环境影响明显的旅游设施等,也要严肃查处,依法依规关停或拆除。
环保部表示,目前,地方自然保护区基础工作仍然薄弱,部分省级自然保护区没有范围边界矢量数据,很多已上报范围边界矢量数据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未划分功能区或划分依据文件权威性不足。为此,《通知》提出,各地要高度重视地方级特别是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属地管理优势,制定完善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核准和发布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抓紧建立自然保护区天空地一体化监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