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一带一路"的交流窗口

发稿时间:2017-08-13 09:06:55 来源: 云南日报 中国青年网

  本届文博会上,多姿多彩的国外参展文化产品,吸引了大家的关注。不少国外参展商说,他们希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通过文博会平台增进同中国的文化交流。

  “小姑娘,你是越南人呀!怎么中文说得那么好!”越南老街省德隆红木家具公司的展位上,越南姑娘小英正在教客人挑选手串,流利的中文赢来客人的赞叹。小英说,她已多次来昆明参展,木制品是越南的特色产品,希望借助文博会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它们。

  “来来来,看一看呀!”几位经营翡翠饰品和工艺品的缅甸小伙热情地招徕顾客。他们说,翡翠玉石是缅甸的文化符号之一,现在中国人对缅甸翡翠玉石首饰和工艺品很感兴趣,而近年来中缅交流越来越密切,这让他们对中国市场很有信心。

  文化交流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的中文都是他教的。”来自加纳的帕里说着拍了拍身旁陆先生的肩膀。他俩几年前因为在昆明的一次展会而相识,陆先生现在为帕里的手工鼓做代理,还在昆明开了店铺。帕里说,因为鼓的生意,他有了中国朋友,加纳的亲友也因他的中国见闻对这里充满向往。“虽然我不太理解‘一带一路’的准确意思,但我想,它所说的各个国家的文化和人的互相交流就是我在做的工作。”

  “欢迎大家体验尼泊尔文化!”在尼泊尔SURJA佛音碗公司的展台,中国姑娘徐云艳的身影引人注目。徐云艳说,她们公司主要负责在国际展会上推广尼泊尔的颂钵等文化产品。近年来,他们感受到国外对尼泊尔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产品销量不断增加,这不仅促进了尼泊尔文化的传播,也增加了当地手工艺者的收入,让她很有成就感。今年11月,公司将在尼泊尔组织展会,把中国的电器等产品带到尼泊尔,让双方商品流通更丰富。

  本报记者 刘子语 冯雅昕

责任编辑:千帆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