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雾和霾别混为一谈

发稿时间:2017-08-07 06:09:31 来源: 四川日报 中国青年网

  环保小知识

  “人们常常将雾和霾混为一谈,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省环保厅大气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雾是指在相对高的空气湿度下,在贴近地面的空气中形成的几微米到100微米,肉眼可见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的悬浮体,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是一种自然的天气现象。霾则是悬浮在空中肉眼无法分辨的大量几微米以下的微粒,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天气现象。

  通常把在湿度大于90%时的低能见度天气现象称之为雾,而湿度小于80%时称之为霾,湿度在80%至90%之间则形成雾霾。现在公众关注的雾霾则主要是由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2.5微米以下的微小烟尘、粉尘及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有机物等颗粒物及水滴叠加形成的。出现雾霾时,空气往往较浑浊,有时呈灰色或黄色,甚至红色。

  形成雾霾天气的气象因素有哪些?该负责人说,一是相对湿度比较大,也就是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比较高。二是大气处于静稳状态,不利于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三是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大气中悬浮颗粒物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本报记者 殷鹏 整理

责任编辑:千帆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