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法林】个人信息被展示成网络直播新"卖点"

发稿时间:2017-08-05 08:14:26 来源: 工人日报 中国青年网

  网友在直播平台提供他人姓名和手机号码,网络主播就会拨打这个号码,通话内容多半是调侃或者谩骂;直播走向户外,却出现砸东西、要求路人拥抱或亲吻等内容……最近,拨打骚扰电话和户外直播等方式成为网络直播的新“卖点”。

  看似无聊的调侃,实则是对公民权益的侵犯和对网络环境的污染。在网络直播迅速兴起的当下,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互联网娱乐平台?

  网友报个人信息,主播现场打骚扰电话

  “你们报电话,我来打,祝福或者逗人都可以。”“恶搞、表白,承接数十种方言的电话骚扰。”

  记者看到,在某网络直播平台上,以拨打骚扰电话、恶搞电话为直播主要内容的直播间一直人气不减,而这些直播间的简介也相当直截了当。

  记者随机进入其中一家名为“专业打骚扰电话”的直播间,2400多人正在线观看。网络主播名叫“明明哥”,根据其自我介绍,是河北某高校大三学生,平时学业较为轻松,爱好就是跟室友一起在宿舍直播,半年间已经积累了数千名粉丝。

  “要打电话的抓紧留言,告诉我名字、电话号码和基本信息,效果保证你们满意。”“明明哥”不时和网友如此闲聊。

  “1501xxxxxxx,她叫赵某某,坐标杭州。你就说是她同事的朋友,问她昨天欺负同事有没有想到过后果!”一位网友留下这样的信息后,“明明哥”就拨通了这个杭州的电话号码。

  对方接通电话后,主播确认了接听者的身份后就开始大声质问对方:“你是不是欺负了同事?”主播还根据网友留下的其它信息一再对机主进行言语攻击,直到对方和主播在电话里大声吵了起来,而此时进入直播间观看的网友人数不断上升。

  随后,“明明哥”还根据网友提供的其它电话号码进行了恶搞或者表白,在一个半小时的直播中,“明明哥”一共拨出了9个电话,其中有6个接通并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为什么要直播打电话,难道不觉得这样很没有礼貌吗?”面对网友的质疑,“明明哥”坦言:“多好玩啊,打电话骂别人就能吸引粉丝,然后赚到钱!”

  在网络主播主动提供服务的另一面,是不断涌入并提供他人电话号码和个人信息的粉丝。记者发现,有的网友直接提供姓名、电话和机主的个人信息,有的则是让主播拨打10086、119、110等号码。在主播和电话那头吵起来时,直播屏幕上就会出现纷乱的弹幕和打赏。

  直播走向户外,出格内容频现

  面对纷杂的直播乱象,曾有业内分析文章称,网络直播的流量分为三大部分,游戏主播大概占三分之一,美女主播占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是户外主播。

  户外主播,顾名思义,就是在户外进行网络直播的人。与室内网络直播不同,户外直播无论是从直播成本还是人身安全方面,都比室内直播要求更高。不过,一些户外主播为满足观众猎奇心理,游走在法律边缘。

  “户外直播问题最大。”一位常年玩网络直播的用户向记者透露,户外主播可以动用很多场景和道具,“所以他们要想博人眼球的话,什么出格的事都能干出来,比如砸东西、扔共享单车、偷拍女厕所等等”。

  在某直播平台“户外直播”栏目的热门推荐中,一名自称“温柔兵哥哥”的网络主播每晚8点开始,就会直播驾车接送乘客的全程,主播给自己加上了“撩妹高手”“户外搞笑”等标签,粉丝数量近两万人。

  在最近一期的直播中,“温柔兵哥哥”收到客单,前往北京世贸天阶附近接一位女乘客。看到女乘客的头像是真人照片后,他第一时间向直播间粉丝展示了女乘客的头像。在前往世贸天阶的路上,“温柔兵哥哥”一直漫无目的地胡侃,手舞足蹈、脏话连篇,并介绍了很多“如何搭讪女乘客的秘笈”,与用户的互动也言辞暧昧。

  据了解,户外直播内容多为网络主播拿着自拍杆和手机,在广场、景点、公交车站、商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随机找现场的市民聊天、“说段子”,还有要求跟路人拥抱、亲吻的。“温柔兵哥哥”坦言,原本他跟粉丝交流互动也是彬彬有礼的,但做主播时间长了才发现,“不正经”才是吸粉的王道。搭讪形式的户外直播将不知情的路人粗暴地“裹挟”其中,有一些甚至成为网友的笑料。

  “人人皆可直播”也有法律底线

  从2016年开始,我国网络直播出现爆发式增长。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日前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3.44亿,占网民总体的47.1%,市场规模涨至约150亿元,预计至2020年将成为千亿元级产业。

  巨大利益的驱动加上自律的缺位,造成网络直播乱象丛生,违法行为不断发生。针对直播乱象,2016年12月1日起,国家网信办实施《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对于直播资质、内容管理、信用体系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一些直播平台也陆续出台管理规则,对主播和用户的行为进行规范。

  “堵不如疏,疏不如导,如何疏导、兴利除弊应该成为治理网络直播的关键。完全禁止网络直播不现实,这就需要加强监管,需要市场准入门槛,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和相应的法律保障。”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海俊认为,以“直播打电话”乱象为例,直播平台难辞其咎,直播平台必须加大对网络主播的监督力度。同时,个人信息保护迫在眉睫,除了加大执法力度和司法保护,公民个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亟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7月中旬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报,今年1月至6月,全国已查处关闭违法违规直播平台73家,累计关闭91443个直播间,清理120221个用户账号,封禁38179个违规主播账号,并将1879名严重违规主播纳入永久封禁黑名单。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在网络直播实践中,法律边界是基本底线,首先要保证直播内容的合法性,禁止传播色情、暴力、教唆犯罪等违法内容。此外,承担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对于网络直播来说尤为重要。

责任编辑:千帆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