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洲刑警组织和欧盟知识产权办公室发布了一份长达70多页的联合报告。报告称,全球超过八成假冒伪劣产品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报告还称,假货的盛行给欧洲地区带来了税收流失,造成失业,并妨碍了正品的流通。
尽管目前中国存在侵权假冒问题,但此番欧盟报告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受到了多方质疑。
“如果是统计欧洲地区的中国假货还勉强可信,若是统计中国的假货,甚至中国假货在全球的占比,其统计方法的可靠性和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就要打一个问号了。”有专家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假货的统计尚缺乏科学方法和权威数据,欧盟的做法不排除有抹黑和栽赃中国的嫌疑。
有媒体评论认为,随着中国制造向“中高档”迈进,欧盟对中国设置的技术壁垒已是“千疮百孔”,此时抛出一份败坏中国制造声誉的报告,无非是想把它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借口。
对欧盟报告动机的怀疑并非空穴来风,实际上,对中国侵权假冒问题的关注和炒作,已经成为部分国家和地区“打假”的主要工作内容。
此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恶名市场名单”,把中国列为最大的假货实体市场,义乌小商品城、海龙电子城、淘宝网等都曾登上“黑名单”。有分析认为,美国法律阻止不了小商贩售假,只能转而向假货源头施压。
然而,施压者也并未能守住知识产权的道德底线。有媒体报道,美国人对假货有实际需求,这是假货也能畅销美国的重要原因。据美国盖洛普公司民调显示,57%的美国人承认买过假货,近70%的美国人认为购买假货没有任何过错。
可见,在假货产业链条上,不仅捆绑着受利益驱使的制假、售假者以及监管机构、企业,知假买假的消费者也可能扮演帮凶。
正如上周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所言,“治理侵权假冒问题是全球性难题,既有市场的因素,也有监管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和执法合作”。侵权贸易涉及生产、流通、销售、消费等多个环节,随着科技的发展,跨境、隐蔽的制假售假行为越来越频繁。单纯将假货这口锅丢给中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实际上,中国对于侵权假冒问题始终保持着高压态势。在外贸领域,海关近年来在进口环节查获的侵权案件以年均10%的速率持续增长。今年1~4月,全国海关查获出口侵权商品案件4600余件,扣留货物93万多件。质检部门查获出口质量不合格产品42.5万余件,涉及服装、箱包、玩具、电子产品等。
当然,这份成绩单既体现了中国打假力度的不断增强,也从侧面反映了打假形势的严峻。为中国制造洗脱“假货”的污名,还应先正视自身的问题。
“假货就像是附着在市场经济身上的一块腐疮,上点药会好些,而一旦停药就会腐烂得更快。”有媒体评论指出,这些年,从国家到地方层面,打击假货的指令、行动并不少,也传过不少“捷报”,但往往是雷霆行动一过,假货再次卷土重来。
此外,打击力度大、处罚力度小、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也削弱了治理效果。据报道,在电商领域,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但适用的依然是1993年出台的《产品质量法》,罚款的标准依旧停留在24年前,对违法者不构成威胁。
沉下心来梳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将远远比国外不负责任的报告具有说服力,尽管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