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王春元:收藏热兴起改革开放功不可没

发稿时间:2017-06-28 07:33:35 来源: 四川日报 中国青年网

  本报讯 (记者 余如波)“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评论与探究”讲座近日在成都开讲,主讲人王春元指出:当今国内收藏热的兴起,改革开放功不可没。

  王春元是北京瀚海拍卖有限公司原艺术总监、艺术品市场专家。他认为,尽管艺术品市场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但从历史上来看,收藏高峰大都出现于政治、社会、文化变革阶段,例如北宋初年、明代晚期、清代中后期及民国时期。

  上世纪70年代末,北京潘家园等地的“地摊”,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艺术品交易“解冻”。“不要小看地摊,它们类似于当时的乡镇企业,使得艺术品交易的市场、流通、价格等问题都有了突破。”在王春元看来,国内艺术品市场的逐渐成熟,还得从1994年艺术品拍卖出现算起。“传统的艺术品交易,卖家与买家往往信息不对等,卖家就好比提着镰刀‘割韭菜’。”拍卖则不同,预展可以让艺术品得到充分展示与讨论,竞价环节完全公开,所有人明明白白看在眼里。

  王春元亲历了国内首场艺术品拍卖会,以及拍卖市场在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等重要节点的转折。他说,2003年非典疫情逐渐平息后,艺术品拍卖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民营企业以及地产、股票资本大规模涌入,并且导致海外中国文物大量回流,如今单件艺术品拍上亿元已不罕见。

  艺术品拍卖的兴起,也使得传统的“一对一”交易渐趋萎缩。“拍卖让艺术品交易更加公开、透明、规范,但总感觉更多是金钱交易,文化反而成了附加值。”王春元尤其怀念逛地摊的岁月,在他看来,人们在那里既能买到经验与教训,也可以更多地接受文化与艺术的熏陶,陶冶性情。

责任编辑:千帆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