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帮助人们正确理解司马迁

发稿时间:2017-06-27 04:49:01 来源: 长江日报 中国青年网

记者周满珍

  6月16日,《史记(修订本)》获得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图书奖”。8年磨一剑,对《史记(修订本)》主持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生群来说,《史记》研究,任重道远。他的“终极目标”是完成一部全面超过日本《史记会注考证》的《史记》研究集成性成果。6月23日,长江日报记者邮件、电话专访了南京师大教授赵生群。

  他们用力至勤,使修订本《史记》成为校勘、标点更加精确,体例更加统一完善的权威通行本,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好评。

  《史记》研究不应落在外国人后面

  《史记(修订本)》最困难的部分,赵生群认为,《史记》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史学巨著,牵涉到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许多对今天来说并不熟悉甚至是非常陌生的内容,如天文、历法等。遇到这些问题,只能临时“恶补”相关知识,首先是努力读懂原文,然后进行研究考证,争取解决问题。

  此次“二十四史”点校采取了一个好的机制,聘请了天文、律历、礼乐、中西交流等方面的专家参与修订工作,如著名礼乐专家王小盾便参与其中,开了十几次审稿会,并邀请多名文献学、史学专家审读修订稿,提出意见和建议,供修订者参考吸收,以求完善。

  《史记》体大思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上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泷川资言对《史记》加以全面疏证,撰成《史记会注考证》(以下简称《考证》)。在国内,至今仍未见有同等性质的著作取代它。作为古典文献专家,赵生群觉得“有点说不过去”。

  《史记》在公元600年左右,由遣隋使带进日本,据说当时的圣德太子,从《史记·秦始皇本纪》,获得“天皇”的灵感,改大王称号为天皇。明治天皇更是逢二七专学《史记》,使之成为达官贵人的风尚,《史记》典籍在日本被奉为国宝,正是这种从上至下的学习风气,使日本产生了《史记会注考证》《史记会注考注补注》等集成性研究作品。赵生群认为,《史记》作为一部极其重要的经典著作,对这部书的研究,中国不应落在外国人后面。

  现代科技效率比古人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首获“宋云彬古籍整理奖”后,有读者留言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一些重复性的思考过程、资料爬梳和标记编排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完成。

  赵生群透露,点校工作非常重视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毫不夸张地说,正因为有现代技术的帮助,工作效率比古人不知要高出多少倍。修订《史记》时,系统复核了《史记》三家注的引文,解决了大量的校勘、标点问题,这是古人无法做到的。

  但他坦言,现代技术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局限,计算机永远都不可能完全代替学者的判断。

  《史记(修订本)》发行的时候,中华书局做了一个微博访谈直播,赵生群注册了微博,还加了V。尽管要给本科生上《左传》《史记》导读课,还要带研究生,学术研究繁重,赵生群至今仍保留在微博和读者互动的习惯,通过这个交流平台,做一些普及的工作。

  至于《史记》精神对于今天的意义,赵生群更看重它的文化和精神,尤其是由古及今,一直传承下来的精华,如何为今天所用?他借用孔子的说法:“礼之用,时为大。”对《史记》的研究,也要随着时间推移,与时俱进,用诸社会。

  ︻访谈︼

  司马迁最爱的是“失路”英雄

  记者周满珍

  赵生群 王永吉 摄

  如入宝山,美不胜收

  赵生群:这些主题性的解读,对于读者了解《史记》是有益处的,对弘扬传统文化也有一定的帮助。《史记》号称百科全书,阅读《史记》,如入宝山,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从提高的方面来看,我更期待有更多的人来阅读原典。由于个体的差异,每个人阅读《史记》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悟,是他人的理解所不能替代的。

  读+:你在微博中讨论,《史记》提及的“狗马(犬马)”除用作谦词,即愿效犬马之劳,多与“玩好”“宫室”“金玉”“妇女”等并称,可见“狗马”“皆为人类豢养以供玩弄娱乐也”。此中可以窥见,秦时就有豢养宠物的习惯,女性的地位与“玩好”竟然差不多,你在校点、注解《史记》时,这种生活化趣味化解读多吗?

  赵生群:我们的原意并不在此,这里用的是归纳法,是训诂学上最基本和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文例来说明“狗马”一词在《史记》一书中的含义。提到“妇女”,其目的也不是想说女性地位低下,只是在这些词同时并列使用的时候,确实都是属于玩好一类。这篇微博上的文章,原本是探讨一处《史记》标点问题,完全是着眼于学术研究,无意追求趣味。

  读+:修订《史记》,对读者来说,意义何在?

  赵生群:校勘、标点古书,目的只有一个: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

  读+:中华书局所编的《名家讲史记》中,梁启超将《项羽本记》《信陵君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鲁仲连邹阳列传》及《太史公自序》等列为十篇必读杰作,你个人有最期待年轻人读一读的篇目吗?为什么?

  赵生群:《史记》犹如一座绵延的山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读者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阅读它。《史记》130篇,精彩的篇目其实有很多。明清以来,盛行选抄选评本。不同时代,不同选家,角度不同,喜好不同,所选篇章也不尽相同。清代姚苧田的《史记菁华录》,选了51篇,多数是节选;上世纪五十年代,王伯祥先生编《史记选》,选了20篇,影响也很大。梁启超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列出自己最钟爱的10篇,除了你提到的5篇,还有《淮阴侯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李将军列传》《匈奴列传》《货殖列传》。他的选择,自有其道理。

  我觉得司马迁倾注感情最多的,还是“失路”英雄一类,比如项羽、李广、廉颇、荆轲、郭解等等。司马迁有强烈的英雄情结,这与那个时代是分不开的。同时,《史记》中又有强烈的悲剧色彩。这与司马迁的个人经历有关。司马迁无端遭遇李陵之祸,身受宫刑,忍辱苟活,就是为了把《史记》一书完成。他在《报任安书》中还明确提出了“发愤著书”的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史记》也正是一部“发愤之作”。作者充沛浓烈的感情倾注其间,读来惊心动魄,感人肺腑。我在点校《史记》时,校到《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每每忍不住放下手头的事,将全篇一气读完,叹惋不已,这正是《史记》的魅力。

  读《史记》,意义在当下

  读+:“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司马迁本人最感佩的游侠刺客传系列,在今天看来,美得像童话。你觉得我们是否需要多读多汲取传统人格魅力?

  赵生群:的确,司马迁在《史记》的《游侠列传》《刺客列传》中塑造了一系列的侠士形象,令我们神往和景仰。当然,他们的故事,是否“美得像童话”,另当别论。这些侠士,在当时并不为儒家文化所容。但在他们身上,却有着扶危济困、见义勇为、舍己为人、仗义轻生、敢于担当、讲信用、重然诺等优良品德。早在两千年前,古人中就有这样一批榜样,司马迁第一次将他们的言行事迹记入正史,令后世传颂,他们的品德,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纵使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但起码我们知道道义何在,而不轻易被流俗褒贬所迷惑。这在当下,确实很有意义。

  读+:有人统计,《魏公子列传》,司马迁用了“147次公子”,表达自己对信陵君魏无忌的激赏。你在注校、标点《史记》的过程中,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时刻,跳出专家的视野,兴之所至写几句,表达对某个人物的激赏?

  赵生群:这可能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史记》中人物的称谓,非常有意思,这从《史记》的标题就可以看出。《史记》同一类人物,往往称谓不同。如,战国四公子并称,“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以封号称,独独称信陵君为“魏公子”。信陵君一生最重要的事情,是窃符救赵,事后因得罪魏王,寓居赵国达10年之久,此时他的威望如日中天,“魏公子”是他唯一的身份,也是他最流行的称号。

  《史记》的校勘、注释、标点,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文义为目的,不能随意发挥,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读+:你个人有没有特别喜欢的人物?

  赵生群:令人感动的人物很多,不胜枚举。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是个浪漫主义的诗人,但又是一个非常冷静的史学家。他的人物很立体,如汉高祖、魏武侯,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一如《礼记·中庸》所言: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大意是,你喜欢一个人,也要知道他的毛病。你恨一个人,也要知道他的长处。

  “绝唱”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后无来者”

  赵生群:一些优秀的历史剧,如《三国演义》,对于普及历史知识,还是很有意义的(尽管不一定完全符合历史的真实),一些戏说历史的作品,则只能供娱乐之用。我还是主张多读原典。

  读+:受《琅琊榜》《芈月传》等热门影视剧影响,比如《芈月传》,在《秦本纪第五》,只有一句话:“昭襄母楚人,姓芈氏,号宣太后。”就能拍出一部几十集的电视剧。由此,80后90后写作者掀起了一股慕古风,流行选取史记中的一段话或一个人物进行虚构,创作大剧,你怎么看?

  赵生群:这主要是人物本身有卖点,让人津津乐道。历史在他们眼里,只是一个由头,如果真的能因此去读《秦本记》原著,钻进去研究,倒不失为一件好事。怕的是拿一些碎片的东西,敷衍成一个故事。

  读+:你觉得今天有可能诞生与《史记》相当的伟大历史作品吗?

  赵生群:前人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绝唱”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后无来者”,后人难以超越。这似乎有点绝对化,好像也不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很可能是事实。

  《史记》在史学、文学、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都享有崇高的地位。史学方面,《史记》是历史的长城,司马迁兼有史才、史学、史识之长,后人难以企及。文学方面,《史记》开创传记文学,开后代散文写作无数法门,文学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无不以《史记》为圭臬。其他方面的价值,不胜枚举。可以说,《史记》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难以逾越的高峰。

责任编辑:千帆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